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6 个人跟着他一起往前冲,但很快,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去,巴顿身边只剩下了传令兵安吉洛,安吉洛对巴顿说:“就剩下我们孤单单的两个人了。”巴顿回答说:“无论如何也要前进。”他又向前走了几步,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左大腿,从他的直肠边穿出来。他摔倒在地,血流不止。安吉洛把他挪进一个弹坑,用刀割开他的裤子,给他包扎好伤口。这时几辆坦克开过来了,巴顿派安吉洛迅速跑过去向坦克手指出约40 码距离上的敌人机枪点的位置。一个中士走过来,巴顿命令他赶回去向军部报告他受伤的消息,并命令布雷特接任指挥职务。又有几辆坦克开上来了,巴顿躺在地上,给它们指示攻击的方向和目标。大约1 小时后,附近敌人的机枪点被摧毁,3 个士兵抬来了担架,与安吉洛一起将巴顿抬上担架,送到救护车队。巴顿坚持先到师司令部,向司令部的军官汇报前线战况后,才被送往野战医院。刚到医院,他就昏述过去了。
第二天上午,巴顿醒过来了,发现身边躺的全是他的坦克车手,巴顿的事迹很快就上了报纸,人们称赞巴顿是“坦克兵英雄,他受伤躺在弹坑里仍继续坚持指挥作战”。
三天后,他被火车转送到第戎以南的基地医院。虽然他不能在战场上继续指挥作战了,但他那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带头冲锋的表率作用仍然激励着坦克部队的官兵们继续进行战斗。他们用力数不多的坦克一直战斗到10 月中旬,配合步兵摧毁了敌人坚固的抵抗据点,建立了稳固的防线,并粉碎敌人的多次反冲击,最终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鉴于巴顿的英勇战斗表现和取得的功绩,罗肯巴赫建议晋升巴顿力上校。潘兴更充分地认识了巴顿的勇敢、牺牲精神,他写信给比阿特丽丝,说她有权利“比任何时候都更为他感到骄做”。
在巴顿33 周岁生日前不久,他被晋升为上校。属于美军中比较年轻的上校军官。“你对我有何评价?”他写信问妻子:“我自然十分高兴,尽管说心里话我不认为自己很值得获得这个军衔。”后来巴顿被转送到朗格勒的总医院,于是抽空到布尔格看望老部下。在这里,他看到了许许多多赞扬美国坦克部队的信件,感到十分欣慰。
出院后,巴顿奉命返回布尔格任职,他立即发布“关于着装。举止和纪律”的命令,要求军官和士兵都要遵守纪律,着装整洁,训练刻苦。很明显,巴顿还想率部队继续作战,但不久,1918 年11 月11 日,战争正式宣布结束了。对于巴顿来说,这虽然是一种不幸,但他又觉得战争在这一天结束对他无疑是一个吉祥的兆头,因为这一天恰好是他的33 周岁生日。
到此为止,巴顿已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取得辉煌的成就而感到骄做和自豪。以前的剑术大师一跃成为美国一流的坦克专家。他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新的兵种,发明了一种新的战法,并在实战中检验了他的成果。他以巴顿模式造就出一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坦克部队,他们对美军在两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中取得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功绩卓著,他连续三次获得晋升,直至升为上校。但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勇敢精神和领导才能在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在欧洲战区,巴顿有幸结识了同时代许多最优秀的军官,其中有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颇有影响——除了他一直效法的楷模潘兴外,主要有查尔斯·萨默罗尔、马林·克雷格、未来的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以及福克斯。康纳、休·德拉姆、阿德纳·查菲,等等。他们都欣赏巴顿的献身精神和强烈的个性,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之间的友谊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鉴于巴顿的杰出表现,他先后获得了两枚勋章:“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和“优异服务勋章”。第一枚是表彰他在战场上的勇敢表现和突出战绩,嘉奖令上写道:“1918 年9 月26 日,在法国切平附近,他在指挥部队向埃尔山谷前进中,表现出超人的勇敢、冷静、干劲和机智,尔后,他将一支瓦解了的步兵集合起来,率领他们跟在坦克后面,冒着饥枪和大炮的密集火力前进,直到负伤。在他不能继续前进时,仍然坚持指挥部队作战,直到将一切指挥事宜移交完毕。”另一枚是表彰他在布尔格坦克学校和训练中心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这份嘉奖令写道:“由于他的积极肯干和正确判断,他在朗格勒军校组织和领导坦克中心的工作做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他在战斗中对坦克部队的使用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才干和热忱,在这种对美军来说还是较为生疏的作战方式中,表现出了显著的适应性。”
一向渴望得到荣誉的巴顿此时有些喜形于色了,他感到,自己没有虚度年华,幸运地赶上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建立了功业,并为自己争得了“美国第一坦克手”的美名。他踌躇满志,颇为自得。但是,战争已经成为历史,等待着他的将是漫长的和平岁月和艰难的仕途。
正是:大难不死幸运,乔治必有后福。千万生灵涂炭,巴顿谋取功名。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第七章 告别坦克
大战结束鼓人心,世界人民齐欢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