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硝烟的战场_邛海【完结】(193)

  鳖三一阵口渴,想起自己是逃犯,只好偷偷地接近水边去舀水喝。“真爽啊!”海水清澈如镜,湖中鳞鱼游弋。湖边长有许多古树,虬根盘曲裸露,铁柯伸向湖中横卧水面。其状低昂扭曲,势如蛟龙。令人生奇的是此湖北面还与一小海和干海毗连。小海是浅水沼泽,四面山坡苍松如盖,海中是野睡莲;干海的低凹地面绿草如茵,小树丛生。

  鳖三用眼的余光看着那湖中扁舟上的老者,他想施展偷窃本领从湖中打捞几条细鳞鱼烤起吃。

  “野小子,你在干什么?偷集体的鱼吗?”一个洪亮的声音从湖中小船上飘来。鳖三见左右无人,要想躲避已是不可能,知是那老者在喊自己,镇定了一下:“老大爷,我已两天未进食了,实在太饿,我想捞两条鱼充充饥,请你开恩!”

  扁舟向鳖三驶来,那老者突然转身面对鳖三:“小子,你看看我是谁?”

  “啊……怎么是你?”鳖三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一大跳。原来坐在扁舟上一直背对他的“老者”是已经易容的“劫道二魔”中的老二!

  鳖三拔腿就跑!

  “哪里跑!拿命来!”老二从扁舟上往上一冲,拔地而起落在鳖三的前面,拦住鳖三的去路。一招饿虎扑羊,直取鳖三性命。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两支“野狼镖”从草丛中飞来,那“劫道二魔”的老二“啊”的一声就倒在了鳖三的面前毙了命。

  一个蒙面的女人从草丛中飞了出来,以冷漠的口气:“你还在磨蹭什么?这是钱和毒弹,带在身上赶快向南走!”

  “多谢救命之恩!请问你是……”

  “你哪这么多的话,快走!”那女人以不可置辩的语气道。

  鳖三瞥见那女孩胸前仍挂有一颗红色的珍珠。

  他忍着饥饿飞快地离开了这美丽的高原湖泊向南面奔去。

  罡风烈烈,风吹云动!

  鳖三心里涌现出从未有过的害怕……

  8

  省厅副大队长丁春与邛海监狱侦察员曲比阿木自从接受沿西昌—德昌—会理—渡口一线追捕逃犯鳖三和毛公牛的任务后,立即率领小分队出发。他们分析鳖三和毛公牛自幼都成了孤儿,以乞讨和偷盗为生,逃出监狱后为了生计必会重操旧业。同时根据003室的犯人交代,鳖三在狱中常吹嘘自己以前讨口的“光荣历史”:睡古墓,走大山,偷大富,游山水。丁春分析鳖三在脱逃的路上,除了可能继续化装成乞丐作掩护外,从他行走的路线来讲仍然可能往大山里面走。这也正符合出发前在监狱召开的敌情分析会上,公安处确定了对逃犯追踪重点应放在对古墓、大山、山林的搜索上,同时随时与地方政府保持紧密的联系,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总体思路。

  从西昌出发不久,小分队搜索到一处农田里,见那有一个约九千多平方米的人为堆积的大土堆。一群彝族的老乡正在田间耕种,老乡们见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公安干部正率领一支公安兵向他们走来,其中一个中年农民主动对丁春问:“曲博,卡波?”(彝族语:朋友,你去哪里?——作者注)

  丁春指着田间的大土包用彝族语微笑着说:“老乡,田间里的那个大土包是什么?”

  “听说是殷商时代的大洋堆遗址。”中年人回答。

  “这么久远!老乡你知道遗址里面埋葬的是什么吗?”

  那彝族老乡用不熟悉的汉文说:“听人说底层是商代的土坑墓,中层为商周宗教的祭祀场所,顶部是春秋的大石墓。”

  “有进入大坟堆的入口吗?”

  “没有。”

  丁春看着大土包四周茂密的森林和起伏不定的山峦,疑虑道:“真的没有吗?”

  “真的没有!我家祖祖辈辈都居住在此,从没听说过有入口可进入土包的。”

  曲比阿木拿出鳖三和毛公牛的相片:“老乡们,你们看见过这两个人吗?”

  劳动的老乡停下了手中的农活,把两张相片相互传递着辨认。一个彝族小姑娘看了一眼对丁春说:“解放军阿姨,这两个人就是贴在我们村寨里通缉令上的逃犯……只不过我们没看见他们。”

  “对,通缉令上就是这两个人!”最先搭话的中年彝族人也反应了过来。

  彝族老者再次看了看荷枪实弹的小分队,高兴地说:“原来你们是追捕逃犯的公安部队。请你们放心,一有逃犯的消息我们马上向村里的解放军工作队报告。”

  “那就谢谢你们的支持了!”

  小分队与田间的老乡们挥手告别。

  天上白云飘飞,时而遮住火辣辣的太阳。曲比阿木见土路两边山坡上的黄连树郁郁葱葱,一片盎然。作为生于斯也长于斯的他已知他们现在已走在了遥远过去的古丝绸之路的要隘处。他也仿佛看到了当年多少商旅、马驮曾留在这条通往南亚的路上留下的足迹。

  “丁副大队长,前面就是古城土林了。我们是否进去?”曲比阿木问。

  “当然。那里游人多,正是乞讨的好地方!”丁春不置可否地说。“这土林背靠青苍苍的螺髻山,自北而南有安宁河,川滇公路,这是逃犯的一个好去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