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倒也算了,辛弃疾可能是受到他的不良叔父赵璩影响,小小年纪就大有成为色鬼的倾向,令赵抗哭笑不得。好在他也像他的“老师”那样,从来不利用暴力或是自己的身份地位强迫女人(其实以他现在的年纪,强迫了估计也干不出什么),但是看到他一有机会就大吃美女豆腐(也有些美女他是不敢碰的),而且动不动就用甜言蜜语哄得年龄比他大上十几岁的女卫们花枝乱颤,令赵抗不住摇头。不过想到“食色性也”这句话,再想到史上大多数的强人都是色鬼这一点,赵抗虽然偶尔也会发火,但总算还能忍受。至于辛弃疾交友面极广这一点赵抗倒是颇为赞许,在他看来全方面地接触社会是产生人人平等思想的重要前提。
对生性豪放的辛弃疾来说,心中的偶像自然是大汉少年英雄霍去病了,他的理想就是如同霍去病一样率领强兵长驱万里、深入不毛,端掉草原鞑子的老巢。另外一个偶像则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其一生中无数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令辛弃疾极为神往,最近他还写了一首词来歌颂这位“气吞万里如虎”的天才统帅。
可在赵奈看来,这两人虽然战绩辉煌,但都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并不可靠。他还举例进行了说明,霍去病虽然每战必捷,但是由于他的军事冒险,军队的非战斗减员极其严重,每次凯旋而归时连出发时的一半都不剩了。正是由于霍去病这种过于天马行空的战斗风格,才使得大汉耗损了过多的国力,到汉武帝晚点国家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刘裕的一生虽然极富传奇色彩,但是很多时候只是运气好而已,被他赌对罢了,而在失去刘穆之这个冷静理智的良助之后,刘裕的好运气也用完了,就开始犯下一系列的低级失误,致使本来形势大好的北伐功亏一篑。
听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被赵奈贬低得一塌糊涂,小辛弃疾立刻涨红着脸进行了反驳,在他看来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如果都像赵奈常说的那样,以冷静不出错为优先,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啊!再说用兵耗时太长的话,对国内的经济也是很大的拖累,战争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利益,亏本的仗还打了干吗?
虽然辛弃疾的理由乃是赵抗所教,但在将人命看得极重的赵奈听来却觉得难以忍受,两人的争吵迅速升级。要不是赵奈顾忌辈分,辛弃疾顾忌赵奈身有残疾,两人恐怕都要打起来了。好在这时赵抗回来了,不过说起来,真要打起来的话,体弱无力的赵奈恐怕连大侄子的一拳都经不起
“你们两个在干什么?”,赵抗暗暗摇了摇头,喝止道,随即开始了今天的课程。与推崇骑兵的辛弃疾不同,赵奈更重视步兵和车兵,一是切合赵国缺乏骑兵的实际情况,二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在赵奈看来,骑兵在山地斗不过步兵,在平原斗不过车兵,耐力更是三大兵种中最差的,除了用于侦查和骚扰,有建立大编制骑兵的必要吗?而在赵国的人力战车经过上百次的改进之后,无论是速度、地形适应性都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而日行百里还能保持大部分士兵战力的耐久力更是足以令水军以外的其他兵种汗颜。经过多次试验,那些人力战车无法通行的地形对骑兵来说也基本上形同路障,在赵奈看来骑兵自然是可有可无了。
第四百四十章 陆仁的遗泽
可事实上战车也有一些不能忽视的缺陷,但是最多持续数天的试验中是不会暴露出来的,所以也难怪毫无实战经验的赵奈会忽略了。而赵抗虽然同样没有想到,但身经百战的他却明白世上没有什么是绝对无敌的,所以赵国的骑兵始终在努力建设中。知道大食骏马之后,赵抗曾派出数支船队前往大食洽谈购买事宜,但居然没有几个人愿去。于是赵抗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锡兰开设了马市,开出数倍的高价才有少数大食商人带来一些次等的大食马,令赵抗极为不满。好在前不久超巨型商船终于最后定型,远洋航海的风险大大降低,以后从大食获得更多战马的可能性将明显增加,只是航海耗时漫长,而买来的战马也需要训练,对一两年后发动的北伐谈不上有多大的帮助。
按赵抗原定的计划,明年就该大举北伐,但是由于这两年赵国虽然走上了“先军”路线,但是经济的状况却远比赵抗当初预料的要好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赵抗自然不会急于开战,还是等准备更充分一些再说。在将绝大部分青壮都征入军队训练之后,赵国的经济并没有沦落到完全依靠赵国官府补贴的境地,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其中军队数量大增,使得防灾救灾的人手绰绰有余,从而降低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固然是重要因素;刘檀重新规划赵国城乡的布局,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并提高了各方面工作的效率也功不可没;而各项实用技术、尤其是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比如《齐民要术》等农业书籍的白话化与增刊,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下乡帮农,则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当初攻略锡兰的战役之后,天竺的棉花栽培技术和棉纺技术也迅速传入了赵国。与麻布相比,棉布制成的衣裳穿起来更加舒适,而棉花的产量又比丝绸要高得多。赵抗很快便意识到它的巨大价值,并极力进行推广,而且棉花耐盐碱,很适合新近围垦的滩涂,于是没过几年,棉花就开始成为赵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天竺思想与文化上的成就虽然很高,但赵抗对此不感兴趣,而至于其他方面,天竺就显得乏善可呈,赵国引进的一些大都是从遥远的大食或是更远的西方传来,天竺只是起了二道贩子的作用。但其中也不乏重要的技术典籍,比如大食“医中之王”阿维森纳所著的《医典》,在被翻译成中文之后对中国传统医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至于由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则早就被陆仁无耻地剽窃了,并已在现在的赵国成为了最主要的记数方法,而代数方程也一样是早已得到推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