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收兵回到许昌,此后,不上两月,就一病不起,月余而亡。历史被赵羽拖后两年后又走上了正轨,一切按原来的轨道开始了运行,赵羽终于还是没去改变历史。
赵羽的遗体送回梅花山庄时,太史慈和甘宁已经等在了那里,两人终于明白了赵羽一定要他们到合肥的原因。小白因悲伤过度,在回到梅花山庄后三天就随赵羽而去,徐庶将它也埋在了赵羽墓的旁边。
办理完赵羽的丧事后,太史慈带甘宁来到江东,孙权大喜,拜二人为上将军。他们到江东后几日,周瑜病故,遗命古琴随葬,另命周胤终身不得出仕,回柴桑奉养母亲(我告诉他,如果周胤出仕,将有灭门之祸)。
徐庶则回到许昌,受曹操封为大司马,管理青州,四年后病死,遗命归葬梅花山庄。
曹操死后,曹丕登帝位,建魏国。三月后,刘备也迫不及待地称帝,建蜀国。孙权向魏示好。
后一年,关羽病死成都,张飞哀痛兄长之死,酒后鞭打士兵,被杀死,首级被带往江东。刘备终于为攻打江东找到了借口。他不顾众人反对,带蜀军四十万出川,一路所向披靡。然而,陆逊临危受命,火烧连营,蜀军大败,退回白帝城。
在这场大战中,甘宁在战争初期,带兵据守南郡,刘备始终未能攻克之。后两军对峙,江东军被刘备紧压,军中多有怯意者,甘宁大怒,以百骑奇袭刘备大营,振奋了军中士气,声震华夏。后在追击刘备的途中被番将沙摩克射中头部,重伤而亡,归葬梅花山庄。
太史慈怒冲蜀军,斩杀沙摩克等数员番将,取首级以祭奠甘宁。蜀中人闻之长叹,若当年重用此二人,荆州安能失乎!
刘备死后,诸葛亮终于掌握了蜀中实权,开始实现他的抱负。后一年,庞统在随诸葛亮南征孟获的路上染疾身忘。诸葛亮七擒七纵收服孟获,统一了南方少数民族。因为赵羽留下了书信中详细记述了南方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作战方法,并特别指出了藤甲兵的优,缺点,故诸葛亮按信中所留方法,先用火,后用土,打败了藤甲兵,但并没有让此族灭亡。这也是赵羽留信的主要目的。
曹丕在蜀吴战争开始之时,便欲趁火打劫,带兵进住合肥一线。然陆逊在火烧连营后,迅速回兵东吴,与曹军相持对江,曹军无隙可找,只好退兵,双方重新交恶。诸葛亮派使者邓芝与吴言和。
三年后,孙权起兵攻打合肥,张辽带病上战场,吓退孙权。然太史慈却意欲和张辽真正一战,未料竟死与曹军埋伏的乱箭下,张辽闻之悲痛之下,病重身亡,二人同归梅花山庄。
赵羽死后七年,赵云病故,到此众兄长皆亡。
这个时候,秦利已死,秦兵,梁难和朱援等按照赵羽生前所安排,谴散商队,关闭德裕酒楼,安置了众人后,三人回梅花山庄,将山庄机关启动,埋没与山谷中,不复存在。
赵羽死后的五十八年,晋灭吴,三分归晋。岁月如逝,梅花山庄已经成为历史长河中一个被人忘记的传说。
外传:义之传说的预览 邺城春秋篇之--- 挟持曹操(草稿)
邺城春秋篇之——第二章挟持曹操
徐庶他们在新野为我担心,我却和夏侯惇还在慢悠悠地去邺城的路上。要说这曹操治理国家的能力还不错,合着荀彧也是很了不得的内政大才,曹操现在管辖的境内,老百姓的生活也算勉强过的去。连年的战争对中原百姓的生活环境破坏极大,可是曹操实行了屯田制后,这种饿死人的局面基本被控制住了。老百姓也算勉强可以安定下来了。只是,路上经过得很多地方,看到那些田地的耕种模式有点像我在寿光搞出来得,再想了想后,我苦笑了,这必然是郭嘉把我在寿光搞得东西介绍给曹操了。想想,也挺得意,反正这些对老百姓有好无坏,也不算改变了历史,你们就慢慢学着吧。
这路上,我也很少和夏侯惇说话,话多有失嘛。只是这天,看看快到了邺城,我像突然想起似得,问夏侯惇:“将军可认识郭嘉、郭奉孝否?”夏侯惇连连点头:“当然认识,先生也认识他吗?”
我笑了笑:“我们是同乡。听得他人说,郭奉孝深受曹大人恩宠,可是真的?”
夏侯惇急忙点头,心想,这样更好,看样子,你好像也不是很拒绝过来嘛:“正是,正是。我家主公对有才之士都非常看重。奉孝先生才华过人,深得主公信任。先生既然与他是同乡好友,自然也会得到主公的重用。”听他自作主张,让徐庶和郭嘉当了同乡好友,我差点笑了出来。
强忍着笑意,我问到:“那将军,奉孝兄可在?我此去可能见他否?”
夏侯惇不疑我有假,很诚实地回答道:“我们到的时候,他不会在,主公派他到许都做件事情。不过,你放心,他很快就会回到邺城,到时候,你们自能相见了。”
我悄悄出了一口气。我现在这个样子,如果突然见到他们,有可能骗过张辽,却肯定骗不过郭嘉,他现在不在邺城,那更好,我还是很担心他的态度。当然张辽也是公大于私的人,不过,我既然发誓不做任何人的臣子,他可能就不会对我有什么不利的,就像原来,他没有在吕布那里说出我的身份一样,也不会对曹操说什么的。可郭嘉就不一定了,万一他把我当对立面看,恐怕我会有危险的,回不去新野就惨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