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张辽惊然:“子龙,你真要死战。”
“那看和你们的曹公谈得怎么样了。”
许褚不关心赵云生死,只是感叹:只可惜,生死敌手,煮酒论将,以后恐再无机会了。
曹营众将归阵,子龙头枕铠甲安然而眠,都不细表,但说那个小校,此人姓文,虽武技气力平平,但善思好勇,众一流名将纵论天下,他在旁边听得入神,众将散去,他对大家之言理解消化,细加揣摩,不由大悟,遂将武勇总结成一个六纬十七层。
后数十年,此人与子对三国猛将累积排名,最后遂得一三国武勇综合排行表。
第10节
第五回英雄枭雄
未时太阳照耀在河滩上,为十月秋日带来难得的温暖。
河岸之上,野草深达尺余,干枯且韧,躺上去,松软如毯,苍黄之中,点点斑斑殷红,如鲜血扫洒。
醉酒的赵云,满面通红,胆气开张,青釭插地,长枪横侧,将盔甲战靴,脱得一干二净,抓来张飞甩来的衣甲,铁甲枕头,银盔遮阳,战袍覆身,全身放松,十分惬意。
秋风未劲,风吹草低,时而拂过脸庞;大高的玉兰树残叶未落,随风而响,与曹军人喊马嘶刀兵交错之声相和;视野尽外,景山巍然,旌旗乔木,离离亭亭。
子龙安然入睡,睡梦中,自己也在睡觉,不同的是,身已在太行山脚下。
自己年幼,练枪累了,躺在草中偷懒。父亲还在和哥哥对练,他们的身影在白蜡树林中飞跃,枪头在阳光下闪烁。
父亲最喜欢秋日的劲风,柔韧的白蜡树随风狂舞时,他就石灰染衣,手持长枪踏树而过,他说,风一大,树林就活了,变成千军马万,甚至,飞舞的树枝比一般的武士要灵活凶悍得多,如果身过百棵树,挑落千枝,而身无一痕,那就能独战万马千军。
风小时,他让哥哥练.
微风时,他让自己练。
但他还有一句话,只有这样,才能下山济世匡国。
他不下山,常有人上山,然后和父亲彻夜长谈,第二天早晨下山而去。
此人走后,父亲就很沉默,沉默地再种上一些白蜡树,有时70棵,有时90棵.
十二岁那年,来人和父亲谈了三天三夜,父亲种了三十天树,然后下了山。
下山前,哥哥苦苦相拦,说他尚未身过千树,不守家训。
最后,父亲掴了哥哥一掌:“那我就命你二人必守家训。”
然后下山。
五年后那个秋日,劲风吹了三个时辰,赵云在连绵的白蜡林中战了三个时辰。
他第七次冲出已有千余棵树的白蜡林,面带微笑站在哥哥面前,银枪染翠,白衣胜雪。
哥哥兴奋得深下热泪:“子龙,你成功了,快下山帮助父亲吧,我也会早日下山。”
“好的,但你一定要严守家训!”
“放心吧,父亲说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虽不如你,但也一定能胜过父亲!”
当晚,兄弟二人一醉方休。
然而,就在那个夜晚,一具尸体让哥俩从狂醉中猛醒。
那是父亲的尸体。
jia来人说,百日之内,赵将军与黄巾乱军叛将30余战,挑70余将,解10城之围,但最终在数十将的围攻下,重伤不治,终没于王事。
这数十人是谁,是黄巾,还是叛军?不许说,因为“杀我者是当今天下,不是某一个人。”
“如出树阵后,武安天下,莫计私仇;如不能出树阵,安心习武;如二十年后仍不能出阵,伐树种粮,食天下饥民。”
这是父亲最后的话。
第11节
起来,子龙,起来
我累了,练不动了。
不是让你练枪,是绑枪头刀刃,真的武器。
是么?
小赵云一跃而起。
为什么要用真刀真枪,石灰衣不就行了么。母亲急拦父亲。
你知道什么,有真刀真枪,才有杀气。
什么叫杀气?
你还看不到,树梢之上,已杀气升腾。
树梢之上,杀气升腾?快来绑枪,真刀真枪?好像,好像当年没有这回事呀。
睡梦中的赵云疑惑地想着。
是的,刚才将军们和赵云煮酒论将的近一个时辰,曹操并没有慢悠悠地啃鸡爪,也没有睡午觉。
而是顾不上吃午饭去看死人。
那边的死人是漫山谝野的一大片,五颜六色杂然相陈。
这边的死人是延延绵绵的一条线,颜色只有黑红两种。
但并不是均匀的线,准确地说更像今天小学生钢笔不显时甩到墙上的墨痕,时时是两三具尸体相接边成的线,时而是数十具尸体杂阵形成的点。
分界点是一口井,井栏大部被一道倒塌的土墙掩没的井。
曹操饶有兴致勃勃地顺着那道死尸线前行,时而用脚把尸体踢翻,以便仔细查看伤口;时而捡起断裂的锋刃,小心地对在一起,看被削断的角度;
时而抽出那把孤独的倚天宝剑,插进创口看看深浅。
踢着看着越着,他大喊起来:“曹洪、曹洪!”
远远在后护卫的曹洪快跑过来。
“抓活的!抓活的,快去传令,偶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抓活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