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白起与客卿胡阳二人,率十万秦军由咸阳出发,丢开一切可以丢弃的东西,急速奔赴韩地。
十万秦军在白起手中犹如十万匹骏马,他们以每日百里以上的行进速度,翻越一切山地关碍,仅仅八天就到达华阳战场。
步兵八日之内急行军近一千里地,日行百里以上,这也许是到今天为止地球人赶路赶的最快的一次了。就算是骑兵,想达到这一连续奔进速度也是很不容易的。想想古希腊那个马拉松跑了还不到一百里就死掉了,而秦军将士却是连续八日每天都急进百里以上,跑完后还得大打一仗,这是不是也说明古代中国人的体质强的惊人呢?这样的急进速度也就毛泽东时期的中国军队达到过,而且也只是速度上达到过,而从来没有连续八日以这样的速度进行过长途行军。白起在战绩之余也创造了一个长途行军的世界记录!
我想唯一能对秦军士兵如此凑和的解释就是:华阳那边十七万枚赵、魏联军官兵的人头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去晚了怕被别人抢光了!
不管怎样,白起的军队做到了。八日之内就到达了前线。而此时赵、魏军才刚刚拿下华阳,正准备继续向南进攻韩国,迫韩就范。
数万虎狼秦军完成八日超速行军,忽然出现在十五万魏军主力后方,犹如神兵天降,出人意料。秦军到达之后,军队根本不进行一丝修整,连阵形都没有去弄,立刻投入对魏军的战斗。
魏军对这一群从天而降的虎狼的出现毫无准备,一时慌乱不堪,手忙脚乱。
秦军迅速的朝十五手足不措的魏军扑了上去,一股精锐冲风便打进了魏军指挥部,斩杀魏军主将芒卯。魏军此前全无准备,秦军又迅速打掉了魏军指挥部,十五魏军迅速陷入极大恐慌之中。秦军随即以一次集团冲风打的魏前阵崩溃,随后是一串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映,秦军的集团冲风只冲到了一半,十五万魏军便出现了“举阵惊骇溃散”的场面。而华阳四周乃山地丘陵,秦军出现在魏军后方,前米那是韩国国境,魏军此时是想逃都不知道该往哪里逃,结果是一团乱麻。秦军虎狼在大地上横冲直撞,或为小股,或单兵追杀,没有什么弩箭飞射,没有什么战阵冲撞,没有什么奋力抗击。有的只是一群睁大了恐惧的双眼哭喊着到处溃逃的魏军丧胆败兵;有的只是数万手持戈戟呐喊着追杀于后的秦军虎锐;有的只是一批又一批魏军官兵被追杀上来的秦军士兵刺杀倒地然后割下头颅系于腰间随后继续追杀的可怕情景。鲜血沁染大地,无首之尸满布山谷平地,哭喊声、呐喊声震耳欲咙,无数腰挂着尚在淌血首级的秦军士兵疯狂的追击败兵,一直打到眼前见不到一个还长脑袋会哭喊的魏兵为止! 就这么短短几小时,十五万魏军被全歼于华阳。十五万魏兵成了秦军官兵刀下亡魂,十五万枚首级又记在了白起的功劳簿上,并俘虏三员晋将。
随即白起率领腰间挂着人头、手中提着人头的数万官兵向一边的两万赵军飞速赶去!
赵将贾偃此时才刚刚发现这一突然变故,随即组织迎战。
另白起刹意的是,两万赵军官兵面对着这群被滴血的人头所包裹的虎狼秦军时却丝豪没有此前魏军的胆怯,反到是组成密集的队形死死的顶住数万秦军的全力围攻。
显然赵军不是那支多次被秦军打的不成人心,意志颓丧的魏军,赵军是真正的拥有顽强作风和坚毅战斗意志的优秀军队。
区区两万赵军面对数倍与己的敌人做着殊死的顽抗。白起下令命赵军投降,毅然赵军拒绝,表示宁死不降。
白起见此,随命令全军在包围全上留开一个缺口,然后集中兵力在另一面发动了强大的集团冲击。赵军被一点点的压向黄河边。当赵军最终被挤在黄河岸边的洼地之后,白起立刻下令凿开河堤,水淹赵军。随即,两万赵军被全部溺毙,浮尸黄河!华阳之战结束,白起大获全胜!
我想,这次白起与赵军精锐部队的第一次“真正”交手,给白起的最深刻的印象可以用最简单的两个字来概括——“顽强”!没错,赵军的的确确是一支极其顽强的军队。
华阳一战刚结束,白起立刻率军趁胜继续攻打魏国,围攻大梁。《战国策》中对此有这样的评价:“是示天下要(腰)断山东之脊也。”意思是说白起这是要打断山东六国的脊梁骨。
赵国为了保住魏国,与燕国联盟,打算联兵救魏。当这一消息被秦昭王得知后,而魏国又献南阳向秦求和,昭王立刻下令白起停止进攻。
这样一来,赵国这一次旨在促成三晋联盟共抗秦国的图谋没能得呈。不但韩国没有加入赵、魏联盟,就连魏国也向秦国割让了南阳。赵国算是“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
但是,有一点例外,那就是在韩、魏屈服于秦后,秦、赵两国的关系也没有破裂,反而有所改善。看来对于秦而言,他依然不觉得到了对赵国全面进攻的时刻。
随后,秦联合韩、魏打算再次攻楚。后经黄歇进言,第二年(公元前272年)并送楚太子完入质与秦,昭王取消行动,改为亲善楚国。
同一年,秦、韩、魏、楚四国借燕相公孙操杀燕惠王之机共同伐燕。
又过了两年,公元前270年,一个逃亡到秦国的魏人进见了秦昭王,当他与昭王二人进行了一翻谈话之后,秦国由内到外一次新的风波即将袭圈而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