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摇摇头,指指心:“被你累的。”
我感动,上前拉起他就走:“那我请你喝酒你还推辞?走吧,我准备了好酒好茶。这次是去刀尖上走了一圈,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就回不来了。我是真心谢你们。”
荀攸长叹一声,任凭我拉着他出门登上了马车。见到荀攸满脸不愉的样子,郭嘉不乐意了,上来把荀攸挽到上席坐下,然后冲我就骂:“子云,你太过分了,公达心里难受,你就不能体谅一下他。”
我也委屈:“我就是想好好谢谢他嘛!顺便赔个罪。”
荀攸坐下后大大叹口气:“赔罪管什么用?你真要谢我,就把解药给我。”
“不给。”我一口拒绝了:“你忍不住,会把解药给文若的,那样就害了他了。”
荀攸沉默了一下,自嘲地一笑:“是,我承认我忍不住。可你也太心狠了,把叔叔整治的人不人,鬼不鬼的,就是给了他解药,也解不开心里的苦呀。”
我郁闷到了极点:“我是故意的吗?要不是被逼到这份上,我也不会这样做。再说,这药丸就一颗,我费了多大的功夫敲诈来的,你知道吗?再说,一颗药救了你们荀家,我也算尽心尽力了。至于文若,先让他受两年罪吧,过两年,等朝堂上真正平静下来,我会把解药给他。”
郭嘉看了一眼到现在还在沉默中灌酒的贾诩后,才道:“子云的预防措施还是有必要的,毕竟现在对文若先生不利的言语满天飞,当然也少不了你这家伙。药丸的事只有我们知道,所以,我想,子云,你去看看文若先生吧,你可是神医,他生病,你不去看,说不过去。”
我低头了:“不是不想去,可去了,啥也说不出来,两人面对面,更尴尬。”
贾诩灌下一盅酒:“该去。眼下时局太乱,你和文若的矛盾不解决,会被有心人利用。”
“有心人利用?谁?”
“不知道。”荀攸郁闷地灌下一口酒:“你在夏口的猜想本身就错了方向。叔叔是正直之人,就是存心伤你,也伤在明处。那个暗箭之说与他绝无关系。”
他的话我相信,因为荀彧要是真做了,不会不承认:“我相信。可是谁的流言?谁在利用文若和我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谁在利用文若的忠诚,我的忠心和主公的疑心?”
“废话真多。”郭嘉白了我一眼:“我们要是知道,能在这里猜吗?早就告诉你了。不过,我觉得主公心里好像有数了,我们谈起这件事时,主公叹了一口气说,我绝对相信子云,有我在,谁也别想伤他。”
既然曹操这样表态了,我就不好再深究下去,至少在表面上我不能去深究了。想了想,我把话题转移了:“不说这些了。公达,这次是你主动,还是文若主动?”
荀攸看我一眼:“叔叔要是主动,就不会设计你了。我也不算主动。”
我一愣,这算什么回答。还是郭嘉为我解释了:“可以说,公达有一半是主动,另一半是主公逼迫。你跑去监牢,炮制了一纸找死的供状,把主公气的够呛,连我们都想狠狠揍你一顿。主公召集我们,商量对策。”
原来,曹操拿着郗虑交上去的我的供状,是气的一夜没睡,第二天跑来见过我后,他满腹的疑云就集中在荀彧身上了,他了解我,也了解荀彧,因此跑去探视荀彧,可荀彧一副气息奄奄的样子,只流泪,不说话。回到府上的曹操越想越不对劲,把众心腹都找了去,询问他们的意见。可兹事体大,郭嘉又因为和我的关系而不好开口,贾诩一贯谨慎,荀攸低了头不吭气,其他人见曹操神色不愉,没有明确表示,而当事人的亲人郭嘉和荀攸又不说话,因此也不开腔,场面冷了。
曹操冷眼看了一圈,点名了:“季珪先生,您怎么看?”
崔琰的眉头一直皱的死死的,听到曹操点他的名,只好站出来:“明公,此事似有蹊跷,赵如对您的忠心天下皆知,他固然重私情放走赵云,可这也是人之常情,也可谅解一二,他似乎不应该做出大逆之事。臣以为此事还应该详细查问。”
“那先生认为是什么蹊跷在其中?”曹操不甘,追问了一句。
崔琰有些尴尬了:“明公,您现在是以魏王之尊,丞相之职代行天子职权,皇帝如此放权给您,定有深意。”
曹操一听,知道崔琰也看出皇帝的圣旨与我放走皇帝之间的关系了,这种关系当然不能说出来,所以崔琰才说“定有深意”。崔琰话外的意思是赵如为了您得到无上的权利,要牺牲自己了,该怎么办,还得您这个主公拿主意,我是不会有意见的。
他的表态让曹操松了一口气,他的眼睛转向毛玠,毛玠不等他点名,出来了:“魏王,此事臣应避嫌。”我和赵如有亲戚关系的,不能发表任何意见。
曹操一听,很满意。为什么?毛玠是出名的公正,他说出的理由很充分,但以他的为人,主动请求避嫌就说明他不同意处分我了,否则,他才不会避嫌,有啥就会说啥。曹操就是明白他的心态,因此满意地点头了。
既然崔琰和毛玠都不说惩处的话,曹操又露出满意的神情,其他人都是滑头,明白曹操又要偏袒人了,和我们关系不错的,自然不会画蛇添足,对我们不满的,也不愿意公开得罪我们,特别是不能和曹操对着干,因此都不说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