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光是应付国内的乱局就已经够辛苦的了,哪儿还有力气来对付随时可能杀来的宋军啊?但吴铭自有办法,说起来这一渠道本来是为了帮助大宋的,想不到现在却被他用来对抗大宋,真是天意弄人。但吴铭想到死去的征二和自己的孩子,还是下了决心,即使为此被后世史家写成叛国贼也在所不惜
吴铭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与吐蕃诸部加强联系,希望日后可以说服他们成为大宋的臣属,但是现在他却要劝说他们与大宋为敌了。结果由于现在的吐蕃早已是一盘散沙,饶是吴铭派出的使者说得天花乱坠,也只有十七个部落愿意出兵大理,其兵力就算往多里算,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余人,偏偏他们还自信爆棚,好像击败宋军比捏死一只蚂蚱还简单的样子。吴铭暗自叹息之余,也只能祈求他们好运了。
但垃圾就是垃圾,这三万进入大理后连水花都没能泛起一朵来就血本无归了,而宋军的脚步根本没有停下,反而正式向越南本土发起了进攻。吴铭见宋军来势汹汹,不得不将各地平乱的军队调回,致使此前的工作功亏一篑。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吴铭却看出了一点胜机
由于大宋如今的皇位继承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皇子的军功大小来确定继承顺位,所以赵训的几个儿子对于带兵参战都很踊跃,只有酷爱艺术的老二除外,他看来是铁了心要当个风流才子了,尽管那意味着他将失去大部分应得的地位和收入。而赵训的长子赵性就在这次进攻越南的军队之中,由于当初赵抗规定皇族带兵也得从基层干起,现在的赵性不过是个团长,吴铭知道这些情报后很快便有了定计。
赵性现在才刚满十八岁,自然年轻气盛,因为吴铭没费多大的力气就将其诱入了早就准备好的包围圈中。尽管如此,吴铭并没有急着将其歼灭,在他看来,赵性虽然军阶不高,但毕竟是大宋皇子,按中原习惯更是太子之位的最有力竞争者,现在自己将其围住,附近的宋军各部一定会急速来援,到那时自己就可以打他们的伏击了。然而,吴铭的如意算盘打得虽好,却未免太小看被他包围的赵性了。这也难怪,大宋皇族普遍心地仁慈但却能力不足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即使出过赵抗这样的异类,也被人当成了纯粹的偶然。再加上赵性实在太过年轻,又轻易上了自己的当,似乎能力确实不怎么样,吴铭犯下轻敌的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是了
事实上,赵性是赵训几个儿子之中唯一一个在他崛起之前出生的,所以从小吃过的苦头远比他的几个弟弟要多得多,这使他养成了坚忍的性格,现在的他就如同一只受伤的狼,正瞪大了眼睛寻觅着可能稍纵即逝的生机。他虽然因为年轻的关系有点冲动,但脑子并不笨,见到越军对他们围而不攻,自然觉得蹊跷,脑子里稍一琢磨,便想通了其中的玄机,不由微微冷笑起来。
等到夜幕降临之后,赵性召集了部下所有军官商议对策,“你们也该猜到了吧,这些越南猴子迟迟不向我们发起进攻,是想以我们为诱饵将我们的友邻部队吸引过来逐个歼灭,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场上的气氛有些沉闷,过了一会才有一个排长开口道,“我们就这么点人,只能乘着他们厮杀的机会突围,到时候我们全力保护殿下您杀出去,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这个排长的话说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因为赵性的长剑已经从他的胸腹之间刺了进去,这家伙口吐血沫翻到在地,挣扎了几下便不再动弹了。而凶手赵性则以他阴骘的眼神环视大家,沉声道,“居然首先想到牺牲友军来保全自己的方法,再过一会岂不是要投敌保命?你们说他是不是该死?”
第五百六十七章 逆 袭
大家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赵性此举不合军法,但若等苟且之气蔓延开来那再处置肯定就来不及了,所以军法里也准许主官在战斗中便宜行事,所以也不能说赵性做得一定不对。但大家确实不知道赵性的想法,与其多说惹祸,还不如多听更好一些。
尽管如此,赵性接下来说出的话还是令大家以为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与其祸害友军,还不如现在就与那些越南猴子拼死一搏,就算全军覆灭也比这个混蛋的缺德主意要好。”
大家的脸上普遍出现了怪异的神情,这打仗哪有一上来就拼命的?平常觉得这位殿下文武双全,算是个人物,想不到他竟然是个只知道拼命的愣头青,或者就是一个烂好人,这下大家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个个心里感觉拔凉拔凉的
赵性见状勃然大怒,喝道,“我都不怕死,难道你们的命比我还值钱吗?”
大家一想也是,自己贱命一条,死就死好了,若真的全军覆没,也有太子殿下同死,那可是少有的光荣啊!年轻人本就普遍有着血气之勇,这些将士也都是赵训亲自为儿子挑选的,各方面素质自然都没话说,一旦脑子想通了,之前一时的胆怯便迅速消退,士气顿时高涨起来。
可就在大家斗志满满地准备冲出去杀个痛快的时候,赵性却突然放松了表情笑起来,“别那么紧张,我只是看看大家到底像不像父皇说的那样,是真正的勇士,看来父皇果然圣明。不过光勇气没问题是打不了胜仗的,还得有智慧才行,我们这次不就是因为我上了敌人的当,才陷入现在的困境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