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报与建康王的军报中,并没有将这些军功都报在自己的建州军,而是分摊给了庐州、江州、鄂州三府府军,只有清流关东那一役,才报上了损失近半的战绩。可建康王所呈报给兵部的军报中,全都如实反映了庐州、滁州、清流关一带的战役。这是在为李定争功?还是在告诉李锐与柳群集,李定是多么的深藏不露。
李锐与柳群集都相信了,李锐麾下的建州军竟然这样的能征善战,文官从戎的恩科进士竟然可以摇身一变成了统兵大将。皇帝只觉得吃惊,而柳群集一党已经开始研究起建州王的势力与建州军新授的忠武将军刘林。
皇帝比一年前刘林见到的时候要稍微发福了一些,脸上的颜色却显的有点暗黄,微笑的双眼中总觉得少了几分神采。刘林不难相象出,这个新登基的帝王后宫生活是多么的频繁,才会弄成这样的颜色。朝中盛传李定好色,可李定身板与状态在刘林看来非常好,哪有李锐这种给人精气虚脱的感觉。
皇帝笑着表了李阳与李定的功劳,李阳早就将作乱的蜀王押送到了南都,蜀王现在还关押在天牢之中,兵部与刑部联合对蜀王进行会审,还在等待着皇帝的亲裁。蜀王被处死是十之八九了,就算李锐开恩不杀他,他后半生也会在大牢中度过。
皇帝免于李定与李阳两人跪,两人都拱手躬身低头立于殿前,刚才皇帝才询问过该给他们两大功臣什么样的赏赐。
李阳回道:“臣弟只是为了大唐边陲安定略尽薄力,不敢图求陛下赏。”
李定则脸上挂着一丝招牌式的微笑,微微抬起头对皇座上的李锐说道:“臣弟能在滁州报捷,都是三府兵马协助建州孤军才能小胜,这都要仰仗着陛下的洪福。”
李锐听闻哈哈大笑,站起身来,向前走了两步,对着李定右侧站着的柳群集等朝中重臣询问道:“丞相、卿公,你们说说该给建州王湖州王什么样的封赏方为合适?”
柳群集出列,躬身拱手略抬头随着李锐从皇座上走来移动着目光,一边说道:“回陛下的话,老臣认为两位王爷的功绩甚大,两位王爷乃陛下亲弟,王爷的爵位已经位极人臣,老臣实在愚钝,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封赏了。”
“陛下,以老臣愚见,两们殿下功在社稷,陛下道不如夺了蜀王与岭南王的封地赏些给二位殿下。”柳群集又补上一句话出群臣之中顿时炸开了锅,李锐也是有些不悦的看了柳群集一眼。
李阳此时脸上的汗水都要出来了,李阳立即跪下启奏道:“臣弟不敢求陛下再赐封地,臣弟的湖州三府已经足够大了。”
这样的封赏,又有二王之乱在先,谁还改再要封地啊,这柳群集分明是在说李阳的大军还盘踞在西南,控制了西南大片土地的实际操控权,这可让皇帝与柳群集最为担心忌惮的。
李定没有跪,他拱手微笑着说:“陛下,臣弟有建州已经够操心的了,臣弟愚顽,只求衣食无忧有美人相伴足矣。”
李定的话引起了群臣的一些交头接耳的轻语。
“啧啧,建州王还是老样子,哈哈,只爱美人不爱江山。”
“是啊,陛下对老二关系还是挺好的,西边运来的珍果都留了些给他。”
“他那是知道进退,手上的兵也损了一半,现在老老实实的回建州,陛下不会亏待于他的。”
“湖州王该撤大军回来了,要是建州王殿下,保不准已经奏请陛下收了这西南的兵权了。”
“我看不一定,湖州王殿下可是有大将军王撑腰,陛下也小心着呢。”
“嘿,大将军王?他老人家能保多长时间?这个暂且不说,咱们还是看看吧。”
众人有的在肚里的自己对自己说,有的与身边的大臣小声的讨论,还不时的把目光投向两位王爷与皇帝。
皇帝几步走了回去,端坐在宝座之上,柳群集冲着皇帝使了一个眼色。皇帝向着立于前侧的太监总管轻挥了手。总管太监捧着手上的一道明黄色的圣旨卷轴站到了前面。
大殿之上原来哄哄闹闹的轻声低语顿时而止,大臣们都在安静的等待着总管太监宣读圣旨,看来陛下对两位王爷的封赏早就已经做好了决议。
殿上的所有大臣中,唯独只有右首与柳群集并肩且差半步的卿居正似乎还是本态,一点也不关心圣旨及两位王爷似的,他仍然微闭的着眼睛,看着自己露出的一点鞋尖,没有人知道他现在在想着些什么。碌的五一,关于更新的事很不好意思再说了,偶会努力!
第三集 第五十七章 渤海小公主
总管太监双手拉开了明黄色的圣旨,殿上所有大臣纷纷跪听圣旨,刘林的心里低声的骂道:“妈的,老子又要跪,为臣一天,这跪的滋味就要忍着,什么时候能够不跪啊?”
刘林的想法一闪即逝,总管太监那尖细的声调在大殿上开始回响起来。
李定与李阳的王爵是无法再提升了,皇帝给李定与李阳二王都加封了大将军衔,又赏了他们珠宝美玉及金银,又赐仪仗,这些都是虚的东西,并没有提及再加赏封地了。
对于李阳圣旨上给予了他在西南平乱中很高的评价,简直把他说成了功在千秋的重臣,圣旨上还要求李阳入京为兵部侍郎职。对于李阳在西南的兵马,皇帝任命三等伯爵原禁军统领兼御前侍卫统领柳杰出镇西南,名义上西南兵马仍然归属于李阳节制。可柳杰此人是柳群集的侄儿,鬼才相信他到了西南之后掌握十几万兵马,会不会还听命于李阳的节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