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看罢纸卷上的内容后,将信交给了何方。抚着颌下胡须,放声大笑:“哈哈……越来越有趣了,李阳啊李阳,你这不是在找死吗?何为公平?”
何方瞅了信上内容,面色有点凝重,眉头紧锁着对蜀王说:“主公,属下觉得事有蹊跷,三军不可轻退。”
“有何不可,我八万大军即使后退三里,也将西岸河口扼的死死的。只要湖州军登岸过半数。我军便可杀出,那时候湖州军已无退路,就是插翅也难飞了。你也不看看就那些竹筏,一次能载多少人过河?就算退出五里又有何妨!何将军,为将者可不能一点魄力也没有。”蜀王说着还顺带数落了何方一句。
何方不言,蜀王李淳大声对着传令兵道:“传令下去,三军后退三里待命。”
沧河西岸蜀军三个部分人马缓缓后退。东岸湖州军军师刘林令道:“高新。速令庚将军部竹排搭桥。于和、卢复二将,各率两千骑弩军。浮桥架通便分两路渡河,登岸之后不可停留,直接冲入敌营,都别给我省箭,勿必要让敌军最大程度的造成恐慌。”
高新、于和与卢复三人领命。刘林又道:“朱神天率两千轻骑兵,从中间浮桥,直插敌中军大营。吩咐下去,一到敌军阵中,要迅速向敌两翼分散,要大声叫喊之前让你安排下去地话。还有你要亲自带好那个包裹,这个可是关键,胜败在此一举。”
朱神天领命,驰马去了轻骑兵营。
“封国、孙立听令,你二人速去传令,葛洪、袁志两部步营,随骑兵之后冲进敌左右两路军中,不要军阵,只管混杀。”
“严显听令,你带领王爷的五百亲卫骑兵,随步营人马之后渡河,过河之后尽快搜索败退蜀王地路径,追击蜀王,沿途要按先前交待的去办。”
所有军令全部传达,刘林立马于沧河东岸的缓坡之上,远远的看着正在缓缓撤退的蜀军。
两军现在所处的沧河流域段,河面开阔,流水平缓,河床由于长年淤积泥沙,水并不是很深。定远将军庚京带着本部人马,将一个个竹排并联在一起,竹排两侧用插入河中的木桩固定。三千人下水,两座宽阔的浮桥在河面上快速的延伸。
正在撤退三里过程中的蜀王,见到湖州军居然没有采用渡船过河,竟然在河面上飞速地架起了浮桥。这三座宽阔地浮桥架起,那湖州军三军用不了多少时间便可顺利渡河,比起渡船来回搬动,要快上很多。蜀王这个时候,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惊惧的神色,可是已经迟了,三座浮桥几乎同时搭完。搭造浮桥的三千人马,留下一千仍泡在河中,准备随时维护浮桥。其余两千人马在竹排上各自拿起一把剑、刀,已经在沧河西岸边摆开了防御阵势。
同在中军临时大帐外的湖州王李阳,也看到沧河上飞速联起的三座浮桥,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不得不向刘林投出了赞赏的目光。
缓坡上地刘林骑在马上,一声令下,中军十二门战鼓擂响,于和、卢复二将各率两千骑弩兵整齐地并成四列,一鼓作气快速冲上浮桥。每一名弩兵的身后均背有弩箭筒,另外马鞍之侧也备有一筒,每筒五十箭。马鞍上左侧挂着一把佩刀。
弩军冲上两侧浮桥地同时,朱神天率两千轻骑也从中间浮桥冲出。
蜀王见三路骑兵火速冲过浮桥,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紧接着沧河东岸的湖州两万步营人马,也开始跑步尾随骑兵,向三座浮桥冲去。蜀王想到制止三军撤退,可现在撤军三里还没有完成,军令传达也需要时间。那边湖州军的两路骑弩兵已经临近了敌阵前沿,弩兵手中的硬弩箭,千弩齐发,满天弩箭如雨点般袭向敌营。
蜀王前沿大军原先布置的均是长枪兵与戟兵,这些兵种用于阻击骑兵是最好了,可他们面临的是骑弩兵。这些弩兵手中的弩箭如群蜂飞舞一样,一根根“毒针”插在了蜀军将士的身上、四肢上与脸上。
两支快速的骑弩兵即将进敌长枪兵阵的时候,突然分向两侧沿着敌军前沿平行前进,一柄柄硬弩侧向敌营,吐射出一根根索命的弩箭。蜀王大军的前沿开始有无组织的败退,两只弩军这时候,纷纷收起硬弩,拔出马鞍左侧的长剑与钢刀,拍刀冲进了败逃的部分军阵。蜀军前沿大乱,后方刚退到位置的蜀军本来退兵时,普通士兵与低层军官都不知道为何撤兵,军心已经涣散,士气已经开始低沉。这时候前沿的局面,让在阵后的蜀军也开始有些恐惧。
紧接着,朱神天带领的两千骑兵如同利剑一样,直插敌军中军。这两千人一入敌阵,便四散分开。朱神天解开背包中的包裹,左手拎着一个贴有与蜀王一个模样胡须的人头,那人头的脸上已经划伤,不仔细分辨无法辨认出是谁。
朱神天左手举着那个人头,右手挥舞着那柄超重份量的黑乎乎厚背长柄钢刀,所到之处始终大喊着:“蜀王已斩,蜀军还不投降!”朱神天喊着,右手中的钢刀也没有闲着,借着马速,他的手腕只须稳定调整刀的角度,便可在途中收割着一个个惊慌失措敌军的生命。
两千分散冲入敌营的骑兵,随着朱神天一起喊叫:“蜀军大败,蜀王被斩……”
叫喊声此起彼伏,蜀军大乱,蜀军的将领已经无法控制大军,战阵乱成一团,个个争先恐后的往西逃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