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氏低下头去沉思,显然是被诸葛亮的建议说动了。在那里考虑如何取舍。诸葛亮心知自己已经将近成功,连忙笑道:“夫人,现在您已经对曹孟德没有任何帮助了,又何必一厢情愿地置身事中呢?那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害不曹孟德,那又何必呢?”说完后,大厅之内一片安静,没人说话,生怕惊道了尹氏。不过每个人心中都对诸葛亮佩服极了,这小子果然厉害,三言两语居然令尹氏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把曹操的铁血心腹说的哑口无言,难以抉择,这份观人入微,揣摩别人地心里十拿九稳的本领实在可怕。不期然间每个人都生出了没有与之为敌的侥幸感
尹氏想了半天,最后终于抬起头来颓然道:“一切就按小朋友说的办吧。”诸葛亮心中大喜,表面上却不露声色,肃容道:“夫人果然是聪明人,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尹氏像失去所有力量一般苦笑道:“但愿吧。对了,你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在下琅琊诸葛亮。”尹氏娇躯一颤,才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对青州人才深为了解的曹操向自己说过地青州未来的第一军师。
果然名不虚传!
诸葛亮却长叹一口气,长安攻略基本完成。就剩高陵城那里还未退兵的吕布军队了。这一天地下午,高陵城传来了消息,太史慈的渡河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了高陵城的东面,和田丰大军形成了犄角之势,直逼吕布大军。
吕布已开始不明所以,等到出营看到太史慈的营盘上随着大风上下翻飞招展地旗帜上面写着“太史”两字的时候则是惊疑不定,不知道这是不是田丰的计策。
随后,太史慈便带兵出营应战吕布。吕布一见太史慈大惊失色,立即知道长安城内发生变故。王子服等人肯定没有成功,而且张绣那边也出了问题,否则太史慈就不会出现在这里。
这时,高陵城内的丰田大军也出城和太史慈的军队兵合一处。
吕布知道不妙,便回兵营中,准备撤军,可是手下众将却众说纷纭,主张退兵和主张先于太史慈修好的双方争论不休,令吕布举棋不定。前一派认为太史慈本就吧吕布当成大敌。早晚会翻脸,所以现在趁机撤退,回北地积聚力量才是正道。
后一派则认为要趁机退也要先稳住太史慈才对,否则己方连撤退都会有很多的麻烦,日后与太史慈的关系如何那是另当别论,先要应付过去眼前才好。
前一派则反驳说这一次太史慈根本不会答应吕布的任何请求,到时候如果被拒绝,那么只怕军心士气都会受到影响。后一派也不甘示弱,认为太史慈从天下大事出发,一定会同意。毕竟吕布身负抗鲜卑的使命,而且现在太史慈和曹孟德在交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太史慈为了稳定长安地区,一定会答应吕布修好的要求地。
双方各执一词,各有道理,争吵的不可开交,弄得吕布心浮气躁,烦躁不已。吕布不是不想和太史慈修好,问题是太史慈会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要知道这一次自己可是明目张胆针对太史慈,太史慈会否放过自己呢?
正在心烦的时候,营外有人来报:太史慈大军中使者求见。
吕布闻言大喜,连忙叫人把太史慈派来的使者请了进来,来人正是郭淮。吕布一摆手,要郭淮坐下,冷硬的问郭淮到这里有何事情。
郭淮早看穿了吕布的色里内茬,便阐明来意,希望双方修好。
郭淮地话令大营之中吕布一方的人无不松了一口气,谁都知道和太史慈交战实在是一件恐怖的事情。郭淮哪能看不出吕布一方这些人的如释重负?便向吕布说明长安城的内乱已经平息,希望吕布退兵。并且暗示太史慈知道所有的事情,还声称吕布不过受到了王子服等人的蛊惑,否则吕布本身不会和太史慈为敌的。
吕布很想说两句场面话,但是被郭淮这么一说的话,便不好开口,满面堆笑地答应了郭淮的要求。郭淮则趁机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希望吕布撤军地时候截住李催郭汜的后路,协助青州军消灭掉李催郭汜的军队。
吕布自然是满口应承,正是想要趁这个机会缓和与太史慈的关系。
郭淮又把张绣和贾诩乃是太史慈方面的人告诉了吕布,令吕布有一种动后余生的感觉,毕竟贾诩的手段他是知道的。若是自己一味与太史慈为敌的话,只怕死无葬身之地。郭淮当然不会告诉吕布贾诩和张绣是何时投向太史慈的。
吕布却认为太史慈军中有贾诩和张绣在,自己和太史慈的关系缓和的余地大了很多,更加高兴,当下摆下酒宴招待郭淮。
郭淮推脱不过,便留了下来,尽欢而散。在回去后,禀明了一切。太史慈放下心事,便领着几名侍卫,快马加鞭赶回长安。
次日。吕布开始退兵。
而田丰则留下了郭淮镇守高陵,自己带着许褚领兵直奔李傕郭汜地驻军之处进发,开始针对西北军阀的第一战。太史慈在当天傍晚的时候回到了长安城,回来之后便直奔司空府。
来到司空府外。就看见司空府地外墙一片狼藉,显然是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所产生的结果。
不过司空府的外墙根本并未有丝毫地变形,由此可见虞翻这天下第一的建筑宗师的设计师何等的高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