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萧言见手下一众谋士聚集,总算也是人才济济,大大的松了口气。
后来,萧言想起郭嘉在后世描述中年纪轻轻便因肺痨而亡,遂千叮咛万嘱咐地让郭嘉去治病求医。搞得郭嘉有些莫明其妙,但内心还是很感激主公对下属的关怀,对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关心起来。除了服食当地名医所开的药方外,平日也开始勤奋地锻炼起身体来。时日一久,这身子倒真的日益精壮起来。萧言见之甚是心安,至此便在青州之地囤粮整军,静待天下大乱的到来。
————————
注:目前萧言麾下人才一栏:按出场顺序排列
文官:徐庶,字元直;
沮授,字则注;
石韬,字广元;
陈群,字长文;
郭嘉,字奉孝;
荀彧,字文若;
荀攸,字公达;
王烈、管宁、炳原等一众青州大儒。
武将:赵云,字子龙;
太史慈,字子义;
管亥,字忠德(杜撰);
裴元绍(无字号);
周仓(无字号);
廖化,字元俭;
于禁,字文则;
臧霸,字宣高;
蒋钦,字公奕;
周泰,字幼平;
典韦,字恶来(杜撰)。
第三部 诸侯讨董
第十九章 乱世序幕(上)
此时,汉室朝廷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十常侍等仗着汉灵帝的宠信,又手握重兵,愈加的飞扬跋扈起来,大将军何进也奈何不得。于是,十常侍开始把持朝纲,朝中大臣若有不从者,杀之贬之。汉灵帝又封赵忠等为车骑将军,张让等十三人皆封列侯。朝政愈坏,人民嗟怨,天怒人怨。
朝廷公开买卖官衔,只要出的起钱,上至一二品将军,禄卿,下至七八品县令,都可以购买得,而士族之间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天下之地十之八九已经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了。百姓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各地起义纷纷爆发。各地灾祸不断,百姓纷纷流离失所,青州由于萧言治理得当,民生富庶,各地许多逃难百姓流入,萧言一概纳之,现在青州已经可以算是天下的第一大州了,人口骤然突破千万。
各地起义已经纷纷爆发,奏章像飞雪般涌向京师,但都被十常侍拦截下来,密而不报。一日,汉灵帝与十常侍等在后花园饮酒,谏议大夫刘陶径直来到汉灵帝面前,伏地叩拜道:“现在天下已经快分崩离析了,陛下怎么还有心思与宦官在此饮酒。”
汉灵帝惊奇的道:“现在国家太平,人心安定,哪有什么危机之事啊。”
刘陶哀怨的道:“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皆由十常侍张让之流卖官害民,欺君罔上。朝廷正人皆去,祸在目前矣!”
十常侍听到刘陶这么说马上摘掉帽子跪在地上哭泣的道:“大臣不相容,臣等不能活矣!愿乞性命归田里,尽将家产以助军资。”
汉灵帝对刘陶大怒道:“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独不容朕耶?”说完就下令武士将其推出去斩了。
刘陶悲泣的大呼道:“臣死不足惜!可怜汉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休矣!”
几名武士推着刘陶出去,刚要行刑,忽听一人喝住道:“刀下留人,待我谏陛下去。”众人一看,乃司徒陈耽。陈耽径入宫中来谏汉灵帝道:“刘谏议得何罪而受诛?”
汉灵帝道:“毁谤近臣,冒犯天子。仅这两条之罪就可斩之。”
陈耽曰:“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无寸功,皆封列侯;诛杀有功之臣,是为内乱: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
汉灵帝大怒道:“忤逆之臣,自然诛之。十常侍中,岂无一二忠臣?”
陈耽用头来柱子想要以死来谏汉灵帝,汉灵帝大怒命人把陈耽也一起抓去和刘陶关在一起。晚上十常侍就在牢房中把这两个大汉的忠臣给杀死了。这样一来十常侍就更加的趾高气扬了,十常侍假传圣旨,命孙坚,刘虞,刘恢,曹操等出征平叛。
天下的起义又暂时被这几人给镇压下去,在此期间,刘备投靠了刘虞,帮助刘虞平定河北四州的农民起义。刘虞上谏表奏刘备有功,因此刘备被朝廷封做了平原太守,接到命令之后刘备也就高兴的到平原郡上任去了,也陆续吸纳了不少人才,其中不乏如孙乾、简雍、许攸、审配这样的名士,平原郡也开始慢慢的发展起来了,更因为刚发生起义,当地的士族也都逃走了,更好的给刘备发展的机会。周边的流民也开始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刘备也开始在平原招兵买马,自此不提。
曹操也多有军功,被朝廷封做东郡太守。曹操在东郡也开始发展起来,有文臣颍川戏志才、东郡程昱,名将乐进,李典,王忠、王植等也可谓兵强马壮。
孙坚在荆州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荆南四郡也基本落入了孙坚之手,与益州相邻。
其他各地的诸侯也借镇压起义之名肆意的招兵买马,朝廷对他们的约束越来越弱,各诸侯心中也越发不把这个腐败的朝廷放在心上了。
公元189年4月,汉灵帝驾崩,少帝继位,天下正式开始大乱。
洛阳城,何进府中,何进,袁绍,曹操,淳于琼,司马潘隐等一众人正在密谋。曹操也是刚刚从他的东郡回来。司马潘隐刚从内宫中探得消息,道:“汉灵帝已崩。今赛硕与十常侍商议,秘不发丧,假传圣旨要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然后册立皇子协为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