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叹气了:“子云,我会尽力去做,但你想真正和这支部队脱离关系,怕也难。就拿那些将士们来说,你在他们眼里可是英雄,是他们的恩人,你能脱得了和他们的关系吗?”
我苦笑:“我明白这些,能拖延时日就拖延时日吧!拖不下去了再说。”
离开水军基地来到寿光,秦勇已等待多时,他把木莹母子送回山庄了。许思还小,等过两年,我再接他到身边吧!让我欣慰的事倒有一件,前年送来的弃儿被李塔养在了自己家里,他非常喜欢弃儿,简直就当自己的孩子一般,弃儿也很依恋李塔,每天偎依在李塔身边,一刻也不想离开。看到这种情况,我干脆就做主把弃儿就给了李塔做孙子,取名李琦,我想异的在天之灵也会同意的。
将水军的安排说与秦勇后,我和他一起来到了泰山脚下,孔圣人的家乡——曲阜。这里正在修建一个圣地——孔圣学府。自从武帝时代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开始,孔圣人的地位日益高涨,他也逐渐成为天下读书人供认的祖师。学府的建立在极大程度上更增加了对孔圣德推崇,朝堂士林尊孔是蔚然成风。在去年我回邺城之时,向曹操汇报了洛阳学业堂的修建情况,同时提议他下令在孔圣家乡修建一所全国最大的学府,并带上祭孔的功能。
我提出这个建议除了要在天下才子心目中竖立曹操尊重儒学的形象外,还有推广学业堂的想法在里面。这个建议一提出来,曹操马上就表示赞同,立刻就给藏霸下了令,让他选择精工巧匠来建这座学府。曹操不知道的是,我提出这个建议还有一个不能告诉他的目的,那就是保孔融。孔融在这两年里对曹操是极尽冷嘲热讽之能,把曹操气得够呛,再这样下去,这性命早晚不保。这个学府建在他的家乡,并且是为祭祀他的祖宗而建,他本人是朝廷的大匠,于情于理都应该亲自督建。这样,就可以让他远离许都,不出现在曹操的视野里,他发的牢骚自然也就没那么快传达到曹操耳朵里,这命就能保住了。当然,我这番良苦用心怕是没人知道了。呵呵。
孔融依然是老样子,除了抱怨还是抱怨,不过这次不是抱怨曹操了,而是抱怨钱不够,人少,物质购买的太慢,建设进度大受影响,更让他恼怒又无可奈何的是,这些风水先生们为了风水走向天天争吵,三个月了,连地址还没确定下来;这都不说,哪些负责设计的匠人,更是为了建设方案天天争论不休,眼下还没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来。我暗中好笑,他哪里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我搞出来的,这些风水先生和设计人员,是我建议藏霸从各地找来的,本身的风格就不相同,加上这个工程的复杂性,建成后的扬名,谁不想争个头功?他们不争论个一年半载才怪。呵呵,这样做就是为了把孔融牵绊在这里。笑归笑,话却不敢对他讲,我只好安慰他一番后,立马走路了。
正卷 明争暗斗篇 第二百一十二章 风雨满楼(3)
我一路回到邺城,这边曹操刚刚向皇上上书,要求恢复汉朝初制,设立丞相制度。曹操这是要把权力名正言顺地集中在自己手里,因为丞相才有开府建衙的权力呀!皇上哪敢说不,我到来时,正好赶上皇上对曹操的任命文书发来,自然恭贺了曹操一番。
曹操一脸得意,对我嘿嘿直笑:“子云,做我的长史吧。”
“不做。”我一脸的不屑,丝毫不给曹操面子:“主公手下的人多了去了,我才不要跟着凑热闹呢!”
曹操一副郁闷的表情:“别人都争着到我身边来,就你恨不得跑的越远越好。”
我嘿嘿直笑:“我说了,以后要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主公,江东那边已经在准备和主公打架了,您还在这里磨蹭什么,该南下了。”
曹操叹气:“收到你的信了。放心吧,我不会忘记许群的功劳。我也在准备南下呀,诺,水军正在组建,就是缺人呀。子云,有好的,推荐两个。”
我翻白眼:“你手下的大将够用了,组建什么水军呀,多事。”
“多事?南下没有水军怎么行?总不能我们在岸上,他们在水里,两边干瞪眼吧?”
我笑:“您现在组建水军也没有用呀!北方的将士都是陆军出身,平常就是划划船,游游湖什么的,那有水上打仗的本事?放着荆州现成的水军你不要,倒在这里组建什么水军,又费粮食,又费钱,不是多事是什么?”
曹操沉思了一下:“你这么有把握荆州能归降?”
我点头:“当然,只要荆州还在刘表手里,我们拿下它就不费吹灰之力。我这次回来,就是催促主公立刻南下,我也要马上赶回襄阳,争取在主公南下之前,刘表不会咽气。”
曹操点头:“我也急呀!只是就算不组建水军,大军南下也要准备两三个月,再说,年关将近,我不可能现在出兵。”
我真的有些心急:“刘备已经兵进樊城,他只等刘表一死,就要进襄阳,所以,主公大军要快。依我看,太多的辎重就不必带了,粮草也不要带太多,就发文沿途各州提供大军所用,他们能负担起。还有,刘备不会轻易放弃新野,他就是人走了,也会毁城,所以,主公能否让子孝将军迅速占领新野,不给刘备等人破坏它的机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