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莱太史慈_碧水龙吟【完结】(224)

  徐庶闻听郭嘉的名字,眼中生出向往的神色,却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蔡邕愁眉苦脸地走了进来,也不打招呼,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脸上不见一点的笑容。

  三人也不奇怪,因为自董卓和丁原进入洛阳后,蔡邕就一直是这个表情。两个月前,丁原死了,蔡邕还是这副表情。

  朝廷动荡,国事艰难。厅中的三人看着蔡邕,等着他又来公布什么坏消息。

  良久,蔡邕才开口道:“董卓今天在越发得过分,居然提剑上殿,到底废了皇上,另立陈留王为帝。”

  厅中的三人虽然对这事情早有准备,但还是被这消息吓了一跳。其实两个月前,丁原身死,袁绍出走,就是董卓要废立皇帝的结果。只不过董卓到了今日才动手。

  蔡邕苦笑着把朝会上董卓令李儒年的那篇废帝诏文递给了三人。

  徐庶高声读了出来:“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徐庶嘿嘿笑道:“‘皇太后还政’?时至今日,皇太后对朝政还有什么影响力?”

  蔡邕对徐庶道:“看来还是你这小子说得对,董卓的大军根本就是一直未到,始终是虚张声势,观今日之事,董卓显然是等到了自己的西凉大军,开是肆无忌惮了。可恨我当时没有信你小子的话,否则若是告诉袁绍等人也不会出现今日的局面。”

  徐庶摇头道:“只怕大人当时说了也是今天这种结果,丁原和袁绍哪个会信大人的话?”

  蔡邕闻言一愣,知道徐庶说的是事实。

  徐庶笑道:“现在再想这些事情已经没有用处了。大人还是说说董卓到底怎么拉拢您的吧?”

  蔡邕闻言一愕,苦笑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

  徐庶对蔡邕的夸奖毫不放在心上,淡淡一笑道:“这事情并不难猜,董卓现在在洛阳少的就是人望,没理由不把大人抬出来壮门面的。”

  顿了一顿,看了一眼蔡文姬道:“董卓是不是还拿蔡大家威胁大人?”

  蔡邕颓然地点了点头,道:“董卓说若是我不当朝中的侍郎,便要娶琰儿为妻,这事情我怎可能答应?只要听了他的话。”

  面上露出难色道:“不过我看那董卓对琰儿贼心不死,真令人头疼。”

  徐庶笑道:“这有何难?我有一计,可保蔡大家周全。”

  三人闻言无不瞪大了眼睛看向徐庶。

  徐庶喝了一口茶,淡淡道:“就是把蔡大家嫁给青州刺史太史慈。”

  什么?三人闻言,愕然当场。

  正文 第五卷第六章蓄势(后半章)

  (这是昨晚的半章,今早起来晚了,现在才发,不好意思,今晚还有一章,如果七点没有完成,那八点肯定能完!)

  蔡文姬闻听此言,玉面通红,待要发怒,可是见徐庶一脸的正经,不似开玩笑的样子,又知道眼前这年轻人虽然生性潇洒,但绝不是轻浮之人,边蹙起蛾眉看着说出这石破天惊之语的徐庶。

  许褚却兴奋地一拍徐庶的肩膀道:“好小子,认识你这么长时间,从未见过你出个什么好主意,今天终于说人话了。”

  徐庶被许褚的大巴掌拍得呲牙咧嘴,心中想道:待会定要想办法让许褚吃个大亏才行。

  蔡邕是个思维简单之人,闻听此言,把脖子一梗道:“不行!老夫不同意此事!”

  许褚一听这话,有点急了,要不是这老头是蔡文姬的老爹,不可得罪,他可真会上去去拔蔡邕的胡子,现在却唯有在那里急得双手直搓。

  徐庶瞪了一眼许褚,心说有你那么急得吗?这事情得慢慢来。然后对蔡邕道:“蔡大人别急,我说的又不是真的婚配。我们需要的不过是这个名义而已。”

  蔡邕一愣,喃喃道:“婚配还有真的假的之说?”

  徐庶点头道:“事急从权,此时若是对外宣称蔡大家已经与青州刺史太史慈联姻,那可是好处多多。青州的强大有目共睹,就是董卓也不可能对其等闲视之,现在董卓为了增加自己的人望一定会不断地对大人恩威并施,若是董卓知道了太史将军乃是大人的女婿,试问他还敢肆无忌惮地胁迫大人吗?”

  蔡邕闻听,不自觉的点头。

  徐庶见蔡邕的意思有些松动,眼中涌现出笑意,又说道:“其二,这也是为大人的未来寻找退路,眼下看来,董卓的行为已经激起天下所有人的不满……”

  蔡邕接口道:“这倒是,这个董卓太不像活,放纵士兵,烧杀抢掠百姓,弄得洛阳乌烟瘴气,民怨载道。”

  徐庶笑道:“这还是次要的,百姓手无缚鸡之力,对董卓威胁不大,倒是那些王公大臣、世家大族绝对不会对董卓容忍太久,用不了多久,只怕就是一场大战。”

  蔡邕被吓了一跳,忘记了前面的话题,急切道:“还要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