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混迹在嘉庆初年_疯癫道男【完结】(515)

  “可,可是……皇上毕竟是秀娘的亲哥哥,而且皇后要是知道大清的百年基业不保,还不得气出病来呀!老爷,秀娘求求你,不要再打了,明个我就赶去京城劝哥哥将碧贞妹妹放了好不好?”秀娘在刘铭祺的怀里哀求道。

  刘铭祺伸了个懒腰,把秀娘的身子又使劲地往怀里紧了紧,他知道秀娘是绝不会看着自己把大清灭掉的,毕竟他也姓爱新觉罗,于是拍着胸脯保证道:“嘉庆帝要是能放得下薛碧贞的话早就放下了,何必三番两次的兵戎相见呢!你放心,老爷即使攻下京城也不会杀了他的,假如他能真的悔悟,我是不会把他赶下台的。”

  秀娘沉默着没有再说什么,对于刘铭祺这样的许诺已经是最大的让步啦!

  ……

  新改变的新四军军容严整,气势如虹,一路浩浩荡荡朝京城杀去,而此时的京城早已经炸了锅,心急火燎的嘉庆帝在乾清宫召见文武大臣共商退敌之策,整个大殿上笼罩着死气沉沉的气氛之中。

  刘铭祺的传奇故事早就塞满了耳朵,连德高望重的镇国大将军都被他打得惨遭败绩,收降归顺,谁还有本事出兵抗争呢!

  “都哑巴了吗?大清养你们这些饭桶还有何用?难道就没一位爱卿改出兵挂帅的吗?”嘉庆帝近乎咆哮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众文武百官把脑袋垂到不能垂的位置,做缩头乌龟状。

  一脸铁青的嘉庆帝怒视着众臣,衰弱的眼神扫视了一遍又一遍,终于落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嘉庆帝几乎把全部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领侍卫内大臣肃少康的身上,原因很简单,殿下之众唯有他一人的脑袋还是仰着的。

  其实领侍卫内大臣肃少康并不是被刘铭祺威名给吓到了,也不是不想在大朝为难之时不舍身救国,而是他与刘铭祺之间实在是有扯不清的关系,在他心中刘铭祺一直是他所敬仰的人物,迫于此才始终不吭一声。

  如今见嘉庆帝眼巴巴地望着他,无形中感受到一个无能皇帝那双哀求的眼神在向他乞讨般的奢望。

  半响,领侍卫内大臣肃少康有些挺不住了,再怎么说肃家也是享受大清皇恩这么多年,再不出头也实在说不过去了。

  想到此,领侍卫内大臣肃少康牙一咬,道:“臣愿意领兵出征剿灭逆臣!”

  第195章:京城沦陷(二)

  第195章:京城沦陷(二)

  嘉庆帝一听喜上眉梢,感慨地道:“谁为朕横刀立马,唯有肃大将军。朕封你为护国大将军,立即率兵剿灭逆臣。”

  “喳!”领侍卫内大臣肃少康领旨后,躬身上奏:“启禀皇上,那逆臣刘铭祺拥兵三十五万,并且又是精兵良将,武器装备,都在我大清兵之上。而京城的兵马不足五万,并且多年未曾打仗,若想一举击退逆臣。唯之……”话说一半,肃少康又留了一半咽了回去。

  话音落地,刚刚见到一丝曙光的嘉庆帝心里顿时又凉了半截,眼下有个能站出来去抵抗刘铭祺的人就算不错了,看他怎么说。想到此,嘉庆帝揉了揉“龙头”道:“爱卿有话直说。”

  “微臣的意思是,此次征战非同小可,况且逆臣刘铭祺来势汹汹,不可硬拼死扛,当今之计便是皇上御驾亲征,志在守住京城。然后再调集江南各地人马前来增援,保卫京城。等援兵一到,与之内应外合,大败逆臣的围攻。”

  闻听此言,嘉庆帝长长地叹了口气,事到如此只能依领侍卫内大臣肃少康所言,御驾亲征,消灭逆臣……

  ……………………………………………………

  为了这场京城保卫战,肃少康也拿出了看家的本领,由于大清兵数量不足与新四军抗衡,他便把京城的民兵全拉过来,又抓了不少的壮丁,七凑八凑还真凑三十万人马?不管战斗力强不强最起码看着舒服,人多力量大嘛!

  城内城外各种防御公事都布防妥当,按照他的估算,凭他的指挥作战能力再加上嘉庆帝御驾亲征的鼓动下,把京城守个十天半个月的问题不大,他刘铭祺再牛叉也攻不破他固若金汤的防守。

  千算万算算错一步也白搭,本来按照领侍卫内大臣肃少康的设想和计划还真不好对付,可就是没算到他的对手是一个以诡计而闻名的帅才。

  这不,新四军人马刚到京城十里外的老虎岗就遇到了领侍卫内大臣肃少康埋伏在那的大清兵,说是大清兵,多一半是老百姓和民工参合在一起的队伍,这是领侍卫内大臣肃少康设在京城外四道防线的其中之一,别的水准他没有,指挥队伍拼命的本事他还是具备的。

  战火熊熊燃起,战斗尤为激烈,四道防线的抵抗犹如蛛网一般在刘铭祺坐镇指挥下被挥除,大清兵狼狈而逃,纷纷撤退,山更半夜撤退回京城。

  领侍卫内大臣肃少康总觉得这仗打得没那么简单,按原计划外围的四道防线只要能抵挡住新四军半点的攻击便可,其他的重点抵抗还应以京城为主。可是新四军攻破四道防线却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确实令人奇怪。难道是新四军的进攻能力下降啦?还是大清兵的防守的天衣无缝,让他们举步为艰?或者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