“儿臣给父皇请安,愿父皇身体康泰!”,因为答应过虞允文,所以此刻赵抗心中就算再愤怒,也要尽一回人子的礼数。不过令他比较高兴的是,赵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把所有的宫女和近侍都赶了出去,御书房里就剩下这父子二人,令他的压力小了不少。
“起来吧。”,赵构看上去有些疲惫,话语也比平时随便了很多。
赵抗自然是毫不客气地站了起来,就在他要责问赵构为何不肯见自己的女儿时,赵构接下来的话有效地转移了话题。
“组织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赵构问道。
由于那四人先后辞世,赵抗已经快将组织与自己等同起来了,现在赵构这一问才让他想起赵构还是组织最初的资助人呢。因为这也算是公事,而且以他现在的实力也没必要再韬光养晦了,赵抗便没有隐瞒,将组织目前的状况向赵构作了大体的说明。
“竟然这么快就都过世了吗?连他也”,赵构的眼中竟透出了一股悲伤之意,“他在临死前跟你谈到组织的事吗?”
赵抗自然知道那父亲说的那个“他”是陆仁,“没有,老师在最后的时间里醉心于研究,几乎都将组织给遗忘了。”
“果然那个家伙做事还是不能让人放心的啊!”,赵构苦笑道,“既然这样,那他没说的便由朕来说好了。”
“什么!”,赵抗非常惊讶,他一直以为赵构对于组织,只是单纯地出钱资助并获取收益,但现在看来并不是那样简单。
“事实上,当初那家伙找到朕,并说到他的方案时,朕虽然觉得可行,但并不是很看好。”,赵构说着眼神迷离起来,似乎是在努力回想着往事,“因为这计划需要一批杰出的人才无私地奉献至少二十年时间,这实在是很不容易。而就算能做到,也可能会有意外,现在不就是吗?这才几年啊,都快死光了”
“既然你这么怀疑,为什么当初还要资助呢?”,赵抗不由有些好奇。
“这一来,朕只需要花几十万贯的代价,投入有限,而成功的话则收益极大;二来嘛,如果不做些什么,大宋的国运能维持一百年就不错了,朕总该试一试。”,赵构叹道,接着他突然谈起了一个赵抗早就遗忘的话题,“朕从来就没想过立你做太子,你知道为什么吗?”
“你爱立不立,关我屁事!”,赵抗虽然已经不稀罕太子之位,但也总归有些不快。
赵构却似乎不怎么生气,“如果组织的事业不成功,那么大宋必定灭亡,而我们赵氏皇族也很可能会断子绝孙。你在海外开枝散叶,便可以留住我们赵氏的苗裔。”
“原来你是这么想的?”,赵抗也惊讶了,大概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么长远的事吧。虽然凡事先想坏的方面很令人丧气,但不得不承认赵构说的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第三百一十八章 父与子
“而如果组织成功了,有你在,也不担心它会落入外人之中,所以朕才能任其做大。你毕竟是朕的儿子,就算你将朕赶下皇位,朕也完全可以对得起赵家的列祖列宗了。”,赵构说到这,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显然赵抗如今的程度已经令他相当满意。
“原来他还是记得我这个儿子的”,赵抗觉得自己眼睛有些酸,忍不住揉了揉。这时他猛然想起,自己一直认为赵构毫无贡献似乎是很不公平的。事实上,组织发展的初期,如果不是上面有赵构罩着,他们早就被官军给灭了。而即使是现在,南宋只要禁海,就足以令赵国举步维艰。虽然赵抗自认为赵军无比强大,但宋军的守御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人口与经济实力更加不是赵国这个新兴国家所能比拟的,其实赵国并不像赵抗自己吹嘘的那样,有能轻松灭宋的能力。而且就算两国关系最差的时候,南宋朝廷也只是口诛笔伐,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手段,这很明显是赵构暗中有所动作的缘故。
不知不觉间,气氛似乎缓和了很多,赵抗居然主动问起了赵构问题,“父皇,既然你有这样的打算,为什么当初不告诉我?还有,为什么你当初那样对我?”,赵抗心中还有存疑,赵构如今对他这样示好,说不定只是因为他现在实力大增,有利用价值罢了。
“如果朕当初不那么绝情的话,你会老实地留在组织里,不再觊觎太子之位吗?”,赵构叹道。
“这倒是。”,赵构虽然自认为权力欲不强,但储君之位的吸引力确实是很大的。如果当初不是断了念想的话,自己恐怕也不可能老老实实地接受那些艰苦的训练,那也就没有现在的赵抗了。
但赵抗还是没有完全相信自己的父亲,“可你为什么不愿见姐姐她们?还有,既然你仍然有收复失地、重振大宋的想法,为什么你什么都不做呢?事实上,当初要不是老师的出现,大帅估计就真的被你杀了,那又是为什么呢?”
赵构对不见两姐妹的事避而不谈,转而先谈起了当初想杀岳飞的事,“当时北伐成功的可能性,那家伙应该给你分析过,朕就不多说了。既然成功的把握不大,而失败则可能导致亡国之祸朕并不是像诸葛孔明那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啊。”
赵抗听后不屑地努了努嘴,显然很看不起父亲那没志气的想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