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嗜血战神话白起_霍嫖姚【完结】 [复制链接](24)

  现在,赵括一面命士兵建立防御攻事一面陷入一个疑惑:新到达的秦军有多少?自己会不会被包围、或者说是不是已经被包围?原来的歼灭计划还能不能完成?下一步该怎么办?可派回去联系请示的联络骑兵从来没有回来过,答案只能有他自己来找。

  另一面,秦军完成了大部分兵力集结,五十万大军已经将长平谷地四周所有山口关隘全部封死,并开始紧缩包围圈。当这一消息传到咸阳,关中几乎所有军力已经全部派出,昭王立刻赶赴位于关外的河内,将当地全部十五岁以上男子征发成军,迅速插到长平赵军大本营背后,切断了大本营与邯郸间的联系,以防邯郸方面出兵破坏已经形成了合围圈。

  而另一方面,赵括依然在犹豫,他依然没有认识到秦军已经完成的合围,直到军中士兵开始了自相残杀,互相残食。这位军校优等生在原来“速战速决”的命令以外没人告诉他会被合围,没人告诉他粮食会怎么也不到,他一时失去了方向。而秦军的包围圈已经越缩越紧并开始了多次更大规模的搔扰,而赵括还是弄不清楚周围到底有多少秦军。

  就因为这种对秦军的不了解,由于对壮况的不清楚,赵括的四十五万人马竟然莫名其妙的在长平谷地原地等待了四十天,失去了最佳突围时机。等他反映过来之后,秦军的包围圈已经完全形成缩紧了。

  随后,赵括方才醒晤,决定突围。他将军中最精锐的步骑集中起来组成四个梯队向大本营方向后撤突围,其余各部保持队型围随并抵抗随后必然会发生的大军追击。

  赵括亲率突围梯队向通往大本营方向上的秦军绝后部队发起了四次连续冲击。各路秦军也同时抛弃原有阵地蜂涌压上,尾随追击,与颠后赵军展开最后的撕杀!

  就秦军原来25000人的绝后部队而言,现在他甚至早有可能已经得到增强,秦军以车障弩箭顽强反击。赵军四次冲击全部失败,身先士卒的赵括有身中数十箭而亡!

  赵军失去指挥,且被五十余万秦军全力围击,身心具疲,无心再战。所剩数十万赵军全部投降!

  随即,白起将剩余全部赵卒坑杀。长平之战,以四十五万赵军的全军负没而告终结。天下最后一个能与秦国对抗的军事集团就此衰落!

  最后,我们来将整个战役过程回放一遍:

  一、白起上任,完成了合围计划的制定,并将带来的5000骑兵和25000轻兵设伏与战线侧翼;同时,秦国全部军事力量已完成战前准备,并以轻锐部队在前开始向安邑、野王两地机动,但此时机动的还是轻型部队为主;

  二、白起派军挑腥赵军,十几万秦军佯败后撤。赵军全线出击,压向长壁。表面似把秦军压向绝地,实际是身处秦国整个战略交通体系的大钳子之中;

  三、十几万秦军依靠长壁地形停止后退、并开始顽强防御。赵括认为理所当然,不予怀疑,继续进攻。另一面,设伏多时的5000骑兵、25000轻兵开始行动,分别切断了赵军粮道和赵军归路。此外,秦军增援部队的前锋轻锐也已经完成集结;

  四、秦增援轻锐开始对赵军发动游击战,反复搔扰对手,为主力全部进入战区完成包围圈赢得时间。赵军任然没有高度重视,仍然没有突围的想法,因为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包围圈;

  五、秦军主基本到达,合围圈基本形成,赵军粮断,赵括已经出现疑率。秦军集结基本完成,随之加强攻势并缩紧包围圈。昭王也赶赴河内。但赵军还是没有明确目标,只是加强防御;

  六、整整四十多天的断绝后援过去了,五、六十万秦军已经牢牢的完成了对赵军的包围。秦昭王已经亲率大军切断了邯郸至长平间的联系。赵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已经明白自己已经被敌军包围,随即发起四次突围。秦军一部阻击,其余各部全军进击,发起对赵军最后一次围歼;

  七,赵军四次突围失败,赵括战死,全军投降。几十万剩余赵卒被全部坑杀。四十五万赵军除240名幼子之外无一辛免。长平之战随告结束。

  就这场战争而言,根据史料所能提供的资料,并根据在下所掌握的军事思想,出于各人观点对长平之战做出解释。

  说到根本,我对长平之战的看法白起所用的战术有可能是:“主力化偏师,以后退求得钳型攻势,并将真正主力由双钳输出实现兵力优势,完成合围。”在时间上,秦军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兵力输出,再结合前文的论述,单从军事战术角度而言我的观点,或者说是战术运用应该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就这种观点的原因实在是现今世上对此战的认识有太过不合情理的看法。本人的观点其实是一种推论,并没有实足的史料作依据,事实上也根本没有足够的史料,这才使长平之战成为一个运谈不止的话题,并不求所有人都认同,只愿我的看法能给大家一点起发。

  接下去,是本文的最后一章,也是对白起最后的结局的评述和其一生功过的认识、评价——毁誉参半,是神是魔?

  第十三章:毁誉参半,是神是魔?

  长平之战,赵军主力45万被全部歼灭,余下降卒被全部坑杀,震惊山东六国!

  随后,秦军一为二分别攻打赵、韩。韩、赵恐慌,于是使苏代持重金见秦相应侯(即范雎),说白起再建功灭赵则功大应侯,且秦此时灭赵并得不到多少土地。“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说服秦王:“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