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攻击开始,战地记者同所有来自海岛的日本士兵一道,端起明晃晃的枪刺,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疯狂和不顾一切地扑向敌人。当无数锋利的刺刀割裂清晨的空气,在初升的阳光下闪动着致命的寒光时,士兵都像野兽一样发出有威胁的凶猛咆哮,子弹对于肉搏双方都失去作用。沉重的枪托呼呼作响,被击碎的头颅脑浆四溅,喷涌的鲜血像彩虹一样覆盖战场,人们格斗的喘息声、咒骂声和伤者的惨叫此起彼伏。废墟上弥漫着浓烈和新鲜刺鼻的血腥味。
战地记者亲手杀死一名敌人军官。
战斗结束,摇摇晃晃的战地记者开始举起照相机拍照。他看见战场上到处都是正在凝固的敌人尸体,这些愤怒不屈的中国军人表情各异栩栩如生,依然保持着生命最后一刻的搏杀姿态。
日本指挥官下令掩埋中国勇士,以示敬意。
7
豫东战役发起第三周,第一支救援的日本机械化部队终于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与被围困的第十四师团会合,从而宣告中国军队代号为“泰山行动”的作战计划彻底失败。
第十七章精忠报国
1
经过紧张拆卸,第一批机器终于装船启运。
开船之前,工厂在武昌码头举行隆重的上路仪式。有人专程从荆州请来一尊关帝神像护航,左有黑脸周仓,右有白脸关平,张松樵率领一干工厂主事,燃起香烛来行磕头大礼。
仪式完毕,上百条木船相继离港,浩浩荡荡溯江而上,占据很大一片江面,造成一个蔚为壮观的景象,吸引许多市民驻足观看。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裕华纱厂率先撤退的行动在武汉三镇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人们惊讶之余议论纷纷各说不一。有人猜测说,既然中国飞机空袭日本,取得伟大胜利,前线捷报频传,保卫大武汉宣传得轰轰烈烈,为何在湖北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裕华纱厂偏偏选择此时搬迁?迁厂有何政治背景,是否得到来自上层的某种消息?此举是否一个信号,表明前线形势不妙,当局已经或者即将放弃武汉?
市政当局大为恼火,他们派人来张贴布告,宣布所有撤退行动都须经过批准,属于“战略行为”。工厂不得私自搬迁,违令者将以“破坏抗战罪”没收财产。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舆论沸沸扬扬,工厂搬迁工作被迫停止,码头上机器堆积如山。好在第一批船队已经驶离武汉地界,正在浩浩荡荡地往上游进发,张松樵得报后感到一丝欣慰,他指示肖老大说,这是工厂的火种,你要给我看管好机器,有了它们裕华纱厂才不至于全军覆没。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松樵从工厂搬迁那一刻起,他的个人抗战就已经打响了。
2
“五>一九”中国飞机空袭日本之后,日军一个阴险的秘密报复计划被命令付诸紧急实施。一个皓月当空之夜,两架携带炸弹的日本海军战斗机从停泊在长江口的航空母舰上起飞,沿着长江航道向华中腹地偷偷飞来。
这是一次被称作“约定暗杀”的夜间袭击。
敌机在目标区域上空开始降低高度耐心盘旋。
这是一个经过精心策划的阴谋,仅仅几分钟后,珞珈山下果然升起汉奸的信号弹来,日本飞机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飞行员早已瞪大眼睛虎视眈眈,只等信号弹出现立刻锁定目标发动攻击,这就是里应外合的所谓“约定暗杀”战术。
目标就是隐藏在丛林中的蒋介石东湖官邸。
东湖官邸四周均属军事禁区,戒备森严难以接近,而且背山靠水古木参天,就是大白天飞机也难以发现目标。日本人事先派出汉奸潜入树林里埋伏起来,这些中国人的败类趁黑夜里应外合,用信号弹编织起一张暗杀的阴谋大网来。
敌机呼啸而至,把两颗重达五百磅的高爆炸弹先后投向目标,日本飞行员亲眼看见炸弹爆炸的巨大火球撕碎黑暗的大幕,随后开始猛烈燃烧的树木就像火炬一样映亮夜空。日本强盗确信偷袭任务已经胜利完成,于是得意洋洋原路返航。事实上,敌机偷袭确实给地面造成很大损失,一颗炸弹击中东湖官邸的草坪,冲天而起的爆炸气浪摧毁了一幢精致小楼,掀翻假山和喷水池。
另一颗炸弹击中车库,引燃一场大火。
负责实施“约定暗杀”的日本海航司令部获得偷袭成功的暗号后一片欢腾兴高采烈,他们相信蒋氏夫妇已经在劫难逃。日本舰队司令更是立即给东京打电报,向海军大臣报告喜讯,称蒋介石“十有八九已经在我英勇战机打击下丧命”。日本内阁成员都在第一时间得悉来自中国前线的军事报告,他们连夜紧急会晤,磋商如何处置发生这个重大事变后的支那(中国)形势。
3
汪精卫是在天亮之后才得知东湖官邸遭袭的惊人消息的。
当国民党中宣部长周佛海跌跌撞撞地冲进客厅,把这个未经证实的爆炸性新闻向他报告时,汪精卫蜷缩在沙发上的身体短暂地僵硬了几秒钟,然后猛然绷直,好像遭开水烫了的大虾一样。他一迭声地问周佛海:真的真的真的>>吗?好好!
对国民党副总裁兼国民议会议长汪精卫来说,东湖官邸挨炸无疑是个天大喜讯,让他重新看到登台执政和接管权力的曙光。自从日本内阁宣布“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即第一次近卫声明)之后,他读解日本对华政策的背后含义是,日本人已经彻底排除与蒋介石合作的可能性,决心置这个铁腕的中国统治者于死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