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行动很成功,曹操在半个月得时间里,用了庞统得疑兵之计,经常派兵假装过河,所以,对岸的袁军早就疲倦了来探查真假,所以黎明照在黄河两岸的时候,看着眼前突然多出来的曹营大军,袁绍也皱起了眉头。近半个月以来,他经常得到曹军过河的消息,却始终没有看见曹军的影子,昨夜的禀报他并不在意,谁知道竟是真的。也好,曹操既然过来了,就让我们一决高下吧!他急唤手下众谋士,商讨出兵迎战事宜,未料,手下先匆匆来报:许攸不见了,有人昨夜看他出了营盘,方向好像是曹营。袁绍气的大骂,无可奈何之下,也只有诅咒许攸不得好死。
不错,许攸是来了曹营,只是老天爷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就在袁绍诅咒他死得时候,许攸已经成为了一具冰冷的尸体。身为前军,责任重大,就因为这样,曹操才让李典、史焕带着许褚,这三个人的组合,足以应付任何突发事件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曹军过河立足不稳,就有一个大谋士来投吧!正在紧张安营扎寨的曹军小兵,突然发现有个鬼鬼祟祟的人摸了过来,赶紧禀报眼前的大将。合着许攸该死,禀报军情的小兵先就遇上许褚,他以前死在许褚手上,今世也没有逃脱。许褚一听有人摸过来,那能管那么多?主公说了,动作要快,动静要小,尽量不惊动袁军,既然那边有人敢过来,肯定是斥候之类的,于是他嘱咐小兵,悄悄靠去,宰了,不留活口。
得,可怜的许攸等刀子捅进肚子,才砰出一句话:“我找曹孟德,是他的相识。”等李典得到消息,只能看着奄奄一息的许攸呜呼哀哉了。曹操看着许攸的尸体,是哭笑不得,还不好说许褚什么,只能命人厚葬了这个褒贬不一的人才。私下里也感慨万端,谁也没有想到,袁曹黄河大战的第一个牺牲品,竟然是这样产生的。命运多舛,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正卷 运筹帷幄篇 第一百四十三章 伏击(全)
一统北地篇——第一百四十三章伏击
袁绍的手下也并不是脓包,否则他也得不到四州之地了。虽然我采用兵不血刃的法子很快拿下了壶关,还是没有能吧壶关易手的消息隐瞒住,与壶关近在咫尺的邯郸最快得到了消息,邯郸的守将,沮授之子——沮鹄反应真是很快,一边把消息急速传递给袁绍,一边命人将已经出发准备支援牧野的军队拉回来,同时派忍联系高擀,打算前后夹击,在夺回壶关的同时,把张燕彻底消灭在壶关。张燕前两年曾经袭击过邯郸两次,第二次,就袭击了沮鹄的官邸,如果不是他正好不在,今天就不好说了,而因为这个,他没少捱袁绍的骂,正憋了一肚子的气,这回,你张燕自己找死,那有不成全的道理。
秦勇赶回来的正是时候,回到壶关的他正看见我俯身在地上,划着袁军的进攻路线和身边的张燕说着话:“这里,就是这段峡谷,袁军从邯郸前来壶关,这里是必经之处,而且这里的地势最适合埋伏。不过,沮鹄也不是吃素的人,有个如此厉害的老爹,儿子也不傻。加上他任邯郸守将也有不少日子了,肯定熟悉这边的山路,我们要真在这里设伏,他绝对不会上当的,一定要想一个让他上当的好法子。”
张燕先是点头,再摇头:“这,先生,俺不明白了。既然他知道这里适合伏击,肯定会十分堤防,我们又如何在这里伏击他呀?”
我微微一笑:“对付聪明人,不能用常规的法子,我会想一个让他上当的法子。只要几天,我们只要有几天的时间,就可以摆脱东面的威胁,然后,就可以全心对付高擀了。将军,虎牢一破,曹公大军就会过江,三面进攻加上虎牢、壶关失守的消息,袁军不兵败如山倒才叫奇怪。到时候,黎阳吃紧,邺城危机,还有,说句不好听的话,袁绍一贯不把将军放在眼里,所以他绝对会让沮鹄发兵南下,助守邺城,壶关他根本就扔给高擀了,沮鹄也顾不上把这里收回去了。”
张燕自嘲地一笑:“那是,自从吃了吕布的亏,我实力大减,袁绍还真不把我放在眼里,我成了他手下败将了嘛。再说,要不是先生,我也不能把这家伙怎么样。我这样的出身除了曹大人,别人也多看不起,所以,俺老张才愿意跟了曹大人,揣他袁绍个奶奶地屁股。”秦勇听他这样一说,扑哧笑了出来,我们才发现他回来了。
听秦勇说了虎牢的情况,我想了想:“看来,高擀这下不会再做缩头乌龟,不会再观望了,他前一段时间一直不出兵,就是在观望,袁绍败,他就保持实力以求自保;袁绍胜,他就会借势进取长安,在曹公手上抢地盘。他很会算计,只是,他没有算到将军这里,所以,根本就没有防备我们会在虎牢和壶关同时下手,特别是壶关。失去这里,他就失去了和袁绍联手的主动性,所以,这次,他一定要出兵了,一是夺回这里,二是用这个借口来继续观望黎阳战局。这种情况下,对我们的压力就增加了不少。”
张燕啊了一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是固守还是……”固守?不好玩的,既不能损耗高擀多少实力,还要造成自己过大的伤亡,再说,现在还不是让高擀死的时候,在不能保证我们可以尽快地收复并州全境的情况下,让高擀暂时负责并州的安宁还是有必要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