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曹营那段,虽然对这个满口仁义的红脸贼无甚好感,但他还是去拜会过一次,并脸不红气不喘地耍了套那柄名满天下的青龙偃月刀,小兵们爱在背后传关二的刀如何如何重,曹子孝未必耍得动,他当然不是为了和他们赌气,运百斤之器的气力只是突将的基本条件,重刃还是精刃只是自己选择的方向,他曹仁的突击力不是强项,当然不会选重刃了,而体会一下对手的武器,找找对手的感觉,他日生死对决之时,
也多分胜算。
正文
本来,以为今日可歼灭赵云,然而,随着那闪电般贯胸一枪,他刚才那股狂喜和雄心已烟消云散。赵云不遵对阵之道飞枪冲阵,说明他只是想搅阵阻敌,给刘大耳争取些时间,不是想绝望的对决。
突阵飞枪,飞马接枪,人马枪混然合一,突击力着实惊人。更可怕的是,瞬息之间,他又直取青釭剑,说明,此人已做到手脑眼同快,因此,虽有五千精骑,曹仁并没有把握击杀赵云,所以,他最多只有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好好感觉一下他的枪,为日后可能的真正对决积些筹码。
自己的刀与赵云的枪发出清脆的交击,他才注意到,赵云的枪,没有枪缨。也不见銎穿,浑然一体,三尺长锋好像直接从出枪杆生出。
难怪,九尺长枪,会那么快的贯胸而过;难怪,淳于导那两层重铠两具护心镜,两尺厚的腰身,竟然像豆腐一样没有任何阻力。
这人,太简洁了,简洁得可怕。
主将一交锋,两军就得对垒观战,虽然一边是几十人,一边是5000人,也要遵循此道。所以,随着银枪长刀锵然相击,本想群击赵云的其他8位副将就松了口气,垂刀顺枪;5000精骑,扇面展开,静心观战。子龙那28骑,本已逼近敌阵,也勒马而驻。
但必竟人数悬殊,二主将又忽然接兵,比起常规对阵,还是少了一个程序--射住阵脚,确定双方安全半径,以至“二军”相距,只有十几步远。
第2节
赵云的枪则似乎失去了刚才的锐度。你来我往,你攻我挡,转眼与曹仁战了20多个回合。
忽然,赵云骤然催马,白龙马高高跃起,亮银枪抖出一团炫目的梨花,再化成一道白刀,向曹仁右肋俯刺而下。
与此同时,28骑也奋然向前。
已经习惯了刚才节奏的曹仁如梦初醒,拼命一挡。赵云早虚晃一枪,闪过曹仁,冲向敌阵。
子龙银枪抡圆,人随枪摆,马随人转,划出约5丈开外的优美长弧。而这个长弧落到的15个点,正是15个咽喉,枪锋划得不浅不深,不偏不移,都是经咽喉,破颈动脉。
每个咽喉划过,就有一道血泉喷出。
28骑已经接敌,第一排曹军基本没来及反应,所以也几乎全部得手。而他们的攻击点,也都是咽喉。
40多道血泉瞬间喷涌,化成一片血雾,在秋日骄阳的照耀下,煞是好看。
40多具尸体,以各种姿态向下栽去,它们手中的刀枪,出发杂乱的撞击。
40多匹惊马,向不同的方向冲撞,把更多的战马,冲出阵阵惊乱。
今天,曹军彻底郁闷了。
29骑对阵5000,不可理喻。但这样能为为大耳拖延点时间,也算一支奇兵。
但几十个人,真的冲阵,冲5000人的阵,而且,5000人身后,是百万大军。这也太不可理喻了。
这赵云,八成是疯了
曹仁看赵云的枪时候,赵云没有看曹仁的刀,也没看曹仁的人,而是在看曹仁身后。
曹仁的身后,正是长坂坡的上坡处,坡度舒缓优美,能看的很远。
曹仁身后很远的地方,远到曹仁兵马阵后二里之外,另一队敌军还在掠杀刘备携的民,
有的兵在抢财物,有的在抢女人,有的在砍人头。
本来,带上28骑反冲击时,赵云已打定主意--如果是许褚张郃,就挑落,让曹军心惊;如果是张辽徐晃,送给主公叙叙旧,再放回,让阿瞒知退。
看到是曹仁旗号时,他微微苦笑了,其不足勇,斩之不足以震敌胆;其不知义,擒之不可晓以理。所以,只好瞬杀二副将,使其他副将不敢向前,再与之战上一两个时辰,让我军从容而退。
只可惜那天阳光太好,长坂坡的坡度又那么巧。
当一员敌将将一个孩子从母亲怀里挑上半空,再接下来辟成两半时,赵云正透过曹仁的肩头看个正着。
于是,他决定去杀了他,他还记住了那可柄用者不多的兵器--三尖两刃刀。
于是,他催马奋枪。
他身后的28骑,早从那骤然加快的动作中得到信号--冲阵!
这,如果用后世的话说,可称之为集体条反射。
由于几天来百姓越冲冲散,曹军正常阵面也越来越宽。曹仁军就是百骑成列,50骑一行。
等曹军作出反映时,赵云军已冲过十骑。
其29骑形成一个锋利的三角锥。
赵云
一马当向,锐不可挡。
身后左右两骑紧随主将,必要时以身化盾。
再后4骑,外二斩冷枪,内二紧随前二,随时变成肉盾。
余20来骑分成前后三层,内外两层,外层一半短戟短矛劲矢,为子龙狙击弓箭手,一半抵挡犯已之敌;中间一层,当然也是替补肉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