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和阎柔对望了一眼,知道太史慈的意思,若是刘和一意孤行,非要和鲜卑人合作的话,那将会成为千古罪人。太史慈看着两人的表情,叹了口气道:“我真的希望刘和公子明白自己的处境,不管怎么说,公孙瓒已经死了,刘和公子的父仇已报,再没有理由联合草原民族了吧?”
两人还是才听说公孙瓒已死的消息,马上明白了太史慈的意思。既然刘和的父仇已经被太史慈报了,那么刘和要是再去和鲜卑人合作,那就是完全出于自己的野心了。太史慈若是出兵攻打他,那就真的名正言顺了。看来这个消息一定要快一点通知刘和,免得他一失足成千古恨。
太史慈看着两人的表情知道两人在想什么,笑道:“不过现在看来刘和公子还是安全的,鲜卑人大入塞已经是两天前的事情,而你们所在的代县至少在你们离开的时候还是相安无事,看样子鲜卑人也知道刘和公子是不会和他们过不去的,所以根本不会去搭理刘和公子。”
两人是关心则乱,现在听太史慈说得有理,自然也就放下心来。
太史慈心中高兴,有两人在,再加上鲁肃和赵云,何愁幽州不平?
正文 第二部天下第十二卷第九章外患(下)
太史慈整合赵云等三人说着话,却听见一个砰的把门踹开。
阎柔和田畴先是一惊: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在太史慈面前这么放肆?
太史慈心中苦笑,在青州,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当然只有咱们的杜远将军的夫人、李仙儿李夫人了。
赵云也在苦笑,若是换了其他人,即使和太史慈关系再近,也没有胆量做出这种事情来。不过李仙儿不同,因为她在青州军中根本没有任何的官职,就是太史慈那她也没办法。
在阉柔和田寿的目瞪口呆中,李仙儿来到太史慈前面,手里拿者一封信,兴冲冲道,子义哥哥,我刚才在门口戳到拉从长安那面传来的情报,长安城那面~~~
太史慈马上知道长安城的事情又有新的进展,立时戳住道,我知道拉李仙儿这时才看到屋子里面还有两个陌生人,知道有些话不方便说,立时住嘴,同时觉得有点尴尬。
太史慈微笑道:“仙儿早过些日子,杜远就会到幽州来,你和他有好多日子不见了吧?……”
李仙儿一声欢呼,大叫一声:“子义哥哥最好了!”放下信,便旋风般地跑了出去,留下一群人目瞪口呆,大眼瞪小眼。
太史慈对于李仙儿的人来疯早已经是见怪不怪,连忙向赵云打了个眼色,后者会意,连忙站起来出去了。
青州军对于情报的处理一项十分严谨,这情报是自己拍到长安的特种精英送来的,按照道理应该直接送到自己的手里,那特种精英是绝对不会交给别人的。现在却到了李仙儿的手里,那更不用说,脾气很宠的李仙儿一定是动手了,否则这封信是绝对不会到她的手里的。特种精英各个宁死不屈。看样子是被李仙儿打昏了。
赵云出去当然是为了安慰那受伤的特种精英地受伤的心灵。
太史慈这才转过头来,没有去看信,对田畴微笑道:“两位见笑了。”然后开始向两人解释李仙儿的身份,以免造成两人吴以为青州军纪不严的错觉。两人这才明白李仙儿的身分。不过两人的脸上还存有着奇怪的表情,那当然是李仙儿说的那半截话。
不过两人却没有向太史慈询问,毕竟两人是才加入到青州军中的,有很多的事情两人不方便。见到太史慈没有去看信。还以为太史慈大概知道信中的内容了呢。太史慈一眼便看出两人心中的疑问。沉吟半晌,决定把长安那面的事情告诉两人,毕竟这两人日后是自己的重臣,若是现在隐瞒着两人的话,只怕这两人心中会不痛快,据他所知这两人都是胸怀坦荡决绝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藏头露尾地事情。
于是太史慈便把长安城的事情简略得做了个介绍,不过并没有说汉献帝的事情,毕竟这事情现在还是机密。而且他还没摸清两个人对汉献帝的态度。至于张绣是自己人的事情,更是只字未提,只是说在长安有一股自己安插的势力在平衡长安地局势。两人这才知道了一些内幕,心中更感激太史慈对两人的信任。
田畴心念电转,对太史慈皱眉道:“主上,如此说来。您不会在幽州停留太长的时间了?”
阎柔也接口道:“主上,既然长安那面有主上的人,您还要亲自去,莫非~~~是圣上已近有下落了?”
太史慈闻言一楞,没有想到两人会想到这上面去。不过也对,在外人看来,长安方面最大的事情就是找到皇帝了。一直以来,都有谣言盛传皇帝就在长安附近。却不知道这是青州军造的烟雾罢了。根本没有人知道皇帝已经在太史慈的手中。
长安的情况至少在外界看来是错综复杂,不像知道整件事情内幕人那么可以清晰明了的把握天下局势的走向。
现在的长安之争已经由争夺控制皇帝的权力,变成了争夺控制朝廷的权力。皇帝已经消失,人们发现没有皇帝天下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打仗的还在打仗,并没有多么的天下大乱--或许已经大乱惯了。
反正没有皇帝也没有什么不妥当。
但是这并非是在说皇帝已经对天下时局完全没有影响力了,一旦皇帝出现的话,长安城的三股势力的均衡状态马上就会被打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