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什,什么?你当本府不识数吗?”闻听此言,刘铭祺当即震怒道。俗话说:打江山要靠枪杆子,那么,治江山就得抓钱袋子,若不是亲耳听到,谁能相信康襄城这座塞外名城居然库银只有不足200两,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倪道传自知巡抚大人定会问罪,随即“扑嗵”一声,差点没把他的膝盖骨戳碎,伏在地上颤声道:“下官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
刘铭祺火冒三丈,愤然扯掉自己一直在精心塑造的平易近人、以德服人的谦谦公子形象,霎时露出原有的欲扶大厦于倾危、拯百姓于水火的仁人志士的英雄气概,怒道:“好你个倪道传啊!胆大包天、罔顾王法,欺瞒本府不说,竟敢私吞数百万两的库银,罪大恶极,罪不可赦,本府岂能饶你。”
倪道传老泪横流,哀道:“巡抚大人,下官冤枉啊!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把数百万两的库银监守自盗呀!请大人明查!”
刘铭祺眉尖一挑,喝骂道:“查个屁!快说?库银所用何处?”那可是白花花的雪花银呐,今日若不能得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先,刘大巡抚那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跪在地上的倪道传颤声道:“银子……银子都被百官“借”走了,大人若是不信,下官手里的库银账目上都有详明的登记和收据。”
刘铭祺一顿,暗道:“难道大清朝也有挪用公款之说?如此看来,则堂堂康襄城,竟是一空架子。国库空虚,关系匪浅,老子刚当上康襄城的巡抚,屁股还没做热,这无形中也是在考验自己的执政能力,岂能坐视不管?”
刘铭祺眸中一道冷光掠过,逼问道:“身为财政要员,那你是干嘛吃的。”。??
倪道传跪在地上抖成一团,活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心惊胆颤,干嘎巴嘴说不出话来。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然而库银亏空,对下面的胡作非为睁眼闭眼,包庇纵容,就不简单地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被查出来,后果将是弹劾罢官掉脑袋的事情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纸里是包不住火的!倪大人,巡抚大人等着你回话呢?”一旁的提学使喻庆丰插话道。此时的喻庆丰心里明白,自己压的这一“宝”看来是没压错。一身正气,为官清正廉洁的他对百官借用挪用库银之事,早就曾明察暗访,了如指掌,在赵度担任巡抚的时候便多次直言不讳地揭露此祸国殃民之举,不料,自身不干不净的赵度更是混账,对喻庆丰这种多管闲事的人极为反感,差点就将多嘴的喻庆丰撤职。无奈之下,也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百官大挖国家的墙角。
倪道传缓了半天,委屈道:“巡抚大人明鉴,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官员挪用、借支库银,确实也有其“不得已”之处啊!即便像大人这般的正二品官员的年俸也不过纹银一百三十两,七品知县则只有六十五两而已。这点俸银,更不要说打点上司,迎来送往和礼聘幕僚了,官员们单靠朝廷的俸禄,养家糊口都成问题。历年来,上至上任巡抚赵度赵大人,下至巡逻缉捕、维持治安的巡检,全都借支靠库银过活。下官身为布政使,若是秉公办事,不但得罪百官不说,恐怕连原巡抚赵度赵大人那一关也难过去,赵大人是第一个挪用库银之人,下官又有何办法!”
闻听倪道传一席略有“理所当然”的辩解,气得当场恨不能抬起一脚,把他这把老骨头踹碎,当即低头怒斥道:“照你这种说法,百官若是不借支库银,一家老小就全都得饿死不成,那我倒要问问倪大人,那城内城外的百姓一无官差二无俸银岂不是全都横尸街头了吗?”
“……”倪道传被噎的缩成一团,跪在地上大气儿也不敢出了。
刘铭祺红着眼睛,左右徘徊数步,手臂一振,指着跪在地上的倪道传,义正严词地道:“地方上的亏空如此严重,贪墨如此猖獗,你身为布政使居然毫无动作,听之任之,视而不见。此等现状,只能是叁种情况:要么你是昏官,对下情一无所知;要么你是庸官,知情而不敢举报,或无力纠察;要么你是混蛋,罪大恶极的混蛋;倪大人,你是那一种呀?”
“下官知错了!下官昏庸无能,只配做个混蛋,巡抚大人恕罪。”
一通厉声臭骂过后,刘铭祺渐渐地压了压火气。作为一个最高行政长官,光有正气是不行的,冷静地分析形式,发现问题的症结才是最重要的。固然库银亏空,倪道传脱不了干系,但这也关系到众多的吏治,而吏治又关系到体制,这是一个连环套,这个连环套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含糊不得。
刘铭祺接着问道:“难道百官之中就没有不借库银的清官廉官吗?”
倪道传晃着脑袋琢磨了半天,禀道:“康襄城提督葛尔泰大人和坐在一旁的提学使喻大人不曾借过库银。不过……”话说半截,欲言又止,倪道传像是还想再多解释一番,又担心祸从口出,又给憋了回去。
刘铭祺追问道:“不过什么?如实说来?”
倪道传给自己壮了壮胆子,接着说道:“不过,葛尔泰大人身为提督之职,每年都有朝廷下拨的赏银,足够提督大人周转,喻大人虽然未借过半两库银,也多靠京城的近亲文华阁大学士薛礼大人的接济度日养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