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全线胜利,曹操坚定的下达了放弃宛郡,全力追击刘备撤退的大部队的命令。
一月八日。
曹操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郝下县以北五里处追上了刘备的大部队。
刘备在一天前就得到了曹操尾随追击的消息.他们花了一夜功夫,在平原上动用了万人.临时搭建了一个防御阵地.打算在这里据守.等候消息。
曹操不给刘备大军喘气的机会,只是整编了一会儿士兵,就对刘军新的阵地发起了攻击。
战况持续到次日上午。
这时、曹操得到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许昌落陷了,虎牢关外的曹仁大军全军溃散!”
3-318下卷 第318章 计破许昌
建平二年(公元二一三年)一月一日中午。
一个五百人的队伍押送着十车沉重的货物向许昌走去,他们这些人正是罗灵风假装徐州献粮的士兵。领头的人是智勇双全的吕蒙
吕蒙一路想着罗灵风的妙计,一路环顾四周、谨防意外的突法事件发生。
也许是因为这场战役的重要,许昌早已经开始限制百姓的进出。因此.官道上可以遇到的人寒寥可数.就算是遇到了,也会远远避开。民不于官斗.这是千古不变的定理。
这时.吕蒙停下了脚步.轻声对着身后穿着将军皑的壮汉说道:“裴兄弟,小心些,记住军师教的对白。要是有变化.千万别自作主张.听我的吩咐行事,我会在后面提示你的。”
裴迁就是罗灵风从那百名雍州兵中挑选出来的首领.他的任务就是假扮此次压粮士兵的头头。
裴迁道:“吕将军放心.裴迁不是莽撞之人。一切全听将军安排!”
吕蒙点了点头.退到了士兵的中心。
裴迁率着的运粮队很顺利的就到了许昌城下。
曹操军的士兵还是很称职的,巡视的士兵在老远就已轻发现了吕蒙这一行人.并报告了许昌太守夏侯尚。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从子,魏书上说:尚有筹画智略,文帝器之.与为布衣之交。一个让魏文帝曹丕屈身相交的人决非等闲之辈。他是曹操帐下最耀眼的三位新秀之一,由于他和曹操是近亲、曹真、郝昭远不如他得宠!
这许昌的重任曹操是亲字点名让夏侯尚来镇守。
夏侯尚当时当场就感动的立下了军令状.高声说着自己的决心。也就是这个原因.上任期间,夏侯尚一丝不苛的干着自己的本分,不但将许昌治理得紧紧有条,还将许昌中地不法分子一一的抓入水牢中去。
夏侯尚的认真。让许昌无懈可击。不过此刻他的对手是曹操都为之心虚的罗灵风。那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夏侯尚远远望着逐渐靠近的士兵.目光露出了谨慎的神色。
夏侯尚让城墙上的士兵弯起了弓箭,锐利的箭头对着来人。做好了一切准备,大喝道:“站住!在上前一步.莫怪在下箭下无情!”
裴迁高举起了右手.示意全军停下待命。
夏侯尚见远处的士兵已经停下,再次高声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裴迁高声答道:“城上的可是夏侯将军?我们是送粮的.徐州牧梁大人命我们前来将刚刚由百姓手中收购来的粮食,运至许昌。还请大人放我等入城!”
夏侯尚知道曹操为了储蓄粮食.就学当年刘备解决食物问题的方法一样.聚少成多,向百姓收粮。
所以,夏侯尚并不奇怪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有人送粮食过来。
当然,这并不能打消夏侯尚的疑心。
夏侯尚道:“我就是夏侯尚.不知各位有没有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那裴迁对答道:“当然有啊!梁大人给了我们一份“送粮令”.让在下交给夏侯太守!就在这里!”
裴迁由怀中拿出一封信笺。扬了一扬.证明自己的身份。
送粮令是曹操为了防止有人假冒运粮人员诈骗取城的一套方法。收粮食之前.必定先以送粮令来证明身份。如果有误.立即格杀送粮人员.并且全城戒严.将消息传到前军。
这“送粮令”是战前曹操亲自设计的,每场战役的“送粮令”都不相同.每位官员的送粮令也不一样。因此,外人根本无法模仿和借阅。
刘备在曹军中的情报只是知道有“送粮令”一事.并没有探得“送粮令”里的秘密是什么。
夏侯尚一听.来人知道“送粮令”。心中稍宽,只要“送粮令”上盖有徐州的州牧大印.信尾有一条带足的蛇.左足三指、中指五节.右足四指.中指六节.那就是真正地送粮队了。在未确定之前。夏侯尚依旧谨慎的说道:“你们立刻卸下腰间兵刃.放于地下.再慢慢靠近城门。”
夏侯尚这一招真黑,如果“送粮令”有任何不对,这些士兵只有引首待死的份了。
裴迁见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影.无数锐利的箭头.这时却心虚起来。他双手发抖.似乎拿不动那轻飘的“送粮令”:两腿发软.好像承受不起他高大身体的重量;脸色泛白,有点会随时晕倒的模样。
人在死亡之前.都会产生莫大的恐惧.裴迁也不例外。
“裴迁,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你露出任何马脚.我们都得完蛋!现在无论是前进还是撤退都是一个死字.你好好想想!”吕蒙见裴迁额上突然冒出了些许汗粒.已经明白了裴迁心中所想,有些担忧的轻声提醒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