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豫东战场上。
关于这场中日大战的总体形势是:双方总共投入各型坦克战车超过百余辆,步兵达到十几万人。中国坦克火力强大攻势凶猛,它们排出德军战术教科书上最经典的铁三角进攻队形,率领潮水般的步兵向敌阵纵深突击。日军虽然处于守势,但是他们的坦克部队毕竟成军较早和转战南北,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日本指挥官抓住中国步兵行动迟缓和不善于对付坦克的弱点下令兵分两路:一路坦克正面迎击并吸引对方火力,另一路坦克则快速实施迂回包抄,攻击和驱散后面的中国步兵,切断步坦联系,然后把中国坦克孤立起来合力围歼。
日本人的战术意图十分明确,那就是坚决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当刀尖和刀身被分离开来,那么这把刀子就什么也不是。
不幸的是,敌人的企图得逞了。
在日本坦克出其不意的猛烈攻击下,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国步兵阵脚大乱,他们无法抵挡敌人坦克火力而纷纷后退。日本坦克快速冲击中国军队侧翼,反复碾压步坦协同的接合部,强行剪断支撑坦克进攻的步兵纽带,致使我军软肋暴露无遗。
步兵一后撤,突入敌阵的中国坦克失去掩护,重新成为敌人“肉弹”的围攻目标,
一群群高呼效忠天皇口号的日本爆破手再次冲上来,这些训练有素的法西斯分子利用各种地形死角跃动前进,他们简直就是一些无处不在的幽灵和魔鬼,出其不意地扑向坦克,或者将威力巨大的爆破筒插入坦克履带,或者引爆身上的炸药包与坦克同归于尽。随着一声声巨大的爆炸相继响起,孤军作战的中国坦克防不胜防,它们要么履带被炸毁原地瘫痪,要么燃起熊熊大火来。
邱清泉将军双眼喷火怒不可遏,他眼看形势对我十分不利,此刻猛虎部队没有退路,唯有赶快摆脱敌人威胁极大的“肉弹”纠缠,消灭敌人坦克才能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
随着邱将军一声令下,中国坦克纷纷开足马力冲向敌人坦克,决心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用优势炮火去击毁敌人装甲薄弱的“棺材匣子”。事实证明邱将军的决心是正确的。从坦克对抗的角度来讲,日本坦克炮筒短,口径小,穿甲力较差,需连发多炮才能击穿苏制坦克,而T-26一发命中即可把对方变成一堆废铁。于是中国坦克大炮怒吼,炮弹不断落在敌人坦克周围爆炸。但是日本坦克速度较快躲闪灵活,他们不敢同中国坦克正面硬拼,而是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狡猾地分散开来进行混战。一时间豫东大地炮声隆隆,中日两军展开一场钢铁对钢铁的碰撞,上百辆坦克互相追逐彼此开火,战场上硝烟滚滚昏天黑地。激战多时,双方各有损失,一时僵持不下难分胜负。
这时候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
一发背后袭来的炮弹击中邱清泉指挥车,坦克虽未起火燃烧,但是指挥官却因此受了轻伤。部下冒着危险把邱将军转移到另一辆战车上,车长袁少尉和战斗员拒绝弃车,继续坚持向敌人射击。又一发致命的炮弹袭来,那辆顽强战斗的坦克立即腾起一股黑烟来,随即燃起大火,坦克兵不幸葬身火海壮烈殉国。
邱清泉目眦皆裂,他亲自指挥开炮击毁那辆卑鄙偷袭的敌人坦克,为我英勇战死的官兵报仇。虽然猛虎部队官兵抱定视死如归的决心,但是鏖战形势转向对我不利,这时指挥官接到一道紧急命令,原来大本营深恐猛虎部队遭遇不测全军覆没,不得已下令撤退,以便保存这点来之不易的抗战本钱。于是我军坦克且战且退,“T-26”凭借其厚重装甲杀开一条血路,终于冲破敌人阻截突出重围。
历时一整天的中日坦克大战至此落下帷幕。
猛虎部队连夜撤回湖南后方重新补充整训,官兵将这次宝贵的实战经验转化为今后对日作战的新起点。日本坦克亦遭击毁击伤多半,暴露其不堪一击的纸老虎本质。
日本记者拍下许多被击毁的中国坦克照片发回国内大肆宣扬,好像他们已经大获全胜一样。许多年后我在《支那圣战周刊》和《读卖新闻>支那征战专辑》上亲眼目睹这些历史照片,得以温故知新,重新获得对于历史真相的认知和尊重。
如今这些物证均保存于我的朋友樊建川私人抗战博物馆中。
8
战国时代有个赵国人名字叫赵括,官拜赵国大将军。此君聪明过人无师自通,喜欢与人谈兵论道但是从未上过战场,后来他统领赵国大军与秦军决战,大败而亡,此为典故“纸上谈兵”的由来。留学德国的坦克专家邱清泉铩羽而归,大本营并未处分他,而是令其总结经验教训。后来国内有人称其为“食洋不化”,还有学者将他讥为“赵括第二”等等。
我不大赞成以胜败论英雄。
年轻的中国坦克兵虽未彻底击败敌人,但也取得不俗战绩,许多官兵英勇奋战不怕牺牲,他们在起火的坦克中坚持战斗,直至献出年轻生命,这本身就是一个大义凛然威震敌胆的宣言,宣告敌人侵略中国的企图注定不能得逞。事实上中国抗战的胜利不正是由千千万万抗战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我们没有理由指责浴血奋战的前线将士,因为这是一个不属于个人的悲剧时代,我相信就是换了古德里安将军也无力回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