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史学角度讲,《新五代史》还不能说十分成功。一是强调义法太过而有主观偏执之嫌。钱大昕以为,欧阳修颇慕《春秋》褒贬之法,而其病即在此,“若各出新见,弄掉一两字,以为褒贬,是治丝而棼之也”。二是过分注意文字的简言而忽略史实的记载。欧阳修也一向以文省而事增自许自己所修的两部史书,但有些史实却因而过于简略。三是史实考订上也颇有些失误。有个叫吴缜的人,写了《五代史纂误》,挑出了二百来条错误,大多让欧阳修无法回避。
《新五代史》是欧公史学的范例,其义法在史学思想史上自有其不容抹煞的地位,但在史料学上,新史仍不能完全取代旧史,史学毕竟不能仅以义法代替史实的。
代表宋贤史学最高成就的是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三家分晋到后周灭亡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编年体通史。编年体与纪传体是传统史学的二体,其始祖要上推到孔子的《春秋》。但《春秋》太简略,难以为编年体立则垂范。据说是辅翼《春秋》的《左传》称得上是编年体的杰作,文章也写的好,但所记的仅是春秋史事,而且其作法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令人不知从何学起。因而自从司马迁以《史记》为纪传体立了规模,挣了头脸,比他先出的编年体反而有点黯然失色,虽有荀悦的《汉纪》与袁宏的《后汉纪》,也没能使编年体有足够的底气与纪传体相颉颃。自《资治通鉴》出,编年体才扬眉吐气,毫无愧色的与纪传体分庭抗礼,司马光也与司马迁被人称为“两司马”。
司马光在仁宗朝先编了战国史事八卷,取名《通志》,神宗叫他继续编下去,还赐了《资治通鉴》的书名,允许他自辟官属。熙宁变法后,司马光退居洛阳,神宗特准他以书局自随,著史工作没受到干扰。作为主编,司马光总其成,他手下有三个得力助手,刘攽负责两汉,刘恕兼顾三国两晋南北朝与五代两头,范祖禹专管唐代,后来刘恕去世,五代由祖禹完成。
在主编《通鉴》的过程中,司马光创立了长编法与考异法,这是对史学方法的出色示范,让后来者有迹可寻,有辙可循。长编法首先是全面收集史料,按年月日的顺序,逐一标明具体事目,每一事目之下注以相关史料的书篇卷名,逐日排列起来,叫做“丛目”。然后将丛目中的史料经过选择,决定取舍,重新组织,修撰成文,注明史料出处,以备查核订正,此即长编。长编的编写原则一是宁失于繁,毋失于略,既不使重要事实有所遗漏,又能让主编有比较选择的余地;二是闻见异同,并存其说。最后由司马光根据长编,考其异同,删其冗繁,润色文字,勒成定稿。
考异法就是以具体考证来说明史料取舍的依据,其成果保存在司马光的《通鉴考异》中,中华书局标点本已将所有考异散见在相关史事下。章太炎指出:“温公(司马光封号)既取可信者录之,复考校同异,辩证谬误,作《考异》以示来者,真可谓用心良苦。”在这点上,司马光不像左丘明那样“良工灭尽针线迹”,而是煞费苦心的“欲把金针度与人”。司马光的考异法影响极大,一是宋代考证型学术笔记在此以前几乎没有,在此以后却佳构迭出,名作接踵,洪迈的《容斋随笔》、王应麟的《闲学记闻》是其中白眉;二是其后《通鉴》续作一系,虽优劣不一,但几乎都附有考异。
司马光突破了旧编年体的格局与限制,合纪传表志于一体。他以编年为纲,在相关年代下采用附载人物、政制、重要文字或杂事的灵活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编年体的纪事容量与表现方式,使编年体与通史体相互结合,开出了一个新局面。
除《通鉴》正文,司马光还有一系列辅助性的著作:相当于提要、索引的《通鉴目录》,作为简编本的《通鉴举要历》和《通鉴节文》,体现史料考证的《通鉴考异》,具有年表作用的《历年图》,兼有《通鉴》前编、后编与《历年图》另本性质的《稽古录》,作为范例与导言的《通鉴释例》。虽然除了《通鉴目录》与《通鉴考异》,其他多已亡佚,但司马光却已将编年体通史的编纂推向了新高度。
司马光集独断之学与考索之功于一身,使《资治通鉴》成为中国史学中罕见的大著作。长编法与考异法是考索之功的集中体现,不必赘言。《资治通鉴》的长编草稿有整整两屋,经笔削取去始成今书,笔削的过程就蕴涵温公的独断。刘恕问他为何不上接《春秋》,司马光自谦经不可续,但他心里实际已有效法孔子的宏愿,而书名也强烈反映出他的治史目的。全书还有一百八十四篇“臣光曰”,是司马光的史论,表明他对某些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见解与议论。这些史论,从今天的目光看,有些篇章或许不无迂阔,但倘若有一种同情的理解,是有助于了解司马光史学的独断之处的。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合史学与文学于一家,不仅史学有创制,有见识,文章也写得好,打开任何一卷就能使你兴味盎然地读下去。他写赤壁之战与安史之乱,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大场面描写的那么栩栩如生,真可以见出他驾驭史料与驱遣文字的高超水平。难怪梁启超说他:文章技术不在司马迁之下。在中国传统史学中,具有这种文学魅力的史学著作,大概《通鉴》才能与《左传》、《史记》鼎足而三。总之,无论文章,无论史学的才、学、识,《资治通鉴》无愧于王鸣盛推崇:“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