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交十记_钱其琛【完结】(51)

  苏联瓦解

  日后的事态证明,事情并没有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意愿发展,相反,苏联瓦解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总统下令解散苏联内阁。25日他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同时以总统名义,命令地方苏维埃冻结共产党的财产,停止所有政治党派在苏联军队、执法机关和国家机关中的一切活动。9月初苏联的最高权力机构——苏联人民代 表大会解散。

  9月6日,由苏联总统和各共和国领导人组成苏联国务委员会,决定承认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

  9月7日,我致电三国外长,通知中国政府承认三国独立,并由田曾佩副外长前往谈判建交事宜。9月中旬,中国同这三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苏联而言,更致命的打击发生在那年的12月。

  12月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来到白俄罗斯。下了飞机,他们就转往布列斯特城以北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处的别洛韦日森林,在那里,与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科维奇进行了会晤。据说这个森林里曾有野牛出没,赫鲁晓夫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时,在这里建了一栋 “狩猎小屋”,供他狩猎时休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三国领导人在这栋房子里进行了整整两天的会谈。

  12月8日,三位领导人发表了共同声明,宣布由于签署联盟条约的谈判“走入了死胡同”,各共和国退出苏联、建立独立国家成为现实,作为国际法主体的苏联“已不复存在”。

  因此,三国决定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并对其他共和国开放,其协调中心设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

  这份“三国协议”很快就在三国的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被批准通过。紧接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领导人经协商发表声明,表示五国愿意成为联合体的平等发起国。

  12月17日,俄罗斯议会宣布享有苏联最高苏维埃的财产所有权。18日,俄罗斯政府接管了克里姆林宫。

  21日,11个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俄罗斯的《消息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用了“苏联历史在哈萨克斯坦结束”这样的标题。

  这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政府也没有国土的国家了,戈尔巴乔夫也成了没有什么可以统治的总统了。

  1991年12月25日,也就是距苏联成立69周年还差五天的时候,戈尔巴乔夫通过电视发表告人民书,宣布停止行使苏联总统职务。在他不到半个小时的电视讲话结束后,大约在莫斯科时间晚上7时30分左右,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黯然降下,接着升起了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

  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27日,俄罗斯联邦在联合国正式取代苏联的席位。

  众说纷纭

  苏联的解体,可以说是20世纪最令人惊叹、也最令人深思的事件之一。

  苏联的解体,几乎像是一朝一夕发生的事情,但导致其瓦解的许多因素,却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在这里,不能不提到在上个世纪初,两个著名的法国作家当年对苏联的观察。

  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都曾怀着对这个当时蒸蒸日上的国家的极大兴趣,来到莫斯科旅行。他们都将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所疑所思,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下来。

  纪德把自己的日记命名为《从苏联归来》,并在1937年公开发表,坦率地把他对苏联的现实考察和长远思考说了出来。而以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闻名于世的罗曼·罗兰却宣布:“未经我特别允许,在自1935年10月1日起的50年期限满期之前,不能发表这本日记。”他的这一举动,曾引起不少猜测,从而使他的访苏日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他们当时的观察和思考。罗曼·罗兰一方面表示“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与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只能对此感到可惜,只能纠正和根除”。纪德则写道:“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每日工资为5卢布或更少;而对某些享有特权的人来说则享受更多的优惠。”他得出的结论是,苏联出现了贵族。

  无论是罗曼·罗兰还是纪德,在自己的日记里,都不断地将高大的纪念性建筑、宽敞的别墅和窄小、简陋、拥挤的普通老百姓住房作为对比。

  纪德在日记中对当时的苏联市场有着深入的观察。他是这样描绘的:百货公司还不到营业时间,门前已开始有两三百人在排队。那天是卖床垫,或许只有四五百件,却来了800到1000多顾客。不到天黑,所有的东西都卖光了。需求量那么大,顾客那么多,就是在很久以后,一切东西仍会供不应求。

  罗曼·罗兰则对苏联人的精神状况表示了担忧:“我确信,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的政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其生存力。苏联劳动者坚信他们拥有并且亲自创造了一切最美好的东西,而其余的世界丧失了这些美好的东西(学校、卫生设施等)。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