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莽_傅鹤年【完结】(56)

  “君子动口不动手!”

  这哪儿管用啊?那帮“狗奴”又不是君子,甚至连“小人”也算不上,他们不过是“狗奴”而已,狗仗人势的奴才。

  眼看着一代鸿“儒”就要蒙受奇耻大“辱”,“礼”学名家就要遭到无“礼”待遇,屋里那位实在躲不住了:

  “住手!不得对我恩师无礼!”

  姚莽终于现身。

  “哈哈哈哈!我的莽兄弟!我就知道,不使这一招你不肯出来!”

  贵公子洋洋得意,很为自己的计策深合用兵之道而感到自豪。

  姚莽上前见礼:

  “小弟王莽见过堂兄。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小弟的授业恩师,当代名儒陈参老先生。恩师,这位是弟子的堂兄,曲阳侯的世子王涉。”

  王涉大大咧咧冲陈参一揖:

  “陈老先生,晚生有礼了。嗨,我说你们几个,怎么还架着陈老先生不放?这是你们莽少爷的恩师!畜生。一点礼貌都不

  “大爷,小的们没怎么着陈老先生啊!您不是让小的们给陈老先生松快松快吗?我们这儿给他按摩呢?老先生,您感觉我们的手法怎么样?还挺专业的吧?”

  那几个恶徒马上换上奴颜,捏肩膀、捶腰眼,当真施行起按摩手法来了。

  姚莽,不,应该改过来了,王莽噗通一下,跪倒在陈参面前:

  “弟子欺骗恩师,诡称姓姚,实有苦衷,还望恩师恕罪!”

  陈参睁开老眼,重新打量自己的得意门生:

  “你当真是万岁爷的表弟?”

  “弟子正是王莽。”

  “王莽,姚莽,姚,嗯,有道理,有道理!我其实早就该想到,根据我的考证,你们东平陵老王家,是可以自称姓姚的!东平陵王家老祖宗是谁?是黄帝呀!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居于妫水之滨,故以妫为姓,在周武王的时候,封妫满于陈,十三世生陈完陈敬仲,陈敬仲出走到齐国,当了齐桓公的卿,以田为姓,十一世以后,田和代齐.三世称王,到了齐王建那一代,才被秦国所灭。项羽起兵,重封六国。齐王建的孙子安被封为济北王,大汉兴,济北王安失国,齐人才改口称为‘王家’。打从这儿起,你们才姓了王。王莽,看来你对你们家族这一大团盘根错节的宗谱线索也捯清楚了,不然,你也不会诡称姓姚啦!”

  “是,恩师果然博学广闻,弟子投师之时正是以鼻祖黄帝之姓为姓的。”

  “好!好!不过,你可知道姓与氏的区别?我告诉你啊,它是这么这么回子事……”

  师徒俩还要进一步研究姓氏学,一旁的王涉早耐不住了:

  “我说你们爷儿俩,就别捣腾那些个陈芝麻烂谷子啦!陈老先生,我王涉今儿个来,不为别的,就是想让您放我莽兄弟一天假,让他跟我去散散心。莽兄弟,你知道吗?我们曲阳候府这回又扩建了,哎哟那个漂亮啊!这不是,我们小哥儿几个都约好了,今儿个在曲阳侯府搞一个派对,庆贺庆贺,他们几个全去,我这是诗意来请你的!”

  陈参慨叹:

  “到底是手足情笃!王莽,这些日子你也够累的了,有道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嘛,老师我就放你一天假,去松弛松弛!”

  王莽却不同意:

  “我不去!恩师,弟子这两天刚对两经归一悟出点门道,正要趁热打铁!这一去,鬼知道要影啊我多少学习!堂兄,请恕小弟学业紧张,不能从命,请代我问候叔父,问候各位堂兄堂弟。拜拜了您哪!”

  一扭脸,回屋继续用功去者.把个王涉闪在当院,走又不是,留又不是。

  倒是陈参给了个台阶:

  “王少爷,令堂弟这两天正在攻关.也的确无暇分身,您没瞧见,我们爷儿俩这两天忙得要死,都四脚朝天了。要不咱改日吧,改日我带着他去看您?”

  也只好如此了,一帮人兴师动众而来,僵旗息鼓而去。

  陈参回到屋里,冲着王莽发脾气:

  “我说贤契呀,你也太不给人面子了,这可不合周礼呢?”

  王莽见老师气呼呼的样子,赶紧解释:

  “恩师错怪弟子了。弟子以为,真正有出息的人,不能靠着父辈的名声、地位,得自己努力去挣!所以,弟子当初才埋名隐姓前来投师,再说,弟子父亲早亡,人丁潦落,也没什么好指望的,唯一的指望,就是自己多学点本事,将来才能成大气候!我今天要是答应了涉堂兄,出去散一回心,明天,后天,别的堂兄堂弟来了,我是不是也得答应?一回又一回,必然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不能自拔.还谈什么学业有成?讲什么报效国家?我又没什么侯位好荫袭的,那么下去,最后准得变成一个一事无成而又贫困潦倒的穿不上纨裤的纨裤子弟!要真那么着,才是给师门丢脸呢?我今天给了堂兄面子,日后就得丢了您的面子,我不是不顾眼前的面子,而是想着往后的面子,这面子不是我一个人的面子,要面子就得不顾面子,这个面子那个面子,成绩优秀才顶有面子。弟子这么看待面子,您不会认为我不给你面子吧?”

  这一段绕口令,说得陈参也没了脾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