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说:“这个我知道,我也问过兵工厂丁厂长,他说兵工厂最近正在试制新模具,等新模具制好,铸出的手榴弹和地雷弹体表面都可以有凹槽,这样一来,弹片的数量应该会多一些。”
周卫国点了点头说:“丁厂长说得没错,不过我还有更简单的解决办法。你还记得上次阳村保卫战我们在手榴弹上缠小石块的事吗?”
李勇说:“当然记得!你的意思是给每颗手榴弹和地雷都绑上小石块?可我们哪来那么多绑腿?就算不用绑腿,我们也没有那么多布啊?”
周卫国笑了,说:“我可没说要给手榴弹和地雷绑上石块!我们的手榴弹和地雷弹片少主要是因为装填的是土炸药,爆炸威力严重不足,不能把铸铁的弹体炸得足够分散。如果不换用梯恩梯炸药,就算在弹体上铸出凹槽效果也可能不会太明显。但如果我们把手榴弹弹体换成一种更容易炸碎的东西呢?还有,鬼子探雷器只能探测金属,如果我们不用铁做地雷,你说会怎么样?”
李勇眼前一亮,说:“对啊!虎头山多的是石头,我们可以把石头凿空填上炸药变成石雷!”
周卫国微笑着摇了摇头,说:“这办法当然有效,但却费工费时,而且也只解决了地雷的问题。”
李勇皱紧眉头想了想,最后摇了摇头说:“我想不出还有更好的办法!”
周卫国笑着指了指桌上陶制的大水壶说:“你看看这个像什么?”
李勇看了看那水壶,说:“像什么?水壶啊!”
周卫国微笑着说:“如果我把这水壶里的水倒尽擦干,里面再装上炸药,安上引信,你说要是引爆后会怎么样?”
李勇脑中顿时灵光一闪,说:“你是说用陶罐做地雷?”
周卫国说:“你只说对了一半!我要用大陶罐做地雷!用小陶瓶做手榴弹!这样一来,保准一爆炸就是弹片四射!地雷埋好后鬼子的探雷器也别想探测出来!”
李勇张大了嘴合不拢,好一会儿才说道:“老周啊老周,真不知道你究竟长了个什么脑袋?这个都让你想到了!不过,这个方法你怎么现在才想到?”
第149节:特战队(26)
周卫国黯然说:“我的确早就应该想到!其实去年我参加淞沪会战时就用过这方法。当时我还是战车连长,部队打鬼子坦克需要燃烧瓶,因为没有玻璃瓶我就让他们用陶罐代替了,结果效果一样好!唉!我要是早想起来就好了!”
李勇知道他想起了阳村保卫战的情景,也是黯然,说:“这不怪你,其实当时你让战士们给手榴弹缠上小石块就已经起很大作用了!不过……”
李勇面露难色,又说:“像地雷那么大的陶罐倒是有现成的,可像手榴弹这么小的陶瓶从哪儿来?”
周卫国一笑,说:“这个我早就想好了,你还记得上次新兵开会时第一个发言的那个赵山药吗?”
李勇点了点头说:“记得,我还听你说过全连就数他的算术学得好!”
周卫国说:“是的。我昨天问战士们附近有谁烧陶烧得好,大家都说是赵庄的赵老喜,后来一问才知道赵老喜就是赵山药的大伯!所以今天一早我就让赵山药去赵庄请他了!”
李勇佯怒道:“好啊!老周,你事情都快做好了才告诉我,还当我是指导员吗?”
周卫国赶紧赔笑,说:“老李,你别生气,我这不是告诉你了吗?再说人家赵老喜人还没来,八字还没一撇呢!”
李勇笑道:“你老周要做的事,有哪一次没做成啊?”
李勇还真没说错,赵老喜一听赵山药说阳村三连的周连长有请,二话不说就跟着他来了阳村。
赵老喜见到周卫国和李勇,自然是没口子地夸他们打鬼子厉害。三人闲聊了几句后,周卫国便将请他来阳村的原因说了,又把陶罐和陶瓶的样式大小画了图纸给赵老喜看。
赵老喜看过图纸后立刻拍胸脯答应,并保证两天内就送来第一批样品。
第三天上午,赵老喜果然带着几个徒弟挑来了十个陶罐和二十个陶瓶。
周卫国看过之后,大喜过望。之前他对赵老喜能否烧制出像鬼子手榴弹那样大小的陶瓶还有些怀疑,现在看来,赵老喜果然不愧是烧陶的老师傅!
周卫国激动之下,也顾不上礼节了,留下李勇招待赵老喜,取了两个陶罐和两个陶瓶立刻出了连部找丁义生去了。
仔细看过周卫国带来的陶罐陶瓶后,丁义生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终于忍不住问道:“卫国,你带这几个瓶瓶罐罐给我做什么?”
周卫国微笑着说:“丁厂长,我如果说这是手榴弹和地雷你信不信?”
丁义生又仔细看了看,说:“看样子倒是有几分像,但手榴弹和地雷哪有用陶做弹体的?”
周卫国正色说:“这就是特别之处了!我们兵工厂造的手榴弹和地雷弹片数量都太少,用陶做弹体正可以保证爆炸后形成足够的弹片!”
丁义生愣了愣,说:“这样能行吗?”
周卫国微笑着说:“不试试怎么知道?”
丁义生想了想,一拍大腿说:“行!试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