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扶罗点头道:“的确如此,现在青州刺史太史慈的消失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一个群龙无首的军队何足道哉?”
徐晃点了点头,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再说下去,毕竟言多必失。
于扶罗又对徐晃道:“对了,袁晃将军,我们到了屯留和长子城到底应该如何应对于禁大军?有没有可能迫使其投降,毕竟连番大战,我军的消耗真是十分的巨大。”
徐晃斜着眼睛看了一眼于扶罗,暗骂对方贪心不足蛇吞象,表面则冷哼道:“于禁大军乃是太史慈起兵时的东莱西北六县的子弟兵,对太史慈是忠心耿耿,我劝于扶罗大人莫要打收编这支军队的主意,即便是领军的于禁会同意,那些士兵也不会同意,所以今次我们对上于禁大军就是一场死战。”
顿了一顿又道:“就拿于禁大军滞留并州境内、围攻屯留和长子城的事情来说,于禁很明显对这支青州军的控制力不强,要知道青州军方给于禁下的命令乃是要他们迅速赶往长安,支援长安,结果呢,现在长安之已经被解,于禁大军却在这里攻击张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张扬想要袭击他们。这完全是一种报私仇的行为,极容易激起天下的公愤,于禁领兵多年又怎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呢?分明就是约束不住手下的一种表现。”
于扶罗发出疑问道:“可是,有没有可能乃是于禁大军的本来目的就是张扬呢?”
徐晃闻言对于扶罗不由得有点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人还有点智商,居然可以一语中的无意中说出了于禁大军的真正目的,可算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了。”但是徐晃早有准备,摇头道:“这是不可能的,其一、张扬虽然是袁绍手下的人,但是袁绍现在势微已成定局,青州军根本没有必要放者现在的这许多外敌不去管而去攻打袁绍。”
于扶罗又哪里知道袁绍现在表面势单力孤,暗地里却在积聚力量的事实,他所看到的当然只是袁绍孤客穷军的窘境。
看着于扶罗不由自主点头的样子,徐晃笑道:“更何况我家主公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有我军故意向于禁大军挑衅的事情发生,目的就是要看一看于禁大军到底能不能控制眼前的这支军队,结果一试便知道,青州军根本不受于禁的约束,才会有现在因为一点小事而围攻屯留和长子的事情发生。现在的青州军可以说是失去了理智,这种军队过于狂热,除了太史慈,根本无法约束。”
于扶罗终于失望的哼了一声,显然是因为听到这么精锐的部队不能为自己所用而发出的。
徐晃看着于扶罗微笑道:“大人何必由此忧虑?只要打退了青州军,那么并州就全都是大人的了,到那时大人何愁没有兵马和粮食呢?”
于扶罗闻言精神一振,用力地点头。
徐晃沉声道:“根据探子送来的情报,于禁大军兵分两路,包围了屯留和长子城,不过因为长子城的大部分兵力被调动出来攻打屯留,所以长子城内的病理所剩无几,于禁大军的重点自然应该放在长子城上。对于屯留城应该只是围而不攻。
于扶罗连连点头道:“先生说得有理,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兵分两路攻打于禁大军呢?”
徐晃摇了摇头道:“于扶罗大人真是勇士,这么喜欢硬碰硬,我们汉人却更喜欢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
于扶罗老脸一红,心知对方表面是在夸奖自己,但是却是在说自己是有勇无谋,只会逞匹夫之勇。不过他现在对徐晃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更心知徐晃说的是事实,于是虚心请教道:“袁晃将军所言极是,只是不知将军有何良谋,可令我军轻松取胜?”
徐晃笑道:“不知道大人有没有听说过围魏救赵?”
于扶罗念了两遍,恍然道:“我明白将军的意思了!”
徐晃沉声道:“是我们应该摆出攻击屯留于禁大军的架式来,这样于禁大军一定会十分惊慌,因为一旦屯留城中军队和我们里应外合的话,屯留城外的军队就是败亡的结局,所以听到这个消息后,长子城外的于禁大军会慌忙回援……”
于扶罗兴奋道:“然后我们在半道伏击,就跟我们对付王匡那混蛋一样。”
徐晃摇了摇头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于禁乃是青州名将,并非浪得虚名,虽然他现在不能阻止青州军的报复行动,但是领兵打仗的还是他,若是简单的套用围魏救赵,哪里能骗得了他?最怕被他识破了我们计策,反倒转过头来算计我们,弄得偷鸡不成蚀把米,那就是贻笑大方了。”
于扶罗皱眉道:“若是以将军之见呢?”
徐晃笑道:“那当然是在围魏救赵的基础上来一招声东击西,要知道长子和屯留之间的距离是很近的,所以即便我们突袭屯留,于禁大军还是在很短时时间内就可以赶回来,若我是于禁甚至可以缓慢行军,小心翼翼地回撤,防止我们在半路上伏击他们。至于长子城,我想于禁只会留少量兵马防守,毕竟长子城中军队很少,是不敢轻易出城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却偏偏故布疑阵,要他疑神疑鬼,在半路上拖延时间,而我们则直奔长子城而来,杀散于禁留在长子城外的少量军队,然后在向屯流杀去,和屯留的守军里应外合,定可大败于禁大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