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武安天下_快乐小仙【完结】(199)

  “不,若是本将告诉尔等,要你们不为本将,而为天下万民,尔等可愿降?”就在此时,武安国终于想到了,要如何来说服这三人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又是坏消息

  PS:送上更新!

  “哼,想不到将军除了武艺高强,能征善战外,倒也学的一身颠倒是非的好本事!”对武安国的这句话,荀諶是第一个就表示了自己的怀疑。

  “荀先生此言不无道理,只是本将,也并非颠倒是非,而是真心让三位贤才,为民而投。”说起来,武安国的脑筋倒是转的很快,这不才一会儿,他就已经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了。

  “还请将军说说,如何是为民而投?”见武安国坚持自己的‘理论’,沮授也不禁开始有些好奇,于是转而向武安国问道。

  “此事容易,想必三位一定是以为,本将欲尔等投之,是想利用尔等所学,为我征战天下对吧?”说完这句,武安国稍微停顿了一下,见三人都没有什么异议,于是便继续说道:“本将可以允诺,若是尔等愿意归降,本将可不强迫尔等出谋,只让尔等为本将治理天下之百姓,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说起来,这‘不出谋只为民’的构思,还是武安国从徐庶的‘往事’中,所得出来的灵感。在三国中,徐庶就曾因为母亲被曹操扣押,继而不得不离开刘备,从而投奔曹操,最终发誓‘终身不设一谋’。而武安国,则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决定已百姓来诱导田丰三人投降。

  “将军当真是言出必行?”听的武安国居然不需要他们出谋划策,只需治理百姓便可,田丰三人也不禁微微有些动容,毕竟他们相信,武安国不可能不为他们的智谋而动心,但是能做出这种决定,足见武安国‘心中有民’了。

  “不错,只要尔等不愿,本将绝不为难。”武安国这话可是说的相当有‘水分’,其实武安国的想法也很简单:只要能先让三人归顺,以后自然可以慢慢‘感化’三人,这事情嘛,有时候还是需要一步步来滴。

  “好,既是如此,我等愿降。”说到底,田丰几人虽然刚正,但却也不愿意就此默默逝去,况且既然是为民而降,这个理由,倒也让三人心里可以过的去。

  见田丰三人终于同意了归降,武安国心里真是感到十分高兴。虽然以目前的状况来看,要田丰几人为自己出谋是不太可能,不过此时武安国麾下治地已有两州,这文官方面,也确实是有点‘供不应求’了。因此在田丰三人愿意归降后,武安国当即便先让他们先回去稍作休息,随即便可协助自己,处理这冀州战后的一并事务。而等三人离去后,武安国随即便招来徐庶,开始商议下一步的事宜。

  “元直,当日是陛下,让我从昏迷之中醒过来的吧?”在徐庶到来后,武安国终于也开始问起了,自己在昏迷期间的事情。

  “不错。”徐庶倒是没有丝毫的隐瞒,回答地十分爽快。

  “董卓称帝之事,如今有几人知道?”在徐庶回答完后,武安国随即又再次问道。

  “如果不算送来情报之人,便只有文则,在下与将军知道此事。”这董卓称帝,可不是一件什么小事情,因此在武安国醒来后,徐庶便已第一时间,将此事告知。

  “嗯,那些乃是本将麾下专司情报之人,名为秘卫!”对徐庶,武安国也是没什么好不放心的,毕竟都是三国上有名的‘忠义’之人,再加上徐庶母亲早已搬至上谷居住,如今还有秘卫在附近保护,因此武安国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将军,当日陛下离去之时,曾留下一句话。”见武安国对自己如此信任,徐庶也是心中感激,随即又忽然想起一事,便对武安国说道。

  “陛下说了什么?”对有过救命的献帝留下的话,武安国自然也是格外地重视。

  “陛下说:若是他不是天子,那该有多好。”献帝这话,其实已经超出了一般的话语,带有一丝‘哲学’的变化了。

  “陛下,终究还是一位少年而已啊。“听了徐庶这话,武安国随即也想到,虽然献帝已是大汉天子,但就其本身而言,不过还是一个年纪未过二十的小少年而已。

  “将军,如今董卓称帝,我等该当如何行事?”虽然徐庶心中已有一些定计,不过毕竟武安国才是‘上司’,因此在说出谋略之前,必然是要问问武安国的意见的。

  “元直,此事你可先思量一下有何良策,待明日为主公和老头下葬后,本将便会齐聚众人,一同商议此事!”武安国知道,光凭自己一人的想法,定然无法妥善地处理此事,因此还是等明日为孔融和公孙瓒下葬后,再招来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将,一同商议此事。

  “对了将军,近日在幽州和冀州地界,似乎屡屡有贼寇异动,是否要派兵前去剿灭?”待说完正事后,徐庶方才想起今日的一些来报,顿时便向武安国说道。

  “哦,如今正明【鞠义】正率领红色军团驻扎平原,子龙又去了辽东之地,这幽州一带,确实是缺兵少将。”见徐庶说起此事,武安国也是思考好一会,才继续说道:“先命各郡县守官严加守御城池,待本将回师上谷后,再做理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