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汨水到新墙河,只有短短的八十公里,败退的日军在遭到华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下,全靠着日本空军不断的紧急支援,足足走了八天才得脱困,这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中,遭到比在台儿庄还要凄惨的败仗。假如不是华军为了要策应缅甸作战,调走了更多的精锐部队,或是木下勇没有发动参谋强迫阿南及时下达撤退命令,只要日军的撤退晚上四十八小时,那么日军绝对会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发生全师团被完歼的惨败下场。
当然,假如薛岳能够沉得住气,将增援长沙的部队,在长沙外围做纵深布防,同时通知李玉堂的第十军从长沙部分地区,有计划地进行诱敌的撤退,同时加强岳麓山阵地兵力,让围攻长沙的日军认为,中国部队的战线动摇,这样日军必然更不肯放弃即将到手的长沙,而延后撤退的时间,此时薛岳再督促赶到参加合围日军的中国部队,多二十四小时的准备时间,改在元月五日发动全面围攻,这样日军恐怕会在长沙,遭到更为惨重的挫败,日本十一军根本就会溃不成军了。
28.6 中国跻身为主要盟国
中国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获得大胜,的确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这时候日本的南方军,在百日之内,就横扫盟国在亚洲所以的据点与要塞。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英军在香港向日军投降;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英国马来亚最高司令珀西瓦尔,率领十万部队,在新加坡向日军山下奉文投降;三月五日,荷兰在印尼守军司令载帕尔,向日军今村均中将投降;五月七日美军司令官温立特中将(麦克阿瑟仅以身免)在菲律宾向日军的本间雅晴中将投降。整个亚洲战局中,只有中国在长沙,痛击日军,造成日军成军以来,另外一次大规模会战的惨败记录。
第三次长沙大捷,立刻成为全球新闻的焦点,华军的表现确实不凡!现在西方国家的军队,在被日军击败之后,才真正知道中国军队的作战实力,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落后的中国能够单独地对抗日本如此之久,实在是有着过人的能耐。因此美国政府以最快速度,通过法案拨给中国五亿美元的信用贷款,英国政府也立刻通过给中国五千万英镑,作为法币的平准基金。中国艰苦抗战多年后,总算是真正得到国际上的援助了,中国也立即跻身成为抵抗法西斯轴心的主要盟国。
就历次中日战争中的战场成果与记录而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战绩应是最为辉煌的,无论就兵力动员的规模以及日军死伤来看,华军在长沙大捷的表现,比在台儿庄、万家岭、昆仑关、上高会战所得的胜利,还更为出色。
而薛岳将军更是因此得到日军的"长沙之虎"的封号,日本的十一军在几年之内,都不敢再对长沙,进行任何重大的攻击。
附注:
[1] 这里又可以看到日本民族欺负弱小以示强大的个性,谁叫当时中国的军力比不上日本呢?
[2] 一○六 师团真是"福星高照",无法摆脱被中国军队一再修理的命运,详情请参看武汉会战的江西北部万家岭之战。
[3] 在中国历史上正式的记载是日本在十二月八日(中国时间)发动太平洋战争,当然这与夏威夷的十二月七日是同一个时间,只是因为不同时区与国际换日线的关系,才有此记录上的差别。
[4] 英军在亚洲各处,无论是香港、新加坡、缅甸,每次都是才刚开始与日军交手,就全面溃散。英军无论在装备、训练或经费上都超过华军太多,但这种毫无斗志、轻率投降的表现,身为盟国部队一员的英国军人自己应该感到羞耻,外人看了只能摇头。对比之下,中国军队的作战表现,真是不同凡响。因此可以看得出来,假如能让华军获得较佳的装备与训练,那中国必然可以击败日本(中国得到美式装备与训练的远征军就是很好的证明),这难怪造成盟国对中国的猜忌与出卖。
第二十九章、游击战
在研究抗日战争历史之中,究竟中国共产党扮演怎样的一个角色,一直是非常引起争议的问题,因为在历史的层面而言,中国共产党最先旗帜鲜明地推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吸引了许多知识分子、学生、工人的热情支持,成功地打响了抗日的文宣战,唤起了抗日的民气。但是也促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提前抗日的不利局面。
但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虽然能够主动以宣传出击,并且在国际社会中,成功地制造了大量的抗日文宣,配合国际社会削弱、扭曲中国抗日真相的立场,塑造成为一个印象,渲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抗日主力",也就把中国的抗日战争,归纳为不过是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所以中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贡献,也仅能是无足轻重的游击骚扰作战(即"麻雀战争")。
29.1 抛开政治的包袱、面对抗日历史的真相这个错误的印象,对于中国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真相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全面的作战,中国的军队仍然守住超过三分之二的领土,中国军队甚至可以在大型会战之中,与日军的主力进行硬碰硬的作战,多次使得日军主力的进攻遭到严重的挫败。
无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宣传,八路军在抗日时的表现是多么英勇(当然有不少的战斗是真实而且惨烈的),但是中共所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当时中共的军力实在有限,在全力"发展"的最高政策指导下,对于日军只是采取最低限度的游击战打法。虽然我们不能排除、更不能抹杀共军当中一些个别的抗日行动(写作本书的动机就是要完全忠于历史的事实),共军游击战的牺牲也是一样的惨烈,同时在整个中日战争中,游击战也有战略牵制作用存在,不过究竟与正规的、硬碰硬的大兵团作战相比起来,还只是配合的因素。中国战区从头到尾真正的硬仗,是由蒋介石所指挥的国军所负责,盟国是与国民政府组成四强为首的联合国,日军是向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投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