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宋出兵是出兵了,却只拿下了那些按照协议割让给大宋的土地,根本没有替段智兴复国的意思,事实上他们面对越军时甚至表现得有些过于软弱了,除非越南人动手,若只是一些粗言秽语的话宋军根本就不予理会。眼见复国无望,绝望的段智兴“自杀”身亡,而越南人则越发骄横起来,征氏姐妹也觉得现在赵抗不在,大宋已经远没有当初那么可怕,便动了早就存在的某些心思。
越南军队虽然经过吴铭的整顿,但军纪始终不能和大宋相比,而征氏姐妹出于私心,也对一些官兵的胡作非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令大理百姓的生活惨不堪言。相对来说,大宋军队却做到了真正的军纪严明,这令大理百姓很快消除了对他们的敌意,反正原来的段氏王族一向崇佛过度,对百姓却苛暴得多,反而是大宋管辖下大家的处境要好得多。再说大理与中原语言相通、族群接近,所以抵触心理并不强烈,这使得大宋很轻易地消化掉了这块新占的土地,当然这也是大宋用人得当的功劳。宋军主将杨政,本是吴璘部将,后来赵抗留意在先,赵训提拔在后,成为一员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其实要说军事才能的话,杨政并不算特别出众,与他的老上司吴氏兄弟更是不能相比,但他却有一个很难得的特殊才能,他总是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表现在过去的战绩上就是他这人虽然很少大胜,但也从未大败过。再加上杨政和吴璘一样,也是军政全才,又熟悉大理境内几种主要的土语,由他出任此职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当然,隐忧也是存在的,那就是杨政年事已高,大理又是瘴疠之地,对他的健康有些不利。不过大宋总参谋部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所以并不怎么担心
面对部分越南人的挑衅,杨政显得沉着镇静,他一方面要部下保持克制,一方面则命人将越军这些无礼的行径记录在案,以备后用。而征氏姐妹虽然对部下乱来有些头痛,但又认为这表明大家不怕宋军,不失为一件好事,所以也没有严厉处罚,这一问题因为她们的纵容而愈演愈烈。数月之后,一队越军官兵行凶杀死了一个大宋哨兵,一向给越军以隐忍退缩形象的杨政突然发飙了,他立刻召集全军,将这段时间里越军的斑斑劣迹如数家珍地指明,全军将士很快怒气冲天,杨政见士气可用,立刻下令大理境内的三万宋军主动发起进攻。越军猝不及防,又对宋军过于轻视,在如同疯虎的宋军将士面前一溃千里,失去了大片地盘,连大理都城也因为越军主力太过分散而被宋军乘虚拿下
第五百六十五章 香魂渺渺
就在宋军大部分将士信心爆棚,纷纷提议乘着己方士气高涨而越军没来得及收聚兵力的良机,一鼓作气将越军彻底打垮的时候,主将杨政却显出了异于常人的冷静。他以军法条例警告大家,命令各部不得擅自追击,而迅速将手中的兵力重新拧成一股绳,那些无关紧要的地盘则移交给大理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队伍。由于杨政处置得当,征二不得不放弃了示弱诱敌,寻机歼灭的打算,转而选择了以偏师监视杨政所部,而越军主力则分兵尽快扑灭大理残余势力的抵抗。征二心知一旦宋军主力进入大理,越军的处境就会艰难很多,她一面传信国内让丈夫想办法拖延大宋发兵,一面力争尽快平定大理局势,实在不行的话也要与大**分大理,增强越南的国力,然后再耐心等待更好的机会。征二与姐姐的情况有所不同,征侧当初一直不服赵抗,等到被彻底弄怕之后她连带着对和宋军作战也信心不足;而征二很早就对赵抗心服口服,但是她服的只是赵抗个人,对于大宋军队她却不会心生怯意,事实上这次入侵大理的决策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她的坚持才得以付诸实施。
吴铭知道征二的决定后有些无奈,但现在夫妻一体,就算为了几个孩子也得卖力干活,反正争夺大理并不是入侵大宋,吴铭的良心上还过得去。再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几个人不想自己的权力变得更大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吴铭发挥了自己身为汉人的优势,与大宋朝廷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交涉,暗中达成了平分大理的“分赃协议”,毕竟一来吴铭不愿和同胞开战,二来也畏惧大宋如今的国力,能这样和平解决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是,就在越南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大宋军方却作出了一系列的动作,使得越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南方,南洋舰队上千艘战船出现在澜沧江口以东的海面上,虽然并没有什么具体举动却一样令越南人如鲠在喉;在大理,两个山地师五万多人进入四川作为威慑,令越军的兵力优势转眼间荡然无存,如果这时宋军突然翻脸的话,越军将会前后不能兼顾,后果堪虞
征二再也不能忍耐了,她准备出动出击,给宋军以重创,这样才能令大宋正视越军的实力,保障越南的安全,说不定还能乘机摆脱现在附庸的地位。征侧虽然部分认同妹妹的观点,但当年意气风发的她如今却变得谨小慎微,心中始终对大宋军队有所畏惧,而且她也更顾虑丈夫的感受。
“正因为大宋实力强劲,我们才必须先下手为强,如果等他们调兵结束,我们就只能磕头求饶了!”,征二急道,“至于大哥,我想他会体谅我们的,就算不在意我们,也得为我们的孩子着想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