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却跪倒在地,信誓旦旦地道:“属下必定将信函完好无损的送到陶公公手里,若有差池,就拿脑袋回来向大人告罪!”
“呵呵,不用这样!”张允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道:“大人我这绝非是为了一己之私欲,现下也兴许不明白,来日方长总有明了的一天,我相信那时候你我必定会留名与青史之上!”说着又拿了一包盘缠出来,里面还装着上千两的银票,吩咐他一路上小心谨慎,到了京城务必不要吝啬,该花银子时还是要花的,又拿了封写给便宜老妈的家书,请求老妈设法帮自己一臂之力。
而后休息飞身上马,朝张允一抱拳,催马而去。
“好了,休息走了,咱们接下来要干的活还有一堆呢!”张允朝三个女人道,回到家中他命司墨将钱匣子拿了出来,吩咐道:“俗话说的好,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日后若是我大明兵丁真与建州女真打起仗来,单靠血肉之躯搏杀只怕要吃大亏的,因此相公我想发明些新式武器出来。”
“你又有什么鬼主意,说来听听!”一听说有新式武器,林笑语顿时双眼防光。
“手雷,还有地雷!”张允沉声道。
说着提笔在纸上画了个草图。
不想林笑语却摇了摇头道:“我道是什么新鲜武器,却原来是这个呀!”
“怎么?你知道?”张允一愣。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付恐怖分子的力量
林笑语笑道:“手雷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不过地雷我却听父亲说起过,而且也在书里读到过,《兵略纂闻》中曾写道:曾铣作地雷,穴地丈余,柜药于中,以石满覆,更覆以沙,令于地平,伏火于下,系发机于地面,过者蹴机,则火坠落发石飞坠杀,敌惊为神!”
曾铣其人张允也听说过,字子重,城内人。
12岁出口成章,父经商结识江都好友,托友携江都延师授课,落籍江都。
明嘉靖八年(1529)进士,始任福建长乐知县,任满升御史。
时朝廷失政,军饷不足,守边将士常哗变。
曾铣巡抚山东,平定刘仪,上疏说:“民贫不堪重役,请以招集义勇编入,均徭免其杂役。”山东安定,升副都御史。
自“土木之变”后,蒙古族俺答时掠边境。
曾铣受命巡抚山西,修边墙,制火器,于浮图谷获全胜。
嘉靖二十五年(1546),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以数千之兵拒俺答10万铁骑于塞门,命参将李珍袭马梁山大营,迫其退兵。
同年上疏收复河套,建议不拘一格选拔将领;引黄河水防旱涝,又可限制俺答骑兵。
帝准奏,拨银20万两,并罢免反对收复河套的延绥、陕西、宁夏巡抚。
次年春,曾铣修筑边墙,出兵河套,拒俺答求和。
六月,调集各路总兵围歼,俺答被迫移营过河。
总兵仇鸾贻误军机,被曾铣弹劾,削官入狱。
八月,再上《重论复河套疏》说:“中国不患无兵,而患不练兵。
复套之费,不过宣(府)大(同)一年之费。
敌之所以侵轶无忌者,为其视中原之无人也。”
权臣严嵩见帝害怕“土木之变”重演。
发动言官上疏收复河套会“轻启边衅”;并勾通仇鸾,诬曾铣掩败不报,克扣军饷,贿赂首辅夏言。
帝先罢夏言,命廷臣议曾铣之罪。
吏部、礼部、都御史等上奏罪不可免。
嘉靖二十七年一月,夏言、曾铣入狱,六月。
三法司以律无正条,且比守边将帅失陷城寨者论斩,但帝必依正条,又重拟交结近侍律斩,妻与子流放二千里。
曾铣临刑赋诗:“袁公本为百年计。
晁错翻罹七国危”。
部将李珍被毒死,夏言亦遭斩刑。
曾铣幕下王环千里护送曾妻及二幼子到流放之地。
史称此案“天下闻而冤之”。
。
Wap.16K.Cn。
隆庆元年(1567),给事中辛自修、御史王好问上疏为曾铣雪冤。
帝诏赠兵部尚书,谥襄愍。
万历中期,从御史周磐上疏建祠。
准旨在陕西建祠,黄岩县城建“三边总制坊”和“曾铣节制三陲坊”。
这也算是极有风骨也极才华之人,百余年前就能发明出类地雷的东西来。
倒真让张允也不禁叹服古人的智慧,只可惜大好的有为之人却被奸臣所构陷,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张允不禁一阵感慨,随后道:“那又怎样?我所说的地雷和曾铣所制并不相同!”说着将近代成熟的火药配比写了下来,而后道:“同样的地雷,不同地用法所起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是吗?”林笑语一脸的不相信。
“那是自然!”张允之所以决心要把地雷和手雷搞出来,倒不是不知道火枪的杀伤力更强,只是他也很清楚明朝时的火枪。
也就是所谓的鸟铳根本就什么都不是,装药慢不说,威力也小,就算是采用所谓地三段射击法,只怕也没办法起到什么效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