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_[法]阿兰·佩雷菲特|翻译:王国卿等【完结】(57)

  赫脱南指出:"街道很宽。但一到夏天,必须在街上洒水:尽管如此,灰尘仍然呛人。"在北京,灰尘依然无孔不入:它侵入人们的肺部与住房。灰尘从北京草原被风刮起来后,就像雨点般地散落到北京,使京城蒙黄土色--皇帝的颜色。

  社会监督与放荡生活

  在这乱哄哄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组织形式,它使斯当东说出了这种带有预感性的话:"这里和兵营相比同样安全,但也受同样多的约束。"怎么回事呢?"人们维护最严厉的秩序,因此犯罪极少。这里有一种和英国古代的十户联保制非常相似的制度:每十户中有一户要为九户邻居的行为作保。"在解决纠纷时,家族和同业公会在政府同意的情况下代替政府裁决。至于对娼妓的监督,"妓女只被允许在市郊卖淫。她们必须登记注册。她们为数很少,因为京城单身汉和不住在家里的已婚男子很少。"

  斯当东的叙述是理想化了的。无独有偶,1950年至1980年间的热情访问者同样把中国描绘成一个既完美又严酷的国家,就保甲制度而言,根据天主教遣使会士拉弥额特的说法,斯当东在这里讲的是许久以前的事。"孔子就曾对这种治安制度很早就被废除而感到遗憾。"负责陪同的中国官员一定是向使团宣传了一通--没有犯罪,没有腐化堕落--同时不让他们看到不该看的东西--乞丐和娼妓。这种消了毒的气氛并未能阻止这些中国官员中的一个去"寻花问柳",又因被"爱神踢了一脚"后回来。通过广州从西方进口来的汞丸也许可医治他的病。这种病就是所谓的"广州病",因为来自美洲的梅毒于1511年前后--发现新大陆还不到20年--通过广州港传到中国。而美洲的玉米和白薯传到中国却花了比这长得多的时间……

  广州那些被绝对禁止携带女人的欧洲人说:"在广州,只要不怕花钱,不怕搞坏身体,想要多少女人就有多少。"

  但钱不光是到妓女的手里,也到天朝官僚的手里。一位在广州住了十几年的见证人在广州见到马戛尔尼时说:"如果中国官员或兵士突然抓住你在[妓女]船里,他们会对你百般侮辱。只有在根据你的社会地位敲了你一大笔钱之后才放你走。"安德逊吹嘘他曾在广州的一条船上"量过一个女子的脚"。但他是否知道他所冒的风险呢?

  丁维提嘲笑那些曾在欧洲非常吃香的作品:这些作品"把中国人描绘成世界上最有教养的民族。说如果两个赶骤的在一条窄道上相遇,他们就会相互施礼。像这样的事我们根本就没见过。他们的施礼形式就是相互拳打脚踢或互扔石头"。天文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们是根据孔子的说法向我们介绍中国人的:理论上的中国人,而不是事实上的中国人。"宫廷的走廊里也免不了有人吵架。事实上,中国人在讲礼貌时非常礼貌,火上来时也非常粗暴。

  不过,由于受到严密保护,使团没有见过光棍,这些地痞人数众多,成为农民起义的骨干力量。

  精神叩头

  这些目击者看事物的角度并非都相同。马戛尔尼和斯当东经常碰到朝廷礼仪问题。他们坚持不提使团所遇到的艰辛;他们珍惜英中关系的前途--也不忘他们自己的前途。总而言之,他们同传教士一样要考虑自己受到的束缚与限制。这些传教士在介绍中国时用尽了歌颂赞美之词,从而使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让中国往欧洲派传教士呢?丁维提和巴罗不受马戛尔尼和斯当东所受到的约束。由于经常来往于圆明园和北京之间,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观察普通老百姓。他们和安德逊或霍姆斯一样,但他们能像演配角的人那么超脱,所以他们的头脑要比前两人清醒得多。

  中国是一个讲究用词和姿态的帝国;用赞美颂扬之词谈论中国就意味着同意进入中国体制,这就等于作一次精神叩头。斯当东常常作精神叩头。为了保住面子;这种精神叩头应该看作是逢场作戏。他的同伴则拒绝这样做:于是,他们看到了现实的中国与想象的中国间的差别,甚至忘了对中国人说来,想象的中国也就是现实的中国。

  第二十六章 已变成中国人的欧洲人

  (1793年8月27日-29日)

  马戛尔尼在北京住所接见了早就要求拜访的情报员:"传教士们穿的是当地衣服,讲的是中文。从外表看,他们和其他本地人没有什么区别。"

  奇怪的是,梁栋材神父一直不露面,而另一名法国人却很快成了马戛尔尼的常客,他就是罗广祥神父。使团搬来后第二天他就来了。马戛尔尼写道:"他告诉我他获准为我们效劳,并且每天来听取我的吩咐。'"

  大家松了一口气。索德超的令人不安的阴影消失了:他已经上路去热河了。克雷芒十四世屈服于整个欧洲知识界的压力,在1773年解散了耶稣会。在华的耶稣会士便由遣使会士接替,而罗广祥神父就是这些遣使会士的头。他是1785年4月作为"数学家"来到中国的。和他同来的还有两名会友--一名"画家"和一名"钟表匠"。马戛尔尼十分赞赏这位脸色红润、肥胖、健谈的神父。他非常了解他已与之融为一体的中国实情。

  他在给他姊姊的信中谈到了他的工作:"我领导一共有73人的传教会。每天我要讲4种语言:法语、拉丁语、汉语、满语。我要回许多信。我要讲授教理,听忏悔,做其他圣事,而且有时还要去拜访要人。"1795年见过罗广祥神父的荷兰大使蒂津是这么描述他的:"他本身就是健康的象征。中国衣裳穿在他身上非常合适。他讲中文十分流畅,而且优美动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