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奸商_我是奸商【完结】(685)

  藩臣难辨真假,便着人将老和尚礼送来京。其时建文帝时的宫中旧人大都物故,有一个老宦者还活着,他说,‘老和尚前身是否就是建文帝,吾能验之。’说着让老和尚脱去左脚鞋袜。他一见老和尚的脚板心,便抱脚痛哭。

  原来这老宦者当年曾在宫中为建文帝侍浴,知道建文帝左脚板心上有一颗黑痣。今老和尚脚上恰恰就有一颗,老宦者断是建文帝无疑。有了这个鉴定,朝迁也就善待老和尚。留在宫中奉养。不二年,老和尚圆寂,朝廷亦在万寿山旁,为他立了一座坟墓。”

  张鲸能够将这样的典故记住,看得出来他也是一个有心人,不过我却更加感觉小皇帝有些不对。

  忽然间让我欣赏建文帝的诗文,而且现在还询问建文帝的典故,处处都透露着怪异。

  朱翊钧从桌子上面拿起来另外一张纸,说道:

  “朕这里还有两首,是张公公刚给朕搜集来的。”

  从朱翊钧的手中接过那张纸,抖开一看,一笔圆润的蝇头小楷,工工整整抄了两首七律:

  风尘一夕忽南侵,

  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

  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

  山漏无声水自沉。

  遥望禁城今夜月,

  六宫尤望翠华临。

  阅罢楞严磐懒敲,

  笑看黄屋寄围瓢。

  南来嶂岭千层迥,

  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

  袈裟新换衮龙袍。

  百官此日知何处,

  惟有群鸟早晚朝。

  这次不用朱翊钧开口询问。张鲸就解释说道:

  “这两首诗出自《蜀都杂抄》,说是贵州金竺有一座小庙,叫罗永庵,有一天来了个老和尚,在庵内的墙壁间题了这两首诗。后人有人读到,认定这是建文帝的手书。”

  朱翊钧追问道:

  “那老和尚后来去那里了呢?”

  张鲸一愕,不过还是回答说道:

  “题完诗就走了,后来不知踪影。”

  “这又是一种说法。”正当志学之年的万历皇帝一时间仿佛充满了伤感,“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朝廷一直没有明确记载。”

  我心中越来越感觉不妙,心灰意冷的事情自己也见到过,似乎这个朱翊钧颇有这方面的倾向啊!

  “不过野史也有不少的记载啊。”我连忙打哈哈地说道,希望能够分散万历皇帝的注意力。

  朱翊钧忽然摇了摇头。说道:

  “只可惜野史不足信啊!”

  我刚要开口说些什么,朱翊钧话头一转,看着张鲸问道:

  “朕让你搜集建文帝诗文的事情,你没有让别人知道吧?”

  “没有,奴才没有告诉任何人!”张鲸哈着腰答道,“奴才怕下头人乱猜万岁爷的心思,连冯公公那里,都不敢透个口风。”

  “很好,这件事情你做的很好。”朱翊钧笑着说道,“你们可知道朕为何要找建文帝的诗句?”

  我心中一个咯噔,朱翊钧在这个时候忽然间这么一问,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还不等我说什么,张鲸却已经大着胆子回答说道:

  “奴才猜想,万岁爷大概因曲流馆的事,已是伤透了心。”

  我顿时对张鲸怒目而视,张鲸看到我这样的表情,立刻也知道自己说错了,立刻有些畏畏缩缩的站在那里不敢说话。

  “接着说。”朱翊钧虽然看到了我给张鲸使眼色,不过却还是如此说道。

  “万岁爷因此,因此就想到了被永乐帝赶出皇宫的建文帝,想到他隐姓埋名,流落民间……”

  我一听不好,再也顾不得什么了,连忙大声说道:

  “够了!张鲸你怎么敢在皇上面前胡言乱语,小心你的脑袋!”

  再看朱翊钧,这个时候已经是满眼的泪水,双手将手中的那张信签揉成团,紧跟着却又抚平了,我和张鲸谁也没有开口,我是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劝解,张鲸则是不敢。

  最重还是张鲸大着胆子,开口说道:

  “万岁爷!”

  “嗯?”朱翊钧回答了一声,随后又叹息说道,

  “我要是建文帝,既当了和尚,就决不再回这紫禁城。”

  万历皇帝的这番话虽然是轻声细语地说出来,可是却无异于在这空旷的东暖阁中打了一个晴天霹雳。

  “万岁爷!你可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啊,你可是威加四海的太平天子啊!”

  “啪”一声清脆的耳光声在东暖阁中响起,张鲸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和万历皇帝,醒过神来我的心中也是一惊,完了!戏演过了。

  张鲸随后就冲到了我和万历皇帝的中间,口中说道:

  “侯爷,你怎么胆敢打皇上呢。”

  看了看这个形势,我索性破釜沉舟,一把将张鲸扯开,然后厉声说道:

  “张公公不要忘了,我可也是皇上的老师!”

  听我说到这个,小皇帝脸上的愤怒稍微减轻了一点,我做出了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痛心疾首地说道:

  “你可还记得当日我教过你什么?你要时刻的记住,你身为天子,就要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这才小小的挫折你就打了退堂鼓?以前教你的史书你都丢那里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