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信心便好,这次我要你们海军出动至少一半的力量,给我横扫高丽。”许汉青指着桌上的海图说道。
“高丽?早就已经投降了北元,这次随商船出海,他们怕得罪忽必烈,曾经派出船队拦阻,不与泉州的商人交易。”许青华想了一下,说道。
“我听说高丽王王愖最近娶了忽必烈的女儿,为了表示忠心,把名字改成了王昛。他们敢如此嚣张,估计和在北元面前得势有关。”许汉青想了想,说道:“而且他们正在为北元打造战船,这帮为虎作伥的东西,就该狠狠地教训。”
“没问题,上次护航时走过一次,这次还是由我率队好了,我率五十艘船,再带三十艘由新手操纵的,正好练一下兵。”许青华主动请缨。
“还是我去吧!指挥上回都去过了,不如这次在家坐镇。”周强也上前争道。
“都不用抢,谁也跑不了,你们海军的任务以后多着呢?”许汉青劝解道,“这次还是由青华率队出发,周强留在家里负责训练,等青华回来,周强再出去不迟。”
许青华如愿以偿,笑着问道:“那这次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还请大人交待清楚。”
“这次的任务有两个,第一是把高丽给北元造的船统统击沉烧毁,造船的工匠能抓多少是多少,如果方便,把高丽的水师也给我收拾了;第二就是抢,只要是咱们能用得着的东西,都给我抢光搬光,一样也不样落下。”许汉青恶狠狠地说道。现在的高丽已经彻底变成了北元的属国。并且积极帮助蒙古人打造战船,训练水师,从受害者变成了蒙古人的得力鹰犬。对高丽国根本不用留什么客气。
而且正是这个高丽民族,后来跟着日本鬼子杀进了中国。从东北三省到江南,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罪恶的身影。凭着流利的汉语和对华夏民族习惯的熟悉,他们坏事做尽。以至于华夏百姓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杀人的日本鬼子,剥皮的高丽棒子!”
“抢光,烧光,这活容易。”许青华兴奋地答道。
“出发的时候再从兴化陈瓒那里借三千海军陆战队,只要不深入陆地,只抢劫高丽的沿海城镇应该够了。”许汉青又交待道。
“那就更好了,只怕高丽国贫穷,抢个一回两回便没有好东西了!”许青华略有顾虑地说道。
“抢完了高丽,再抢北元,长江以北的沿海城镇以后都将是咱们的目标。”许汉青瞪着眼睛说道。
“哈哈,好哇,这回我就不愁没机会出去了。”周强听到这话,甭提多高兴了。
“打仗耗粮耗钱,但如果一仗打下来能获取相当的利益,这仗就值得一打!以后政府对海军的军费拔款减少一半,但是海军抢到的物资,你们可截留一半作为补偿,一半上交政府,你们要是打亏了,自己承担损失。”许汉青奸笑着说道。
“啊?您不是逼着海军做强盗吗?”许青华诉苦道。
“能做占山为王的强盗,总比饿死要好。能抢劫外敌的财产,总比抢劫自己的百姓好。现在是困难时期,等到形势好转,自然会再改回去的!你们还别不知足,要是抢得好,抢得多,你们的经费可要比政府拔款宽裕多了。”许汉青看着众人古怪的表情,笑着回应。
许大人看来是真被逼急了,什么招都使出来。许青华苦笑着在心里想道。
许汉青却没有这种心情,仗势欺人,掠夺抢劫,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在后世他听得多了,中国的近代史就是这样充满斑斑血泪。
“你们出发前还要找一些到过高丽的商人,好好了解下高丽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目的。”许汉青最后又提醒道。
大转折 第二十七章 危机与机遇
第二十七章危机与机遇
许汉青需要北方的乃颜等蒙古诸王能与忽必烈抗衡下去,即使不反叛,也能让北元主力无法大举南下;许汉青需要解决困扰着福建路的财政和粮食问题,保证百姓和军队的需求;许汉青还需要赚钱,需要扶植新兴产业,为自己培养支持者;许汉青还要扩充军队,积蓄实力,……。所有这些归结为一句话,许汉青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在与北元倾全力决战的那一刻,拥有起足够的实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的两面性。这句话是个大道理式的理论,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其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有得也有失。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被人们充分理解并运用,它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大量百姓涌入福建路,虽然给福建路的财政和粮食带来巨大的负面的影响,但同时也给光复军的发展壮大,许汉青扶持工厂的计划带来了一个好的机遇。与两浙范文虎谈判的顺利成功,使得福建战役被俘新附军家属的陆续到来,又留住了这些俘虏的心。再加上光复军一向薪饷优厚,而且从不拖欠,使得光复军有了充足的兵源。短短一个月内,便招募了三万多人,而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之中。
而且闲置的大量劳动力开始涌入新兴的工厂,政府出专利入股,商人出钱办厂的模式开始逐步在福建路推广。琉璃厂、火柴厂、纺织厂等新兴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优惠政策的刺激下,象雨后春笋般在福建路各地兴起。在吸收了大量闲置劳动力的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大量的税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