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说杂技。当时杂技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杂技当时称为“踢弄”,广义的杂技还包括魔术、口技和马戏。
踢弄因杂技往往不离踢和弄得名,踢的有瓶、磬、缸、钟等,弄的有碗、花钱、花棒鼓等,此外还有走索、踏跷、上竿、打筋斗、过门子、过圈子等,虽继承前代,但难度大增,惊险奇特。例如走索不仅行走索上,还在锁上担水和装神弄鬼;有的艺人还把走索与踢弄结合起来,让观众见了惊心动魄。
魔术变幻无穷,大多离不开一个藏字,例如藏人、藏舟、藏剑等,吞刀、吐火、吃针、取眼也无非是藏,当是也叫做“藏去之术”。宋神宗时,有一人擅长藏舟,用数十人抬舟,转瞬之间大舟不见,观众莫不惊骇。南宋临安有个艺人,能演出杀人复活术,当场将人头切下,再把它装上。
口技当时也叫做“百禽鸣”,因模仿飞禽走兽的鸣叫声而得名。宫廷的教坊乐人和民间艺人都有擅长口技的。他们模仿鸟叫,场内肃静,只听得百鸟在半空和鸣,犹如鸾凤翔集。
宋代马戏,一方面有马术的特技表演,骑手在马上表演“立马”、“跳马”、“倒立”、“拖马”、“镫里藏身”等高难动作;另一方面,凡是经过训练的动物进行表演也都属于马戏,当时称为“教禽兽”,包括“教走兽”、“教飞禽”、“教虫蚁”、“教水族”等。
教走兽有笨熊翻筋斗、懒驴跳柘枝舞、猴子演百戏、狮豹表演等。教飞禽有禽鸟认书、乌鸦下棋等。教虫蚁表演各种小巧新奇的节目,例如蚂蚁角胜,是调教黄黑两队蚂蚁,大者为将领,插旗为号,能对垒交战,偃旗归穴。教水族有鱼跳刀门、乌龟叠塔和七宝之戏等。七宝之戏是艺人一边手敲铜锣,一边呼唤动物的名称,桶内鱼、蟹等七种水族应声出来,头戴面具,边游边舞,令观众趣味横生。
最后说武术。当时城市里有商业性的武术艺人社团,例如南宋临安的射弓踏弩社、川弩射弓社等等。拳术往往以套路形式出现,器械武术也有长足的进步,南宋已有十八般武艺的说法。不少的武术表演与舞蹈相结合,称为“诸军百戏”。
在瓦子勾栏或空地露台献演的各种武艺中,最受欢迎的是相扑。相扑也称角抵或争交,民间相扑手为谋生所作的表演,开场往往有女相扑手数对打套子,招徕观众,然后正式表演。女相扑手的表演一再遭到以礼法为理由的反对,但直到南宋后期依旧盛行。
值得注意的是,辽金两朝的市民文化也相当繁荣。辽朝宫廷已有杂剧演出,民间当亦如此。金朝灭宋,将开封的杂剧、说话、小说、影戏、嘌唱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迁往北方,这些文艺样式也在金朝广为流行。
金朝说书人张仲轲擅长说传奇小说,杂以俳优诙谐语,大为走红。金代演员居所称行院,故而杂剧也称院本,即行院之本的意思。山西侯马出土有金代砖雕戏台模型,设施完善,角色齐全,栩栩如生的反映了北方杂剧繁盛的情景。传世仅见的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倒都是金章宗时代的作品。正是在金院本与诸宫调的基础上,才繁衍出盛极一时的元杂剧。
细说宋朝84:“阎马丁当,国势将亡”
理宗即位以后,先朝宰相谢深甫的孙女谢道清与贾涉的女儿都入选后宫。谢道清端重有福而容貌平常,贾氏则姿色殊绝。理宗有意立贾氏为皇后,但宁宗杨皇后却主张立谢氏,理宗只得遵命,委屈贾氏做了贵妃,但对她专宠有加。贾贵妃的异母弟贾似道也因裙带关系而一路青云,在淳祐七年(1247年)贾贵妃去世时,做上了荆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二十几岁就成了制帅。
贾贵妃去世,理宗不可一日无美色,阎贵妃又以姿色得宠。此时理宗已步入晚年,更化的力度从端平递减到淳祐,已成强弩之末,而嗜欲好色的劲儿却明显看涨。他开始动用国库为爱妃建造功德寺,居然超过自家祖宗的功德寺规模,比灵隐寺还要富丽堂皇,时人叫它“赛灵隐寺”。
淳祐末年,后宫有夫人名号者多达一千人,理宗对她们赏赐无度,完全忘却了不久前颁布的节用诏令。他的兴趣还广泛到深宫之外的烟花歌女,宝祐元年(1253年)正月,把临安城内色艺绝伦的官妓唐安安召入深宫共度元宵,赏赐十分丰厚,捧红了这个角儿。起居郎牟子才上书说:“坏了陛下三十年的自修之操”,理宗让人传言给他不要扩散,生怕狎妓坏了自个儿形象。
理宗后期,厌倦朝政,追逐声色,先是听任丁大全与董宋臣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每日沉湎在诗酒之中,同时开始追求奢侈豪华,在临安大兴土木,造佛寺道观祈祝长寿,建楼榭亭阁专供游幸。
阎贵妃恃宠干政,与她在内廷相互奥援的有宦官董宋臣。董宋臣是理宗贴身内侍,以逢迎讨好而深得理宗的赏识与信任。人们把宋理宗、阎贵妃与董宋臣同唐明皇、杨贵妃与高力士相提并论。理宗还自我宽慰道:“朕虽不德,未如明皇之甚。”董宋臣得宠后,就揽权纳贿,无恶不作,人们称他“董阎罗”。史书描写其专横气焰道:“庙堂不敢言,台谏长其恶,或饵其利,或畏其威,一时声焰,真足动摇山岳,回天而驻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