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来了!!
怎么办?跑还是守?升朝议事。
小皇帝终于想干点正经事了,但为时已晚。
刚一升朝,还没等说话,就见小黄门飞奔入殿:贼至!
这一声喊,就好比田径场上的发令枪,“咣”一声,大家就开始狂奔,首先跑的,就是文武百官,呜丢一下,走个精光,第二个启动的,便是田令孜,领着那五百神策军,架起皇上就蹽,跟上的妃子不超过两个,王爷,仅四个,其余的全不顾,右神策军中尉西门匡范殿后。
去哪儿啊?
咸阳。
他们前脚一走,黄大侠后脚就到,那些新军呢?早不知逃往何处,义军入城,个个披头散发,极具个性,自洛阳之长安,各类辎重络绎不绝,竟达千里,蔚为壮观。黄巢乘金辇,那些个没来得及逃掉的原唐朝的大臣,顺势倒戈,于灞上迎巢入宫,进太极殿,数千宫女相迎,黄巢大喜:“此天意也!”
接着吩咐:舍财。
于是,义军纷纷向长安百姓发送金帛:李家不爱惜你们,黄王爱惜。
舍财完毕,再吩咐:淘物。
有出就有进,当是白给你钱?
所有的富户大家,都给我拿钱出来,衣服脱了,鞋扒了,凡是身上值点钱的,都给我剥咯,房产没收,一切充公,让他们统统的,一夜回到解放前。
那他们的老婆孩子呢?
老婆?分与众家弟兄吧。孩子么,男孩罢了,女孩,仍分与弟兄。
哦,那他们家里,如果有当过官的呢?
斩!
好嘞。
长安顿为地狱,哭爹喊娘,觅子寻爷,那些没走的大臣,本以为投靠新主子便万事大吉,这回自食苦果。
可惜活生生的前车之鉴在此,明代的末代官吏们还是降了李闯王。
再说田令孜,他保着小皇上尥蹶子逃,咸阳也不去了,直接去四川,蜀中官吏赶紧迎接,隔了一百多年,走了当初玄宗的老路,到了成都,说田令孜护驾有功,封晋国公,还给了个特牛皮的官:十军十二卫观军容制置左右神策护驾使。
这是个啥玩艺,我也不清楚,反正那意思就是,全国领兵的,田宦官最大。
唐僖宗心里窝囊,怎么就到了我这辈儿,好好的江山便糟蹋了呢?不服气,又没办法,便成日饮酒,田令孜还真有个当爹的样儿,时不时就劝他:没事儿,只要众将官齐心合力,黄巢不足忧。
僖宗小,不懂事,听他这么一说,便又高兴了,胡吃海喝的,脑袋里又全无国事。
但很快,小皇上便明白了,什么众将官齐心合力,全是胡扯,能在成都这儿落脚便不错了。
是什么令他又清醒了呢?
是田令孜的表现。
皇上大驾光临,四川的官员怎么说也都得去见见啊,嗬,这成都真热闹,文官来了武将来,比肩接踵的,僖宗高兴,吩咐田宦官:赏,来的就赏。便赏开了,可有的那武将,是带着兵来的,那怎么办?一块儿赏。这僖宗还真有钱。
可僖宗忘了一点,田令孜记性不大好,潼关旁边那么大一条山谷都敢忘记,这么多官员,他都能记住么?
果然如此,田阉人忙个不了,你也赏他也赏,人多顾不过来,就把有的官员给忘了。
成都有一支人马,十分剽悍,此军虽为川军,却经常北上出战蛮族,正经八百的成都军区野战部队,人皆一顶黄帽,称“黄头军”,领军将领叫郭琪,勇悍异常,在田令孜忘记封赏的那几个人中,就有他一个。
所以说这老田,内斗内行,外事外行,你谁都能忘,唯独这地方上的实力派,你怎么敢忘?人多忙不过来,就应该先分个序,重要的排前面,次要在后面,至少主力人物不能忽略,可他全然不会做事,愣是把黄头军郭琪给忘了,忘了郭琪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郭琪是黄头军的领头人,他没得到赏钱,也就是说他那一标军人,全没得到赏钱。
这军中可就骂开了,偏老田还不晓事,本来忘了人家的,吃饭的时候却还把人家请来了,郭琪憋着一肚子气就到了宴会厅,一看,诸将早已排满,老田正拿着一樽黄金酒壶,挨着个的倒酒呢,郭琪也不言语,拿个酒杯往那一站,就等着田令孜。
不一会儿,轮到他了,老田笑呵呵的端着酒壶,刚要倒,这郭琪把手一摆:“我不喝!”嗯?田令孜一怔,你怎不喝呢?郭琪正色道:“只要你能一碗水端平,我就心满意足了!”
怎么地?!老田生气了,这谁啊?这么没礼貌!大庭广众之下,这嘴里都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我这全国总监军面子往哪儿搁?
赶紧有人就告诉他了:此人是黄头军大将郭琪,此次赏赐,忘了给他,这是讨赏呢。
哦,这么回事儿。老田,那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什么没见过,服过谁?凭你,郭琪,讨赏?你不说讨赏,我兴许还就想起来给你,你当面讨赏,偏不与你!
老田把眼睛一斜:“你,有什么功劳啊?”
郭琪昂首挺胸:“战党项、杀契丹,大小数十战,此琪之功!”
哼,知道喽!田令孜极尽鄙视的瞧了瞧郭琪,一转身,走了。把人家给晾这儿了,郭琪气得,眼中冒火,只好先坐下来,一言不发。
老田心里还窝着火儿呢,这哪来的野小子这么没礼貌?也不打听打听,咱家是谁!他暗地里吩咐人:“在郭琪的酒杯里,下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