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你都已经能百步穿杨了,还要练吗?”,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背着箭靶一路小跑到辛弃疾跟前。他这些天可受了大罪了,辛弃疾要求他背着木制的大箭靶一路小跑,让他来追射,虽然这箭靶足够当成遮蔽全身的大盾牌,但是这使得少年的负重大增,再加上辛弃疾所用的强弓并非凡品,一箭之力着实不小,连续十箭下来少年已经是汗流浃背。但当他放下箭靶休息时,却惊得许久说不出话来,只见十支箭矢齐刷刷地攒在不足碗底大小的红心上。要知道辛弃疾离他的距离始终控制在五十步开外,而且还同时面临马背颠簸、箭靶乱晃这两大难题,竟然能箭无虚发,这足以说明辛弃疾不但射术,而且膂力过人。因为这么远的距离,如果力道不够是根本射不准的,少年不禁对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两岁的男孩由衷佩服。
可是辛弃疾并未完全满意,“我这算什么,父王对我说过,当年的长孙晟曾经一箭双雕,即使连擅长骑射的突厥人也无不叹服,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在别人最擅长的领域赢过他们,那才叫男子汉大丈夫!”
“我们可没老大你有本事,可是你都已经百发百中了,再怎么练最多还是百发百中,怎么看得出有没进步呢?”,一个年龄比辛弃疾还小的死党嘀咕道,不自觉地向辛弃疾的手指投去了羡慕的目光,“多亏现在扳指(扳指在中原早就流行了,但是大一统之后由于很少有频繁的战争出现,汉人军队的训练水平也不断下降,扳指已经沦为装饰品,变得华而不实,根本无法承受弓弦的拉力。赵国建立初期更依赖近战,后来更依靠神臂弓等用脚力或畜力上弦的重弩,弓箭手的地位一直有些尴尬,所以对扳指并不怎么重视。直到赵抗发现神臂弓等战争机械的重大缺陷后,开始重视弓箭手的培养,实用型的扳指才重新被设计出来,并迅速得到了推广。只是这时的扳指已经不是传统的式样,因为实用型的汉式扳指早就失传了,而更近似于女真人常用的款式。)普及了,要不然每天这么苦练,手指非磨烂不可。”
“你喜欢吗?喜欢的话就送给你好了,我到时候再问父王要一个。”,辛弃疾将右手拇指戴着的扳指摘了下来,扔给那个还在嘀咕的男孩,看到他不知所措的样子不由一阵大笑。
“老大,我不是为了要这个才那么说的,真的”,那个男孩涨红了脸辩解道。
“没关系,我这扳指也不是白给你的,你如果在一个月内弓术练不上来,那我可要收回的。我的要求不高,原地开弓,一百步距离射十箭,脱靶的不能超过两箭,怎么样,能做到吗?还是我高看你了?”,辛弃疾看似随意地说道。
“一百步”,那个男孩看了看手中漂亮的翡翠扳指,咬了咬牙,“老大你放心吧,即使你要我左右开弓,也难不倒我!”
第四百六十九章 有子如虎(二)
其他的少年则全都一脸羡慕地看着那个男孩,一个月内要将弓术练到那种程度固然不易,可是想到那丰厚的奖励,就根本不觉得难了。而辛弃疾显然也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许诺道,“你们也是一样,只要达到这个要求就送一对扳指,如果能十箭全部中靶,而且射中红心的超过一半,那我再送一张好弓怎么样?”
众人一片欢呼,可也有人怀疑辛弃疾的信用,“老大,如果我们全达到的话,只怕需要上千金币吧?你哪儿来的那么多钱啊?你不是说圣上每个月只给你一个金币的零花钱吗?”
辛弃疾立刻涨红了脸,拍胸脯道,“老大我什么时候失信过?钱的事我自有办法,你们就给我好好练习吧!”。心想赵抗那边是肯定没指望的,以他的甜言蜜语骗女卫们的钱倒是不难,只是那样做的话有违他男子汉大丈夫的形象,幸好辛弃疾还有个大款叔叔
这时某个贪心不足的家伙得陇望蜀道,“要是能再送每人一匹好马就更棒了”
“你想得可真美,我们大赵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马匹,我为了让你们练骑术,马都瘦成这样子了,以致于我自己不得不借马来骑,你们还不知足啊?”,辛弃疾气冲冲地指着自己的黄骠马(现在似乎叫瘦黄马更贴切)叫道。
“我也就是说说”,那个家伙委屈地低下头到角落画圈圈去了。
“金人那里的马匹多得很,想要好马的就到他们那儿去抢!不过在此之前,你们得先把本事练好,我们将来是去杀敌的,不是给敌人杀!”,辛弃疾不失时机地做起了动员。他做孩子王可不仅仅是为了玩耍,是在为自己将来构筑班底呢,辛弃疾虽然不喜欢政治,但并非等于他不喜欢管人。再说了,再勇猛的将领也不可能光靠自己一个人啊!
辛弃疾自十岁以后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他要超越当年的慕容垂,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统兵将领,而且他还要在处女战中就完成斩将立功的壮举。所以从那时起,小辛弃疾就开始在同学中物色起他未来的部属,后来又陆续吸收了一些社会上的浪荡子弟,使得队伍壮大到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善恶各别、性情各异,但个个都是身体矫健、头脑灵活、胆气过人之徒,辛弃疾当初在降伏他们时也费了不少气力,而对他们的训练方法则是从义父赵抗那里学来的,在二次发育之前以及初期以身体锻炼为主,等基础打好后再开始骑射与搏杀的训练,这比较符合他们当时大多为少年儿童的实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