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军右路军在大统领张金钟的率领下,已经沿着渤海燕王部人马撤退的方向追击而去。
有建康府左路军的加入,渤海贺亲义部残兵很快被消灭殆尽。
这是一场全歼的战斗,渤海六万余骑兵被斩于阵前,斩杀敌将十数名,谁也不知道渤海军有没有人逃跑成功。遍地都是两军人与战马的尸骸,方圆几里的土地上甚至很难找到一块本色的土壤。全都是鲜血,全都是缠斗最终死在一起的各种姿态的军人遗体。
就是此战,建州军虽胜,也胜的惨淡,“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参与此战的近五万大军中损失了近三万余人。刘林的亲兵中也损失了三十余人。秦宏受伤,战前临时组成的五百长柄战斧勇士是最早与敌军展开战斗的,他们没有一人活着坚持到最后。
“古来征战几人回!”刘林自言自语着,调转马头向清流关方向而去。
刘林心痛啊,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让建州军损去三万余人,这一战如果自私一点可以换上庐州府、江州府、鄂州府军,让他们当炮灰,可这一切都是李定与刘林事先商议定的。
眼看渤海与大唐的战争就要暂时停竭,李定自损实力也是为了自保。这一场战争打下来,都是为了什么?为的只是使李锐对李定放心?
建州军的实力削损,将与湖州王李阳在西南的节节胜利形成鲜明对比,湖州王在西南以战养战,对付的只是本国的叛乱势力,又灭了岭南王的力量,他现在手握十多万重兵,势力已经笼罩了大半个西南。现在只要渤海与南唐的战事平息,新帝恐怕就会迫不急待的要收拾李阳了。
李阳究竟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建康王李凌的态度还很不明朗,李阳应该不会做出惊人之举。刘林知道,师父建康王对李阳的喜爱一直都超过李定,如果李阳与李定都想从李锐的手中夺走大位,李凌会支持哪一位?
李凌暂时的隐忍只是为了一致对外,先攘外再安内,先帝弥留之际架崩的不明不白,李锐脱不了干系,也许将来李锐积极对付李凌的同时,李凌也会向他发起致命一击。取决于李定与李阳命运的关键,也许就在于李凌的喜好与一念之间。
万一李凌真的支持李阳,刘林虽然依然会支持李定,但他也能感受到将会面临更大的危机。
第三集 第四十九章 宇文晴紫(7)
刘林完全能够理解李定要借机削弱自己实力的用意,对李锐甚至是李阳示弱,便代表将来他也会很强势。李定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无为,将来定会有为而且有大为。
刘林利用合理的战斗布局,环环相扣,又在战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与敌大战已经将战斗的伤亡降到了最低限度。此场大战要是换上庐州等府的府军,也许死伤的人数还要更多。
想到无论是哪股军队与渤海军对抗,都会损失惨重,心里稍稍平静了一些。可想到了李定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与李阳之间的暗斗,刘林头又有点大了。
他已经注定无法再从李定的阵营中脱离,他也不会脱离而去的,既然不能再离开,刘林自然要好好大干一场。
李定是个能够隐忍的人,只期待时机成熟,便可一步登天。刘林胸有韬略,又识古今战例,应付几场力量不是悬殊太大的战役还是绰绰有余。
刘林已经不再只是一名谋士了,他已经成功的转型成了一员统兵大将。
他作为统兵大将,虽然没有沙场猛将那般的刚猛,可他身上隐隐散发出来一种独有的霸气,这是可以在千军万马之中主宰他人生死的那种至高无上的姿态。
他没有任何的武艺,可每一招一拭敏捷的动作、到位迅猛的攻击,在别人的眼中都似是华丽无比。身形静时如月泛云河、风动波流,而动时又如疾电般,他的攻击会让敌手丧失最后攻击的意志。
建康府军右路追袭渤海燕王麾下兵马而去,左路军奉大将军王均旨,接管了清流关及滁州府。
刘林领兵撤回滁州府,与李定一起撤兵回建康。而庐州、江州、鄂州等府人马也都各自回到驻军之地。
长江水路已经可通行。建州军只一日余时间便抵达了建康府城。过江之时,是建康府水军战般渡建州军过江,刘林与李定、陆佑等人同乘一艘大船。
刘林独自立于船头,望着滚滚东逝的长江之水,不禁轻声低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刘林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他满脑子的诗文,可从来没有卖弄过,这一次也仅是坐在船头,想着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所经历的。想想自己将来要去做地事,很自然而然的便吟咏出来。
李定轻拍着手掌。从船舱中走出,面又露了以前那种招牌式的淡淡笑容,似乎战争的阴云早已经远离。他走近刘林的身边说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好,此句甚为豪迈、悲壮。长云想的太远了。让孤不禁想到,即便创造英世伟业。也会像这长江水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啊,空留伟业。这竟是浓厚的、深沉的,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
“让殿下见笑了,林只是随口吟来,并没有考虑太多。”刘林笑着拱手说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