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监往事_张剑峰【完结】(63)

  这面边令诚小媳妇似的委身于贼,那面高力士更不好过,老高五六十了,竟落了个背井离乡,这位右监门卫将军兼骠骑大将军、冠军大将军,此时望着乱哄哄的十六卫军人,毫无办法,这里不是朝堂,宦官之所以能呼风唤雨,全仰仗着皇帝威信,皇权不失,宦官才能横行,如今跑到荒郊野外,生死悬于一线,谁顾得了谁,皇权早已凋敝,此时最值钱的,就是兵权,如果士兵哗变了,大家都得死,看着情绪异常的士兵们,高力士非常紧张,终于,几天没吃饭的士卒们压不住怒火,突然间爆发了,一拥而上,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然后直逼御帐,要杀杨贵妃,李隆基万没想到,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他竟压不住禁军,威信跌至低谷,他对杨贵妃情深似海,当然不同意士兵的请求,便派高力士出去同禁军交涉,力求保玉环姐一命。

  高力士来到帐外,见禁军情绪激动,局面已经失控,他诈着胆子拿出平日里的威严道:“杨国忠已然伏诛,君等何不散去?”

  士兵们回答:“除贼本!”声势震天。

  力士强压惶恐,又道:“国忠祸国,以致君等随圣上颠沛流离,君等实在辛苦,而今杀了祸国大盗,君等有大功于朝廷,我劝君等少安毋躁,待到了益州,君等各加官三级,俸禄丰厚。”

  士兵们群情激奋:“高将军休得多言!杨国忠惑乱朝纲,均乃贵妃撑腰,君王为贵妃所迷,不理朝政,方有今日之祸,今日我等杀了国忠,君王势孤,自然好言抚慰,他日入了益州,局面太平,贵妃思国忠之仇,安能甘休?便秋后算账,我等找谁去?”

  力士道:“老奴以身家担保,君等必为功臣,无需担忧。”

  士兵怒道:“国忠乃国贼,贼可入朝堂,必仗本家,本家为贵妃,贵妃乃贼本也,不杀贵妃,我等心实难安,君王日后必为所迷!将军若从我等,请禀君王除此贼本,若不从我等,刀剑说话!”言毕皆持刃在手,群情汹涌,局面愈发难控。

  高力士吓得面色发白,冷汗直冒,他脚步踉跄跑回御帐,跪倒在地:“请陛下速下决定!”

  这句话什么意思,李隆基明明白白,此刻高力士自然要站在皇帝的角度想问题,虽然平日里对贵妃恭恭敬敬,但这种恭敬源于皇帝,敬她为帝,弃她也为帝,其实在高力士眼里,帝王的生命远比一个女人重要,眼下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再耽误下去会怎样谁也不知,搞不好士卒杀了御驾,全部投了叛军也说不定,艰难时刻,人心险恶,这样看起来,一个女人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宦官终究是宦官,不懂得怜惜人的,李隆基方寸大乱,外有禁军哗变,内有近臣相逼,老命顷刻间就可能不再,自己死了倒是小事,丢下这大唐江山如何是好?如何有脸面见高祖太宗?心里乱作一团,而将士呱噪,已经欲入御帐,大将陈玄礼拼命阻住,高力士汗如黄豆,叫道:“皇上!三郎!”小名都喊出来了,性命攸关。

  当高力士拿着“赐死贵妃”的诏书走出来时,士兵们欢呼雀跃,他们胜利了,这就是历史上的马嵬坡之变,为此诗人郑畋还专门写诗一首缅怀杨玉环: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其实,这些军兵的思想远没有那么高尚,他们杀人最大的动机,就是泄愤,因为长安丢了,他们被迫走了上背井离乡之路,赌不了钱,喝不了酒,玩不了女人,这些都是愤怒的源泉,杀杨国忠和杨玉环,完全是无处发泄的结果,“愤懑”这玩意儿,是可以反复积累的,就算是暂时发泄出去,只要境遇未变,过不了多久就又会产生,因此在杨玉环死后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士兵们又发作了,他们骂人、打架、毁坏庄稼、欺负百姓、抢夺民财,吓怕了的唐玄宗和高力士不敢制止,没有了杨国忠和杨玉环,士卒们再也没了发泄的目标和哗变的理由,最后难以自制的开始当面辱骂皇帝,高力士力劝玄宗隐忍,终于天不灭唐,川中官员得知皇帝避难,前来迎接,恰在此时到了,还带来十万匹春彩,唐代绢锦可做货币,高力士立刻对玄宗道:“赐春彩可安人心!”

  李隆基步履蹒跚的将春彩陈于地,对众军道:“君等不愿背井离乡,朕深知,朕无德,连带大家受苦,实无面目入太庙也,但念往日在长安时待君等不薄,还望君等尽力保驾。”说完岑然泪下,吩咐赐彩与众人。

  老李七十了,不容易啊。

  就这么磕磕绊绊走到成都,一切才逐渐安稳了,至于安史之乱该如何平息,玄宗早已没那个精力去思考,他把这一切都交给了太子李亨去办,自己在四川做起了太平君王,直到有一天,一个信使自朔方来,手里拿着一封黄绢,他来到李隆基面前,说,这是驻军朔方的天子李亨的圣旨,请太上皇一观。

  “天子?”当听到使者说出“天子”二字时,李隆基一惊:“我儿以太子名义留陕豫平叛,为何称‘天子’?”

  “禀太上皇,昔日上皇西行益州,太子途中为百姓所强留,后组织人马,欲收长安,无奈贼兵势大,辗转去了灵武朔方军中,建太子行辕,召集四方兵马讨贼。西北诸将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京师沦陷,朝纲尽废,上皇西行,人心不稳,若重振旗鼓,必先重振朝纲,往日朝中重臣,见贼来无不惶惶,唯太子,迎难而上,不惧刀槊,为当代楷模,如继大统,则为御驾亲征,天子督战,士气如何不振?将士如何不用命?士子文人如何不投效?贼指日可破也,此朔方军拥太子登基之原由,今天子有旨,改年号为至德,尊陛下为上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