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李白之所以成为诗仙一般,若无盛唐气象在先,又哪里有“李青莲之壮浪”?环境对于一个人实在是太重要了。看着太史慈站在那里若有所思的样子,史阿微微一笑,走到太史慈身旁,淡然道:“主上,待会儿我们便去见圣上,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要先把刘和弄开,昨天我回到宫中,没有想到那么晚了这小子还在那里,伏皇后烦恼得不得了,毕竟圣上总是躺着也不是个事儿啊,那还不弄出病来?”太史慈哼了一声道:“史阿兄不要担心,我自有办法。”
史阿站起了淡然,神色疑道:“主上不可轻举妄动,定回让那几个小子等人的猜疑。若是如此,我们即便成功,那么将。来也会有麻烦不断,圣上的后半生只怕会食不甘味。”太史慈闻言摇头失笑道:“这个诸葛亮,还真会给我找麻烦,不过史阿兄请放心,我是不会对刘和下手的,而是要将计就计利用一下这小子。更何况,诸葛小子这么做本来就有试探我的意思,若是我对刘和采取过激的手段又或者不闻不问,那都是不正常的,诸葛小子一定会怀疑。”
史阿闻言点头,正说话间,却见刘和远远地从庭院一角走来,看见太史慈和史阿之后大惊失色,偏又不敢躲闪,唯有畏畏缩缩地走到两人身前。拜倒在地。太史慈和史阿对望了一眼.前者谈然道:"这不是刘和大人吗?好久不见."
刘和闻言大感奇怪,不明白太史慈为何见到自己这般平静,心中不由得恐惧,旋即心中又释然,因为诸葛亮告诉他说"照顾"汉献帝的事情是太史慈嘱咐地.所以按理说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这刘和哪里知道自己完全被诸葛亮利用了?此时只是一个劲儿地对太史慈点头哈腰,表示竭诚效忠.太史慈看着刘和淡然道:"我在西川的时候就接到了手下的线报,说是刘和大人突然出现在了长安,当时我就非常的诧异,按理说刘和大人应该在长安之乱之后被收押在大牢之中啊,谁知却偏偏失踪,怎么这许多时未见又在长安现身,还进了皇宫?不知道刘和大人可否解释一二."
刘和闻言大愕,很想说不就是你让我这么干的吗?不由得抬头看了太史慈一眼,却看见史阿这大汉第一剑师正等着眼睛看向自己.这才"恍然",以为太史慈这么问是故意为之,因为他知道史阿才是对汉献帝忠心耿耿之人,太史慈当着史阿的面这么问自然是在逢场作戏.当下连忙回答道:“长安之乱时,属下东躲西藏,一直隐身在长安,后来实在在长安混不下去了,这才现身,厚颜到司徒大人那里负荆请罪,司徒大人看属下可怜,又想起圣上在昏迷中,于是就派属下进宫来照顾圣上。”
这一番话自然把诸葛亮让了进去。在刘和的心中还得意洋洋的认为这也是在帮助太史慈圆场,因为在刘和心中,总以为太史慈野心勃勃,早晚会对付汉献帝,现在在史阿面前太史慈自然需要装好人,他这么为太史慈做作一番,为的就是博得太史慈的好感。谁知道太史慈笑骂道:“你少在那里鬼扯!青州斥候的本领天下无双,多少躲到天涯海角的人物都被我们揪了出来,你小子躲在长安城内我们地人会找不出来?依我看来定是诸葛亮那小子把你藏了起来,然后让你回长安,可是如此?”
刘和闻言大惑不角,不明白太史慈为何“自曝其短”,把责任推到了诸葛亮的身上,自然也就没有看见太史慈向史阿打眼色。史阿何等样人?登时明白过来,冷然道:"刘和你不要再狡辩了,若是你在长安,不要说青州的特种精英,就是我史阿这一关你都过不去."
刘和闻言身躯一震,这才想起来眼前的史阿乃是长安的地头蛇,若是自己藏身与长安,根本就是瞒不过对方,更因此而误会了太史慈的意思,以为太史慈这是在故意向史阿买好呢.
当下刘和向太史慈和史阿连连赔罪,说自己不应该隐瞒.太史慈则一拍史阿的肩膀,笑道:“史阿兄你也不要生气,相信诸葛小子也是好意,有刘和大人在,圣上说不定会醒来得快一点。”
史阿则就坡下驴冷哼道:“这件事情我定要问问诸葛小子,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史慈则转过头来淡然道:“刘和大人你先下去吧,我和史阿兄要去看看圣上,你在边上只怕多有不便。”太史慈自然是实话实说,不过刘和却误会了,以为太史慈不希望自己在史阿面前出现,当下答应一声便就离开了。
看着刘和一付夹着尾巴逃跑的样子,两人开怀一笑,随退转身进宫。
汉献帝看见太史慈自然是一番欢喜,他虽然对外宣称是昏迷状态,但是对于天下大事还知之甚详的。见到太史慈自然祝贺太史慈拿下了益州。太史慈则问候起汉献帝的身体,得到了满意地答案。
汉献帝却有点苦恼道:“我实在没有想到刘和那小子会出现。若是知道如此当初就应该一刀将他杀了。只是想着他地父亲刘虞大人对我大汉乃是有功之臣,故此一直以来一力周旋,没有想到反倒是养虎为患,变成了现在计划的绊脚石。”
太史慈淡然道:“此人在幽州的时候我便领教过了,打着为自己父亲报仇地名号勾结鲜卑人,这种没有原则和操守的人实在不值得信任。”汉献帝苦笑道:"好忠告总是来得太晚,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时即便你说了我也不会相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