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_郑浪平【完结】(220)

  而当时中国内部的状况,岂只百废待兴而已:军队需要调动接防,以平息社会交接的政治不安,离乡背井的民众需要赶回家乡,尽快的团聚家人与重建家园,以及各种的工商农业生产都需要运输调节,但是当时一切的交通,都以「限时专送」运送日本军民回国为第一优先。结果是投降的日本军民还有钱可带回国,有优先使用车船的权利,战胜的中国军民,在战后一贫如洗,行政、治安与交通系统全面瘫痪,中国的复员与重建工作,真是举步为艰,中国境内到处可以说是灾民遍野,看到这种景象,实在有点不知谁是战胜国?谁又是战败国[4]?

  38.3 日本受到美国的特别优待

  同时为了稳住日本的政局,美国政府也对处理日本战犯,采取「空前宽大」的态度,不但保留了日皇的制度,对于特别是有日本的皇族成员的战犯,几乎全都无罪开释,总计盟国在东京起诉二十八位甲级战犯,除了三人畏罪自杀之外,二十五人全部宣判有罪,七人死刑、十六人无期徒刑,一人二十年有期徒刑,一人七年有期徒刑。另外在盟国各地总共起诉五四一六个战犯,九三七人被判死刑。

  日本在中国的失败,是战略与政略的基本失败。在全面的总体战争而言,战略与政略的失败才是根本的失败,战场上的胜负只是外表的过程而已占领日本的盟国最高当局下令,日军大本营被彻底的解散,皇军也成为历史的名词,由盟军统帅麦克阿瑟为首的占领军,为日本设计一套非战宪法,保留日皇体制(这是蒋介石为日本力争的结果),但采取文人的责任内阁制,美国给予日本大量的经济援助以及国防保护,使得日本迅速的从战后的废墟中复兴,成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后勤基地。尤有甚者,美国在一九七二年,又擅自将所托管的琉球群岛「交给」日本,日本俨然成为美国在冷战时期的太平洋最为重要的战略伙伴。

  而日本对于战败的认知与反省,一直存在着极大的民族集体自卑感的心理抗拒。因为日本立国二千六百年,第一次向外国投降,日本人民而今无法完全接受这个事实,深恐自己有历史自卑感的民族自信心崩溃。所以日本人自欺的认为,他只是被世界第一超级强国美国,加上人类无法抗拒的原子弹所击败,日本人心理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日本其实是在战略上被中国打败的事实。(这就是日军烈士遗族岩里政男(又名李登辉)一再强调,日本人万不能向中国认错道歉,而使日本人失去了民族自信心的原因。)由于日本人认为,在战争结束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尚未遭到致命的战败打击,所以当然不肯承认自己被中国打败。事实上,日本在中国的失败,是战略与政略的基本失败,在全面的总体战争而言,战略与政略的失败才是根本的失败,战场上的胜负只是外表的过程而已(假如不是苏联与英国对中国一直采取排斥的战略,切断援助中国的通路,而能让中国公平的得到美国的军援,那么中国军队当然是可以在中国战区的战场上,痛击日军的)。但是不知日本人是避重就轻,还是民族的智能有问题,竟然坚持,日本的失败根源,只是一连串战场上的失利,而非战略根本的失败,所以日本是被美军打败,而非被中国打败,因此日本不肯向中国真正的认错道歉,是反应心理上不能向中国服输的想法,日本人仍然「误以为」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没有输,中国人其实打不过日本人(日本人有没有看到韩战,中国军曾经力战联合国二十六国联军,击败美国的第八与第十军的战绩),所以中日之间的问题,就存在着这个不正确的心理障碍,在现在与未来,仍然潜伏着引爆中日之间摩擦与冲突的可能性。

  38.4 和约里的陷阱与阴谋

  当然盟国对于出卖中国的戏码,并未落幕,由于国共战争出现急转直下的变化,国民政府全面在大陆败退至台湾,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政府,很快的因为支持北韩的南侵作战,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集团,爆发战况惨烈的韩战,这正是日本在战败之后复兴的历史契机,因为美国终于知道,自己在雅尔塔会议上,所犯下的历史错误(特别是马歇尔在韩战时就应该知道,出卖中国要让美国子弟付出的代价有多大),所以美国急迫需要一个稳定的日本,做为自己控制东北亚战略地缘的基地,因此美国立刻提议,与日本签定和约,以结束对日本的占领。

  问题是,此时中国因为国共内战,而分裂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几乎控制整个中国的疆土与人民,因此它已经成为代表中国的继承政府,应该可以代表中国参加对日和约;否则因为而与盟国并肩作战,共同发表联合国宣言、四强宣言、开罗会议、波兹坦宣言,以及正式与盟国一起在日本降书上签字的,都是中华民国政府,所以若由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参加对日和约也说得过去。

  日本投降的基础文件,就是清楚记载日本接受波兹坦宣言,所以有关台湾主权归给中国,原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此时由于有了两个中国的政府,所以盟国有意在中国缺席的旧金山和约中,留下了台湾「主权」归属不明的模糊空间,给台海分裂的台独势力,找到一个否定台澎原属中国的借口。

  但是当时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已经感到共产主义阵营的扩张压力,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在朝鲜半岛与英美法等国交战,所以西方盟国的阵营,不愿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签署对日本和约。同时盟国借口,只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代表性不足,因此在英国的策动之下,盟国也排斥中华民国参与对日和约的签订。结果盟国达成了一项带有阴谋的政治交易安排,就是两岸政府,都不能参加旧金山对日和约的签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