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去世,遗诏以杨太妃为皇太后,与皇帝同议军国事。御史中丞蔡齐和谏官范仲淹都上疏指出:皇帝刚亲政,岂能让女后相继称制。于是删去遗诏中“同议军国事”的内容,仁宗开始亲政,他亲政以后的第一个年号是景祐。
明道二年四月,仁宗组成了亲政以后第一届宰执班子,体现了试图消除太后影响的意图。旧相张士逊留任,他是仁宗东宫老师。仁宗先与另一旧相吕夷简讨论班底,准备把原为太后信任的执政张耆、夏竦和晏殊都罢政出朝,不料仁宗把这一打算泄露给郭皇后听,郭皇后说了一句:“夷简就独独不趋附太后吗?不过机巧善变罢了。”仁宗立即改变了对吕夷简的看法,把吕夷简的相位也给罢免了。
取代吕夷简为相的是李迪,太后垂帘的十余年中,他一直出守地方,未获重用,再次入相倒也堪称人选。执政中参知政事薛奎是留任的,他在天圣七年就入政府,议论从不迎合回避,倘若所论不被采纳,归宅就嗟叹不食,家人笑他,他说:“我仰惭古人,俯愧后世啊!”新任命的执政还有参知政事王随、枢密副使李谘和签书枢密院事王德用。吕夷简被出乎意料的罢相,就托内侍阎文应打听,才知底里。但他不动声色,半年以后,仁宗感到张士逊在朝政上不能有所建明,思念夷简,又召他为相。
亲政之初,有人抓住仁宗非刘太后亲生的空子,在皇太后垂帘听政上大做诋毁的文章。倘若过分纠缠在琐细旧帐上,对于政局的稳定和朝政的革新显然是不利的。范仲淹向仁宗指出:“太后保护陛下十余年,今天应掩盖其小过失,保全其大恩德。”仁宗听了既感动,又惭愧,表示自己也不忍心听这些诋毁,便下诏不许再议论皇太后垂帘听政时的事情。其后范仲淹提出八项建议,吕夷简也上书指出朝廷的八种积弊,请求改革弊政的呼声十分强烈。仁宗也有振衰起弊一新政治的良好愿望。但仁宗亲政还没有改元,刷新朝政尚未着手,就发生了废后风波。
在仁宗的婚姻上,刘太后也是强行贯彻自己的意志。仁宗最先醉心于姿色绝世的王蒙正的女儿,刘太后却认为她妖艳太甚不利少主,把她改配给自己的侄儿。在正式选后时,仁宗属意于大将张美的曾孙女,但刘太后坚持立另一大将郭崇的孙女为皇后。仁宗对硬塞给他的郭皇后并不喜欢,而郭皇后却仗着太后之势非常骄纵,使仁宗难得亲近其他妃嫔,仁宗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
太后去世后,仁宗就追册已死的张美人为皇后,既还张美人的旧情,也报刘太后的宿怨。而郭皇后却不时与仁宗宠爱的尚、杨两美人争宠夺爱。一次,尚氏当着仁宗讥刺她,气得她跳起来打尚氏的耳光,仁宗庇护尚氏,一掌落在仁宗的脖子上。一怒之下,仁宗决定废黜郭后,与宰执近臣商量。宰相吕夷简对前不久因郭后一句话而罢相出朝,一直耿耿于怀,当然不会放过这一报复的机会。他在表示赞同时,还提供了两条强有力的废后理由,一是皇后九年无子,二是汉唐自有故事。
十二月,废后诏书一公布,立即引起轩然大波。由于吕夷简的指示,台谏官反对废后的奏疏也无法转达给仁宗。于是,御史中丞孔道辅率领范仲淹等十名台谏官进殿面奏,认为皇后不应轻率废黜,要求仁宗接见,当面进谏。但吕夷简早有布置,殿门紧闭不开。孔道辅拍打门环,大呼:“皇后被废这种大事,奈何不听台谏入言?”仁宗命宰相向台谏官说明皇后当废的情况,在辩论中,孔道辅和范仲淹等台谏官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逼得吕夷简无话可说,只得让他们明天直接向皇帝进谏。
回去后,吕夷简对仁宗说台谏官这样请对非太平美事,便让仁宗早做准备。第二天,孔道辅正准备上朝留百官一起与宰相当廷辩论,却听到了仁宗关于台谏即日起不许相率请对的诏书,同时接到了处罚台谏官的诏书,道辅、仲淹出知州郡,其他台谏官分别罚金。在这场废后风波中,虽然在皇帝与宰相的联手打击下,台谏官的进谏未能最终见效,但作为承担中央监察功能的官僚圈,他们已经发出了独立的声音。
景祐元年(1034年),被废的郭后出居瑶华宫,而尚、杨二美人越发得宠。但仁宗不久一场大病,数日不省人事。朝臣们私下议论,认为都是二美人“每夕侍上寝”的缘故。内侍阎文应不断劝说仁宗,仁宗不耐烦的略一点头,阎文应就把二美人送出了后宫。次日,传出诏旨:尚美人出为道士,杨美人安置别宅。九月,曹彬的孙女立为皇后。
仁宗后来颇思郭氏,派密使召她入宫,郭氏表示:若再受诏,必须百官立班受册。阎文应一向在仁宗面前说郭氏的坏话,担心郭氏入宫对己不利。恰巧郭氏得病,仁宗让他带医生前去治病,郭氏不久暴卒,人们都怀疑是阎文应下的毒手。郭氏和二美人最终都是后妃制度的受害者。
仁宗亲政当年,改变太后垂帘以来单日上朝的惯例,恢复每日上朝问政的祖宗旧制。对百官章奏,无论大事小事,仁宗都亲自批览,以致吕夷简也劝他抓大放小,不要每事躬亲。
但一年以后,仁宗主要兴趣转移到修订新乐和校勘图书上去了。前者的主要成果是制定了景祐新乐,编纂了《乐书》和《景祐广乐记》。后者的主要成果是三馆秘阁完成了四库书的校勘,共计二万余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