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_样样稀松【完结】(167)

  公差笑着对身旁围观的百姓说道:“许大人定下的规矩,法比人大,你便是当今皇帝,违了这泉州的法也要受罚!”

  等朱帘娣交了罚银,公差写了罚单,也不管张大彪脸色铁青,朱帘娣面红耳赤,说道“既然你们没记住规矩,我便给你们念一遍,可要记住了。”边说边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念了起来。“喻令,军民人等于城内街上一律不得随地吐痰,违者罚银十两,无银者鞭十………”

  好容易听完了公差的朗诵,三个人忙不迭地逃了开去。

  “什么破通令,吐口痰都罚十两,要是老子在街上解手…”张大彪忿忿地说着,忽然觉得不雅,急忙闭口。

  “当日麻老爷曾在船上给咱们讲过这些,只是没当回事,没想到泉州的规矩这么多。”朱帘娣叹了口气。

  “算了,咱们回去收拾收拾,在封港之前离开吧,别在这受罪。”张大彪丢了面子,赌气般地说道。

  “回去和李先生商量一下再说吧。”经此一闹,朱帘娣也没了再逛下去的心情。

  泉州悦客来客栈内,李义泉正聚精会神地翻看着泉州发行过的新旧报纸。

  “别看了,别看了,咱们收拾收拾走人。”张大彪一进屋,大嗓门便响了起来。

  李义泉白了张大彪一眼,继续埋头看着报纸。

  朱帘娣轻轻地走了过来,坐在旁边,静静地等着。

  “帘娣,你们出去走了一圈,印象如何?”半晌,李义泉才抬起头来,笑着对朱帘娣说道。

  “泉州城内人心稳定,市面繁华,别的倒没看出来,哦,对了,官府贴出了告示,三日后泉州港封闭七天,说是要进行水军大操练。”朱帘娣想了一下,回答道。

  “那老张是怎么回事,急嚷嚷着要走人?”李义泉追问道。

  “泉州的规矩太多,张大叔不知道,吃了点小亏。”朱帘娣把事情经过又讲述了一遍。

  “呵呵,吃小亏总比吃大亏强,我看过那个《城镇管理通令》,事无巨细,连走路,倒垃圾这样的小事都规定得很细,泉州的法律严苛繁琐,比之暴秦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泉州的活力与繁华却正在于那繁琐的律法。这也是我研究半日才得出的结论。”李义泉用手敲击着桌案上的厚厚报纸说道。

  “这是为何?”朱帘娣不解地问道。

  “刑律无所谓宽苛,刑律之道,就在于持平。持平,则无所谓宽苛。就象报纸上宣传的,规则至上,法比人大。”

  “规则至上,法比人大,许汉青要干什么,他难道把自己甚至皇帝都置于法下吗?”朱帘娣更加迷惑不解。

  “虽然我理解得还不十分透彻,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李义泉点了点头,“你看报纸上的这篇文章,应该是出于许汉青之手。”

  朱帘娣接过来,轻轻念道:“人人生而平等,本不分高低贵贱…不能屈服于残暴的鞑子,不能做鞑子的奴隶,也不必做任何人的奴隶…国家,它属于千千万万世代生活在大江南北的华夏百姓。”

  “许汉青乃一代英杰呀,他把国家的概念偷换了,国家不再是一个皇帝,换句话说,皇帝没了,国家还在,他打出的这面大旗就不会倒。”李义泉慢慢地解释道。

  “那,我们再等一段时间?”朱帘娣并不十分明白,满脸疑惑地问道。

  “当然要等下去,走马观花能有什么用,咱们还要细细的观察和研究,才能确定许汉青是否是可托之人。”李义泉说道。

  血雨腥风 第五十三章 出击

  “亏了,亏了。”李义泉正和朱帘娣谈话,张大彪在一旁拿着罚单,忽然叫了起来。

  “张大叔,怎么了?”朱帘娣奇怪地问道。

  “你说咱俩真是傻了,那个官差罚钱的时候,哪能一点通融的余地都没有呢?开了罚单,钱要上缴,要是偷偷地给他二、三两碎银,还不打发得他乐呵的。凭空不是省了几两银子。”张大彪满脸懊丧地说道。

  “胡说,亏了你没自作聪明,《城镇管理通令》中明明白白写着,差役收受贿赂的,仗一百,夺职,罚没家产,终其三代不得授官职。而且这些差役的俸禄丰厚得很,他敢冒这么大的险收你那几两银子吗?还不得把你扭送到衙门,问你个贿赂之罪?”李义泉打断了张大彪的高论,讲出了一番道理。

  “啊?这么厉害。”张大彪瞪大了眼睛。

  “你呀,没事就呆在客栈里吧,省得出去自找麻烦。”

  ……………………

  屋子里的烛光昏暗,隐隐地照亮面前众人的脸。“你们明天便走,这些钱尽快地花出去。”韩庆玉说完挥了挥手,十几个商贩打扮的人起身告别,迅速消失在夜幕之中。

  背着手,一身儒者打扮的韩庆玉望着屋外的夜幕,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他主持着一条看不见的战线,而这条战线上的交锋,惊险程度并不比两军阵前来得差。邵武一战全歼页特密实后,光复军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使泉州不得不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大批有志之士前来投奔的同时,北元、地方宗族割据势力的探子也接踵而来,刺探军情,收买将领,盗窃武器图纸,各种花样层出不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