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弟请命彻查此事!今科殿试在即,南都城内实不能再有此类事件发生,弩弓没有印记,他们会不会是北面的人。”建康王请命道,言下南都城内科举之事只是个幌子,大唐立储才是压倒一切的大事。
“二弟你新伤未全愈,这件事朕自会安排人查办,你还是好好养伤吧。”皇帝没有准李凌的请求,把目光又投向了在李阳身侧立着的刘林。
“你就是建康乡试的解元?”皇帝问。
刘林忙跪下回道:“回陛下,草民正是建康乡试举子刘林。”
“好,我听沫儿和建康王提起过你,你的《少年大唐说》朕读了,确感振奋人心。大唐有你这样忧心国是的举子,朕心甚慰!今日你在阳儿沫儿遇袭时舍身相救又立大功,你有什么要求吗?尽管提来,只要合性合理,朕自然会恩准予你!”皇帝说话的声音威严中带着一丝温和,刚才的愠怒之气似乎烟消云散。
第二集 第十一章 进宫面圣 (3、4)
“草民不敢提任何要求,草民忝为大唐臣民中的一员,虽力量微薄,可遇难而上也是草民应尽的本分。皇上福泽深厚,湖州王和平江公主殿下金枝玉叶,自有上天避佑,臣实不敢居功。”刘林一番至诚的谦逊。
“好,好好!”皇帝手指轻叩桌案,连道三声好,眼睛微闭着盯住了刘林的右手。他的右手之上缠着洁白的沙布,沙布上面渗出殷红的血迹。
“刘林,你的伤怎么样了?”皇帝问。
“谢陛下关心,草民的伤无碍!”刘林回道。
“父皇,他的伤很重,都是为了救沫儿,才会被弩箭射穿了手,恐怕殿试不方便提笔了。”李沫走到皇帝的身边,拉着皇帝的手臂撒娇的说。
宝贝女儿来到身边,皇帝脸上露出了疲惫的笑容,他慈爱的看着李沫说:“那你要朕怎么赏他?”
“父皇你亲自裁定,儿臣不敢提要求。”李沫说着看了刘林一眼,刘林仍然跪在地上。
“你的伤会影响殿试吗?”皇帝问刘林。
刘林忙拱手道:“回陛下,草民之伤不会影响到殿试,实在不行的话,草民可用左手书写答卷。”其实刘林心里异想天开,皇帝要是随便赐他一个进士那就好了,省去了他的考试,然后远远的派他一个小小的闲职,让他远离这是非之地,他便谢天谢地谢皇帝,去过他梦想中的富足舒适的生活。可这样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建康王和李沫都在皇帝面前曾经举荐过刘林,刘林在三皇子李阳和平江公主李沫遇袭时,又立有大功,当今的皇帝都已经开始关注他了,想要淡离大唐朝野,恐怕难以实现。
皇帝看着李沫说:“沫儿,不是我不赏他,实是刘林心高气傲,就让他参加殿试吧。如右手实不能书写,左手又不便于书,朕可令一名宫人听你口授抄录便是。”
皇帝对刘林已经是格外的恩赐,刘林叩谢,李沫虽然没有达到原订的目的,可也算比较满意了。
“朕乏了,你们都跪安吧。沫儿不许再出宫了。皇弟和卿居正留下。”皇帝有病在身,今天已经说了够多的话,这就打发李阳、李沫和刘林三人离开,并且给李沫下了禁足令,只留下了建康王和礼部尚书卿居正二人在书房内。
李沫留在了宫中,李阳和刘林准备先回建康王西湖边上的别苑。远远的离开御书房,可刘林超于常人的听觉仍然可以听到皇帝在书房中疲惫的声音。
“刘林虽然有才,今日看来此人能文能武,朕希望他能像二弟一样正直中立,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他要是参与到皇子夺权的争斗中,朕定不会留下他!”
虽已离开数百步远的距离,刘林听到皇帝的这句话还是让他惊的身上冒出冷汗。他不想再窃听下去,只要老皇帝还活着一天,他就不能参与到皇子的争斗之中。
皇帝不允许在大唐朝出现兄弟相残的情况,三个儿子都是公孙皇后所生,无庶出之子的南唐皇帝李承业,想要看到的是儿子和睦的局面,就像李凌对皇帝本人一样。
在御书房内观察皇帝的面色和气息,已经可以猜测老皇帝命不久矣,难怪他会担心升天之后几个儿子会不会手足相残。
刘林现在并不了解其它两个王子的情况,对李阳的情况了解也只是通过建康王和这一日的相处。保命是重要,不过老皇帝死后呢?现在必须选择一股最终将有可能登上皇帝宝座的势力,以现在与建康王的师徒关系,想要跳离建康王这条大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建康王的政敌不会有可能容纳他。
建康王与李阳的关系刘林自然已经从他们的对话中偷听一二,建康王遇袭缴获刻有湖州王府印记的弩弓,他都能相信不是李阳所为。可见他对湖州王李阳的足够信任,在他的心中湖州王李阳,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可皇帝并不这么想,有公孙皇帝的遗嘱,皇长子继承大位的可能性更大。
刘林心里升起不祥的预感,皇帝难道现在是意图稳定住建康王?皇帝真的相信建康王不会扶植自己喜爱的侄子李阳夺得帝位?会不会为了稳定以后太子的地位而削减建康王的兵权?刘林陷入了思考,自己现在所站的阵营已经无法选择,如果老皇帝死后,会出现皇子夺权之争,那自己势必卷入,还是早做点防备的好。对于先前自己想要逃避的思想,刘林认识到了,那会害了自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