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十七岁那年。田勇喜欢上了家中一名使女,坚决不同意他父亲给他安排的婚事。最终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田勇带着那使女,两人在窦士奇的掩护下逃出长安。至今未有消息,当时窦婴还惆怅了好一阵,为田勇可惜了好久,怎么现在田勇又回来了?时隔四年。也不知道当时的小伙子,现在是什么样了,窦婴轻轻一叹,现在他终于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了,田家子弟,除去田勇其余皆纨绔之人。难当大任,若是令他们去领一地之重任,那么用不了几天,当地乡老,军中下属便会闹上天去,到时候田家徒增笑料而已,不是给窦家衬托。做嫁衣是什么?
不过田勇的忽然回归,恐怕却是一个大大变数啊!
“陛下,臣以为不妥!”窦婴为了自家利益,自然得牵制牵制了“田勇虽有实才,臣恐其年轻,不能担当如此重任,是不是先令其至边关历练一二年?”
田汾笑道:“秦甘罗十二岁为相,赵大将军李牧二十岁为雁门守,今辽东守领护辽东将军李云。年不过二十四,大将军何来此言?”
“这……”窦婴一时语塞。
刘彻道:“此事容后再说,武安侯着田卿今日进宫,朕有好些话要与田卿说,现在朕还另有事与两位相商!”
田汾见了立刻道:“臣遵旨”他知道,通常天子这么说了,也就是同意了,至于请田勇入宫,那不过是按照传统,走走过场而已。
窦婴也知此事已定,不过田勇的出现或许并非坏事,至少他还曾是自己的学生,这样一想窦婴也就放下了。
刘彻郑重地道:“自商鞅以来,强国之道无非四字‘赏罚分明’,今辽东大捷,两位爱卿以为当作何论?”
田汾和窦婴听了,面面相窥,这问题确实棘手,赏吧,这么大功劳,按照斩首数来算,每个参战者至少都得赏几百亩地,官升三级,这还不重要,历史上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先例,秦白起华阳之战,魏吴起石门之战都是这样封赏的。
可问题却在于,这参战地战士有一万多是高句丽人,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样的事例,赏吧,那么辽东侯必然也要赏,可人家都是公侯了,而且是第二等的荒服诸侯,再赏岂不是要封王?那么这就和高祖皇帝的祖训产生了冲突。
不赏吧,这消息要被军队知道了,那么第二天,全部内阁大臣就唯有下野以谢其罪,甚至还需要自杀来谢罪。(此事小七没有说谎,两汉时期,内阁地三公直接对皇帝负责,假如天下出现灾荒,或者执行过程中不力,又或者出现天变,那么内阁需要辞职,甚至在西汉的许多时期,当政策受到质疑,政治瘫痪的时候,丞相,太尉,庭尉等官员需要自杀以谢其罪,这些例子在汉朝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田纷今年才四十多岁,他可还不想死,窦婴也知道该怎么办,封赏一个荒服的诸侯部落,这个问题《大汉律》没有记载,也没有先例来说明该怎么办,特别是大汉国还有高祖皇帝遗训在“非刘姓,不得封王!”
可是不封王的话,又怎么把高句丽人直接从荒服提升到甸服?
真真是麻烦地选择啊!
刘彻来回跺了几步,从怀中掏出李云的密折交给两人翻阅。
田汾和窦婴看后,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就连田汾都不禁暗赞李云聪明,两人齐齐跪道:“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肯请陛下圣裁!”
刘彻收回密折,笑了笑道:“朕无异议!”
其实李云的奏折就说了一个意思,那就是赐韩鲍全族为大汉子民,给予他们大汉人的待遇,将此作为封赏,直接绕过五服体系,不过这样一来,势必受到朝中守旧势力的围攻和阻扰,最起码田汾就会反对。
但是刘彻甩了个小聪明,先将不封赏的弊端指出来,令田纷不得不服从,果然收到了效果。
卷五 牧守辽东
第二十二节 匈奴内战爆发
冰雪早已经融化,辽东城开始进入紧张的建设之中,临邛的商人早在去年时,就已经在右北平那里囤积了大量支援辽东建设的物资。
粮食种子,布料,食盐,以及大量的可熟练烧制水泥的工人,商人的到来为辽东城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水泥开始大规模的烧制。
除去这些东西,商人们还带来了丝绸,烟花以及玻璃制品等奢侈品,用这些造价低廉的东西,他们从高句丽人手中换来了牛,羊,战马以及奴隶。
而高句丽人在冰雪消融之后连连发起的对扶余残余力量以及其他小部落的攻击,现在已经成功的结束。
扶余在草原上的势力被彻底清除了,其余原本依附着扶余人的小族一见风向不对,就立刻倒向高句丽,根据教导队的报告,到现在为止高句丽一共得到了十七个部落十几万人的加盟,势力扩展了一倍多。
而在战争中,高句丽抢掠了一百万有余的牛羊,战马,俘虏了十万余奴隶,李云正打算将高句丽的这些俘虏全部买下来,这样就有了足够的人力,可在夏天到来的时候,修建从辽西到辽东的生命线,还可以开垦出北大荒等产粮地,为辽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切都发展的太快了,太顺利了,顺利到当高句丽人的马蹄踩到了匈奴右贤王的势力范围时,匈奴军队依然仿佛根本不知道这边情况一般,并没有按照盟约出动军队,帮助扶余人打击高句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