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一说出口,大厅中所有的人都在暗暗点头,要知荀谌说的是实情,袁绍的力量现在肯定要比经过与并州军交战而伤亡惨重的冀州军要强得太多,因为在诸侯会盟时,袁绍根本就未动用过多少兵力。要是袁绍想要出兵攻打冀州,当真有足够的实力,如果袁绍想要这么做,缺少的无非是借口而已。
不过这借口并不难找,比如今天耿武说的断其粮草的一番话一旦传到袁绍的耳中,其后果可想而知。只要想一想袁绍盟主的地位就足够令人感到头疼了。
如此一来,荀谌和辛评反倒是成了尽心竭力辅佐韩馥的忠心耿耿之辈,耿武和闵纯倒是成了罪人。
韩馥也非是傻瓜,当然看得出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暗中擦了把冷汗,心庆自己没有急着采纳耿武的意见,否则必然会引来袁绍的攻击。
不过韩馥也并非是智者,荀谌的一番话明显打消了他对袁绍的少许疑虑,欣然对荀谌道:“卿之言深得我心,既然如此,迎接本初公的事情就由卿负责。”
荀谌口中称是,深深低下头去,不肯让别人看出他眼中的狂喜道:“这事情宜早不宜迟,毕竟公孙瓒居住辽东多年,最擅长的就是以骑兵发动奇袭,要是让公孙瓒先一步动手,即便是请得动袁本初,我们也是要得不偿失。”
韩馥点头,才要说话,却见一名士兵跑了进来,匍匐在地道:“外面有青州刺史派来的使者、自称郭嘉的人求见。”
大厅中的一干人等闻言无不面面相觑,纷纷猜测起来,不知道这时候太史慈派遣使者的目的是什么。
只有一直闭目养神、一言不发的沮授这时才猛地睁开了双眼,其中神采连连,不知道心中想着什么。
太史慈和袁绍在冀州的斗争也因为郭嘉的驾临冀州而全面的展开。
正文 第七卷第六章谋变(六)
荀谌和辛评对望了一眼,看出对方眼中的惊疑不定,显然猜不透郭嘉到来的意图。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太史慈是袁绍的敌人,在现在局势微妙的关键时刻,郭嘉的到来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情。
韩馥面对郭嘉的到来,也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要不要见郭嘉。要知道太史慈和袁绍的不和现在已经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了,要知自己一旦贸然接见郭嘉的事情传到了袁绍的耳中,不知道后者会有何种反应。
辛评最擅揣测别人的心理,此刻看着韩馥犹豫地表情眼珠一转,上前对韩馥道:“主上,现在正是对袁本初表示诚意的大好时机,天赐这个短命的郭嘉到这里来,主上何不把这郭嘉抓起来斩首?将郭嘉的人头送到袁本初处,再用书信表达主上想邀请袁本初共治州事的情意,岂非两全其美?”
这一番话说得韩馥大为意动。张了张嘴,显然就要同意辛评的主意。
耿武虽然性子急,但并非是全无才智之辈,否则也不可能在冀州这人才鼎盛之地脱颖而出,当上冀州的长史。他虽然也和别人一样看不穿郭嘉到此的意图,但他却隐约地感觉到郭嘉此来一定和袁绍的事情有关。
打击自己敌人的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在如此局面下,怎可以让郭嘉连韩馥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人家砍下了脑袋呢?
打定主意后,耿武连忙阻止道:“主上不可!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更何况我们与青州刺史太史慈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怎可以随意地斩杀对方派来的使节呢?毕竟人家远来是客。”
辛评心中大怒,眼中厉芒闪动,显然是对耿武动了杀机,寒声道:“难道长史大人不知道太史慈乃是本初公的敌人吗?”
话才一说出口,辛评就感觉到自己的衣服袖子被人猛烈的扯动了两下,转过头看时,原来是荀谌,见到对方微微摇头,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在情急之下说出了话。
沮授在一旁心中暗叹:这种话怎可说得出口?难道就不怕别人问你辛评:你到底是韩馥的臣子,还是袁绍的手下?
果然,耿武在一旁冷了笑道:“这话说得奇怪,太史慈是袁本初的敌人,又非我冀州的敌人,辛评大人紧张什么?”
辛评心中慌张,表面却强撑道:“诸侯会盟时,青州军冷眼旁观,结果令我冀州军伤亡惨重,要不是袁本初指挥得当,我们难免就是全军覆没之局。太史慈和袁本初与我冀州两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当然是不言而喻。”
耿武哈哈一笑,才木无表情道:“袁本初指挥得当?要不是袁本初贪功冒进,急于求成,我同盟军怎会有如此大败?”
荀谌冷哼道:“失败乃兵家常事,英雄岂可以简单的成败论之?袁本初为国为民,殚精竭虑,虽败犹荣,更何况最后还不是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耿武摇头道:“此言差矣,惨胜和惨败不过是一步之遥而已,这样的胜利不要也罢。其实并州军的撤退恰恰是因为青州军的到来……”
荀谌冷冷道:“这不过是坐山观虎斗罢了,我们用不着感谢太史慈。”
从刚才开始,就保持沉默的闵纯突然点头道:“这话说得有理。”
闵纯此语一出,众人无不错愕,没有想到因为袁绍进驻冀州的事情一直和辛评荀谌两人势成水火的闵纯居然会在此刻赞同辛评的意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