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昭干得极为认真,没有一丝马虎,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亲力而为。不是他不知道累,五天没有好好休息的他,上眼皮已经不知道和下眼皮交战了多少了回合了。只不过凭着毅力撑在这里而已。
本来,他打算什么也不干,一来到泰山郡就好好的休息睡上一觉。谁知,躺在床上的他很意外的睡不着,心里总是担心这个、疑心那个,害怕泰山郡中已经有了罗麟的人马,生怕罗麟会突然兵临城下,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想来想去,还是认命的起来干话,将自己应该干的事情干好。
干完了一切已是第二日的黄昏,虽然有些累,但心里塌实多了。就算罗鳞此刻出现,郝昭都有自信凭着自己的疲惫之躯,抵挡了对方一个月。
正巡视完北城,打算吃饭休息,突然,耳边传来响亮的马蹄声。郝昭精神一振,多年的战场经验告诉他。这马蹄声只有在大军奔跑的时候,才会如此潦亮,乱杂。
郝昭打起精神,吩咐手下去打盆凉水.好让自己清醒一些。郝昭心疑的站在城墙上,向远处眺望。只见北面晚霞似锦,远方尘土飞扬,确实是大军奔驰的模样。
“一定是罗麟地大军,伯济正在镇守临淄,没有道理会出现在这里。”郝昭肯定的想道。却不知罗麟为何会毫无痕迹的出现在这里,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这时。手下士兵已经将凉水打来。
郝胳将头伸入木盆,左右摇晃了几下,凉丝丝的感觉由薄薄的眼皮传入眼中,顿时觉得清醒了不少。
再次,来到城墙。
远处的骑兵已经渐渐露出了影子。令郝昭吃惊的是那些影子,参差不齐,队行混乱不堪,一副败军战败的模样。
“将军,好象是自己人?”一个眼尖的士兵好象到了些什么,非常疑惑的提醒道。
郝昭冷冷地望着远处。露出不以为然地表情。他觉得不可能是自己的军队,曹操在出征地时候,已经调光了青州的士兵.青州除了自己的这一万人马以及临淄郭淮的一万五千人外,是没有一支象样的队伍地。就连临淄郭淮的那一万五千士兵都是从邺城调来,原本是守卫皇城的士兵。他当然不会认为,智谋本领在自己之上的郭淮会在一日间,就被打败了。
所以,只有一个答案可以解释的清楚这些士兵的由来,那就是“瞒天过海”,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在战争中,它是一个利用人们存在常见不疑的心理状态,进行战役伪装,隐蔽军队集结和发起进攻企图,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计谋。
这种计谋最适合诈取城池,曹操也曾经数次以“瞒天过海”之计,巧妙的攻破了数座难以攻克的坚城。
这时,郝昭已经让士兵做好了战斗准备。
可,事事多变,往往出人意料。骑兵靠近,郝昭已经让士兵弯起弓箭,准备查问起来,假如,有一点被他看出一丝破绽,弓箭手就会毫不留情的射出利箭。
“伯道,是我!”一句疲惫,落魄的声音由城下传来。
郝昭楞了,“这不是老友郭淮的声音吗?”寻声望去.终于,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地身影。郭淮满面风霜,混在骑兵丛中,若是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出来。
对于郭淮,他还是非常的了解的,知道郭淮不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没有犹豫,立刻开了城门,迎郭淮入城。
一路上,郝昭、郭淮都没有说话。
一直到了议事厅,郝昭才按捺不住的问道:“伯济,究竟是怎么回事?”
郭淮将失城的经过一说。
郝昭呆了半响,才叹声道:“先以‘虚张声势’夺势,在以‘攻心策’感敌,然后是‘瞒天过海’假死,最后是强攻取城。太可怕了,难怪我军常常在罗麟的手上栽跟头。计计环环相扣.出人意料。无论怎么做,都会中计。幸亏,伯济中计,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郭淮苦笑,道:“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
郝昭笑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就别难过了。失城不是你的错,只能说罗麟太过厉害了。倘若,你没有中对方的惑敌计,继续在北城防守的话,地下的那些死士,就会将你定为他们的目标。你一死,临淄一样会落陷。主公是个开明之人,不会怪罪于你的。”
郭淮默然的点了点头,他并非害怕责罚,现在曹军正是用人之际,他知道曹操是不会为难于他的。只不过这平生第一败战,就败得如此凄惨,败得毫无还手之力,就连对方是怎么出现的自己都搞不请楚,这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一时间,他还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郝昭见自己劝说无效,就想着方法转移郭淮的注意力,他道:“伯济,现在应该怎么办.不如我们现在出兵,看看是否能够挽回败局。”
“不要!”郭淮知道罗灵风的厉害,劝道:“去不得。对方最少有四~~五万大军。罗麟统御能力可以说是天下无双,指挥大军如身使臂,野战中你我决非他的对手,交起手来有败无胜。依我之见.还是将此事禀报魏公,由他来定夺!”
郝胳没有什么意见,他原来也打算如此,只是见郭淮还在战败的苦恼中,就随便说了一个想法来转移郭淮的注意力罢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