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肃清华南与华中后撤的日军阵地之后,中、美大军可以继续北上,直接攻到长城一带,这时苏联军队可能还没有参加对日作战,或是日苏才刚刚开始在进行苦战。这时美国可以公布准备要动用原子弹的最后通牒,日本在这种危机状况下,早已失去作战意志,投降是已经是必然的结果。这样中国有了强大的部队,直接可以越过长城,进入东北与内蒙古,那么赤色法西斯也就不可能强迫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更不会有日后中国内战、韩战与越战的重大牺牲了。在猛烈打击敌军、迅速结束日本抵抗、减少盟军伤亡的战略前提下,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应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作战决定。但若是从当时历史的全局眼光来衡量,杜鲁门决定使用核子武器轰炸日本,则是犯下政略的大错误。因为日本投降在即(杜鲁门等美国决策阶层已经知道这个事实),苏联准备大军掠夺中国,中国本身尚未完成胜利与接收的准备,美国投掷原子弹,只给苏联增加机会,与给中国产生混乱而已。并不是如通俗历史所说,原子弹是迫使日本决定投降的主要原因(日本已经决定投降,但是找到最糟糕的中间人,斯大林来传话)。
因为早在一九四四年八月,小矶国昭奉命组阁,日本已经有意以和谈方式解决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小矶集中力量,企图解决中国事变,但失败而下台。一九四五年四月,由铃木贯太郎出任日本首相,日本更是愿意以投降来结束战争。但是日本政府当时最大的错误,就是私下委托苏联来进行和谈斡旋,而给苏联获得内线消息。因此苏联以“参战“ 为名,进行掠夺东北亚的大计划。其实日本政府应该公开表达和谈立场,或是与瑞士、瑞典等国进行直接明确的投降接洽。而到了一九四五年六月,美国海空军开始接近日本本土,对它进行猛烈的攻击,已经使日军失去了有效抵抗的能力。所以当时美军的参谋首长李海上将,就反对美国使用核子武器,因为他认为,日本已经崩溃与就要投降了,没有理由要对日本投掷原子弹,而让美国留下历史的争议;李海也强烈反对把苏联引进远东战场,更不赞成美国应许苏联任何利益,徒然让苏联来中国与亚洲制造更大的问题。
何况,此时中国已将在缅甸作战的部队,全数调回中国战区,其它中国的部队也开始获得美军的大量援助与训练,作战能力正在快速的提升之中。因此美国政府应该能够记取欧洲赤色法西斯兴起的危机教训,而设法更为直接的告知日本政府原子弹实验成功的威力,同时加速在华南港口登陆,将巨量的作战物资,经由海港运送来支持中国的军队。只要中国能够得到大量的援助,不但会增加中国军队的战力,更为鼓舞中国全体军民的抗日士气,只要中国军队全力对日军发动攻击,美军继续轰炸日本,切断所有的交通路线,美国根本不需要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攻击,日本就已经决定投降。因此美军使用原子弹攻击日本,只为苏联减少参战的成本,增加参战的胜算而已,并没有缩减多少盟国战胜日本的时间与成本,但却让东亚成为红色法西斯掠夺与发展的历史悲剧成真。
当然蒋介石在盟国集团出卖之下,被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固然是他个人在重大压力下所犯的错误,但这也是当时分裂与衰弱的中国,必然得到之历史悲剧结果。假如中国当时不是陷入国共内战的前夕,国力残破不堪,而无力应付国际强权的压力,蒋介石应该会有全力一搏的本钱与勇气。事实上,假如蒋介石不同意雅尔达密约,延安也会同意让苏联掌控中国所有战后利益的。更为现实的是,就算分裂与衰弱的中国,不接受雅尔达密约,苏联一样要侵略中国,不但夺走外蒙古,甚至还会加上东北。在谈判中苏友好条约之时,蒋介石眼见当时的大局,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无论中国是否签约,苏联的军队都会侵入中国的东北、内蒙甚至华北,签约还有可以约束苏联的交涉机会,不签约只有面临一战。但是当时的中国已经面临全面崩溃的边缘,哪里还能在对外全面孤立,与内部分裂的状态下,再来承担与赤色法西斯决裂的压力?假如签约能够让中国享有统一与复兴的机会,那么十几二十年之后,中国富强了,中国所遭到的一切的不平等待遇,都可以纠正过来,因为在国际社会之中,有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交涉基础。台湾是在马关条约中,正式的割让给日本,但是在中国战胜日本之后,还是一样的可以要回来。所以只要中国统一与强大,中国不怕外蒙古不归心,也不用担心大连旅顺要不回来。因此,蒋介石在万分无奈的状况下,接受了雅尔达密约。盟国就这样的出卖了中国,同时也伏下日本战后免受惩罚、迅速复兴的机会。在西方国家的战略架构下,雅尔达密约铸成了历史大错,苏联借口仅以七天的对日作战(不如说是参加劫掠),而将势力深入北太平洋,迫使美国需要全力稳住日本,以围堵苏联的扩张。
蒋介石面对盟国的狠毒,与苏联的凶残,所经历的煎熬与痛苦是无法形容的。而此时冈村宁次曾经与蒋介石联络,假如中国能够放过日本与日军,他愿意为蒋介石效力,率领日军对付赤色法西斯的侵略。虽然这个谋略蒋介石没有采纳,但是蒋也不能不对日本宽大,以留下必要时的“联日制苏“ 活棋。这就是为什么在开罗会议中,蒋介石曾经提出要战后日本以实物负责对中国进行战争赔偿的建议,但是在接受日本投降之后,却宣布“以德报怨“的政策。这种做法,不完全是基于宽大的道德情怀,更是有着非常严重的现实政治考虑因素。因为当时的中国,所面对的最大敌人,已经不是日本而是苏联。中国处在被盟国出卖,国土残破与新的内战危机状况下,蒋介石有必要留一手来对付险恶不测的局面,所以只有放过日本。中国与盟国终于战胜了日本法西斯政权,但是唯独中国,却要付上被苏联侵略的代价。中国这种轮番被侵略与出卖的悲痛历史事实,只说明了一件事,在人类的历史中,强权常越过正义的原则,而支配着弱国的命运。当时的中国,虽然是出力最大的战胜国,却在河山残破、国力耗竭、内部分裂的状态下[13],因此成为被盟国欺凌的对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